09.19 孫中山書信告知原配要娶宋慶齡,原配僅回一字,讓人既同情又敬佩

孫中山先生為了推翻封建帝制辛苦奔走,為結束中國的封建帝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是值得我們銘記和紀念的偉人。但是,中山先生成功的背後也有“另一半”的默默付出,說起先生的另一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宋慶齡,然而卻沒有幾個人知道他的原配盧慕貞。她為中山先生默默付出了很多,也是一位非常善良、賢淑、偉大的女人。

孫中山書信告知原配要娶宋慶齡,原配僅回一字,讓人既同情又敬佩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中山先生與比他小一歲的盧慕貞在雙方家庭的包辦下成婚。其實,對於第一次婚姻中山先生是比較牴觸的,當時他正致力於推翻清廷,常年顛沛流離,沒有時間來考慮婚姻大事,況且自己要做的事情非常危險,有了妻室就多了一份牽掛,再加上他經常接觸西方文化,思想比較超前,主張婚姻自由,自然對封建包辦式的婚姻有所牴觸。

孫中山書信告知原配要娶宋慶齡,原配僅回一字,讓人既同情又敬佩

盧慕貞出身於書香門第,家境也比較殷實,雖然相貌不是特別出眾,但是卻善良孝順、溫雅賢淑,當然也有舊時代女性特有的保守和封閉,屬於淳樸的傳統女性。由此不難看出,兩個人所處的環境也決定了兩個人可能不是很適合。但是,家裡人有意通過婚姻來約束下中山先生,使他不要那麼行為乖張,能夠“安分守己”,所以就極力撮合他們的婚事。中山先生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迫於父母的壓力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孫中山書信告知原配要娶宋慶齡,原配僅回一字,讓人既同情又敬佩

1913年,中山先生在“二次革命”失利後,迫於形勢去了日本。在那裡,中山先生遇到了仰慕他很久的宋慶齡,並且隨後由她擔任先生的秘書。在那段共事的日子裡,中山先生與宋慶齡相愛,逐步兩人到了談論婚姻的地步。中山先生在國外奔走的日子,盧慕貞照顧家庭,沒能陪伴在他作用,所以總是提議先生再納一個小妾。但是,宋慶齡是接受過西方教育的現代女性,不會接受這樣的位置,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先生做出取捨,需要有人做出犧牲。

孫中山書信告知原配要娶宋慶齡,原配僅回一字,讓人既同情又敬佩

無奈之下,先生決定與原配離婚。不久,就給盧慕貞寄去書信,表達了想要離婚迎娶宋慶齡的想法。收到書信後,盧慕貞沒有惱怒,更沒有哭泣,整個人很平靜,她簡單向人瞭解了宋慶齡的有關情況後,當即答應離婚。她讓兒子孫科取了紙筆過來準備回信,如果您覺得她可能會在信中淋漓痛斥或者訴苦埋怨一番,那麼就是大錯特錯了。攤開信紙,夫人沒有猶豫,僅僅只寫下了一個字——“可”。

孫中山書信告知原配要娶宋慶齡,原配僅回一字,讓人既同情又敬佩

一個“可”字,雖然很簡單,但是卻包含著太多的情感因素。即使是現代女性,也很難承受住離婚的打擊,更何況一個“以夫為綱”的舊時代女性,盧慕貞的內心必然是十分悲傷和委屈的。但是,她卻明白,宋慶齡與先生有著共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奮鬥目標,可謂志同道合,對先生的事業會有很大幫助。所以,她深明大義,毅然決定成全他人。一個“可”字,平靜淡然,沒有矯揉造作,也沒有苦苦糾纏,讓人同情她的遭遇,又欽佩她的為人。

孫中山書信告知原配要娶宋慶齡,原配僅回一字,讓人既同情又敬佩

當時,有很多人反對中山先生離婚,明確支持盧慕貞,但是她卻安慰大家:中山先生常年在外奔波,身心疲憊,現在有人願意照料他,我應該成全他。盧慕貞解釋地非常誠懇,大家也就無話可說。同時,盧慕貞還告誡自己的兒子孫科,一定要尊敬比他還要小的宋慶齡。

盧慕貞夫人雖然一直都是一個默默無聞、幕後付出的人,但她也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的人,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