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調控再現新提法 房企倍感壓力忙“自救”

在2014年的上一輪調控中,全國率先取消“限購”的呼和浩特市,又成為了這一輪房地產調控中首個喊出“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調控措施”的城市。對此,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表示,一些過去庫存量較大的城市和部分三四線熱點城市,目前的去庫存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在因城施策背景下,或將有更多城市跟進退出去庫存政策。

轉眼,房地產市場“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將至。但是,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對於房地產的調控政策一直在不斷收緊。受此影響,近段時間以來,全國土地流拍頻繁,房企資金壓力凸顯,紛紛開展“裁員”“降負債率”等措施來“自救”。

调控再现新提法 房企倍感压力忙“自救”

調控再現新提法

據呼和浩特市房管局消息,近期,呼和浩特市多次召開市長辦公會,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作為房地產調控的總體目標,擬採取多項措施調控房價,穩定房地產市場。其中,“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調控措施”的表述,是自2016年開始的本輪調控中首次見於地方的公開表述,因而受到廣泛關注。

除了上述措施,其他措施還包括加快解決房地產項目遺留問題、加大房地產供應量和加大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力度三個方面。

“很多城市實質上都已經進入了補庫存階段,呼和浩特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類似東北、山西、四川、寧夏等省市區域,未來房價也會上漲,部分去庫存的政策會減少,相對應地則會增加很多補庫存的政策,包括積極供地和進行限購等措施都會出臺。

實際上,呼和浩特市的調控措施已在醞釀。一位當地房企人士表示,雖然呼和浩特市內尚未有統一的限購、限價等措施出臺,但當地部分項目已經被政府部門要求售價必須限制在萬元以內。

2016年5月,呼和浩特市出臺了房地產去庫存工作實施方案,推出了實行購房補貼、推動回遷安置貨幣化和放寬落戶和戶口遷移限制等多個優惠政策。

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逆轉,是呼和浩特市此次提出“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調控措施”的最主要原因,上述實施方案的優惠措施也將迎來終結。

據悉,在去庫存政策利好的推動下,呼和浩特去庫存得以加速。尤其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樓市持續火爆。今年1至7月,呼和浩特市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16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4%;商品房累計銷售額為121.9億元,同比增長86.9%。而從銷售價格來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7月數據顯示,呼和浩特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2.4%;同比上漲11.8%,環同比漲幅均在70城中位列前十。

短期難現銷售高峰

即將到來的9月,也意味著房地產市場正式步入傳統旺季。但業內人士卻對今年的“金九銀十”持謹慎態度。

近日,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提出,要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財政部部長劉昆亦提出,要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事實上,自下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對於房地產的調控政策一直在不斷收緊。例如,6月底住建部等七部門對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行動將持續到今年12月;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此外,今年下半年以來,已有上海、重慶、廈門、海口、寧波等多地發佈各類房地產調控升級政策。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住建部等七部門實施的專項行動,意在形成高壓態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同時,客觀上將短期目標對準了今年的“金九銀十”,疊加房地產市場經過一年多以來的調整,預計年內“金九銀十”行情難現。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楊芹芹此前也表示,按照房地產市場的分析邏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產業,長期看人口。因此,從短期看,隨著政策層面的相對偏緊,即調控政策繼續加碼、房貸政策難言寬鬆。種種跡象表明,未來政策層面對於房地產市場的收緊有進一步加碼的趨勢,而這無疑會對房價形成一定的制約,預計“金九銀十”很難重現。

一般而言,每年的9、10月份,房地產市場多數情況下會迎來一波銷售高峰,同時,這兩個月也是開發商年底衝刺業績的最佳時點。

房企開始“自救”

隨著房地產調控步入深水區,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土地流拍明顯增加,土地溢價率也隨之下行,調控政策顯現成效。受此影響,房地產市場集中度也一再提升,房企各層面均被巨大的焦慮和壓力所籠罩。在密集發債同時,部分房企甚至開始“裁員瘦身”,並主動降低負債率,行業步入調整進行時。

其中,最大的表現是多家房企先後被曝出裁員事件。近日,包括泰禾集團、綠地、華夏幸福、長江實業上海公司等接連被曝出部分地區的“瘦身”計劃。而這場“名義上不會大張旗鼓,實際上數量可觀”的人才調整正在逐漸蔓延且持續深入。

“我們裁員比例可能都不止30%,據說我們(投資拓展)中心會裁掉三分之二。”某房企內部人士何晴表示。自公司釋放了裁員消息後,何晴近日來異常焦慮。因為她發現,在裁員大背景之下,房地產全行業均在面臨人才過剩現象。

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市場擴張時,企業拓展區域擴張、人員擴張、財務擴張;市場受限時,企業收縮項目拓展、人員規模、債務負擔。目前市場分化極為嚴重,在一些較好的區域市場,企業可能還在繼續擴張,但在調控嚴格的一二線城市及周邊地區,量縮價穩,固守在這樣區域只能收縮。”

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表示,“裁員只是初步表現,接下來就是市場深度調整,市場會出現大範圍大幅降價。這極有可能會從過去房價上漲比較快且幅度較高的城市率先開始,然後蔓延到全國一二線城市。”

人事調整同時,面對整體環境變化,不少地產企業也開始主動降低負債率。

8月6日,中國恆大發布半年報提到,今年上半年,公司淨負債率從去年年末的184%大幅下降到130%以下,降幅達三成。根據恆大今年初公佈的新戰略,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經營模式,核心是大幅降低負債率。

此外,據融信中國、中駿置業最新發布半年報顯示,兩家公司的淨負債率也均有所下降。其中,融信淨負債率下降19%,中駿淨負債率下降2%。

泰禾集團早前公佈的半年報也顯示,公司目前短期債務與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之和為556.4億元,佔全部有息負債37.84%,債務融資期間結構安排較為合理。截至上半年末淨負債率371.1%,較去年末降低了102.3個百分點。

不過,上半年也有不少龍頭房企的淨負債率出現上揚。例如,一向穩健經營的萬科,淨負債率為32.7%,比去年底的8.8%大幅上升,但仍處於行業低位。同時,碧桂園、保利地產、華潤置地、龍湖、藍光等均出現淨負債率上升。其中,碧桂園上半年淨負債率59%,相較2017年56.9%微升;保利地產淨負債率93.26%,較2017年末擴大7個百分點。

對於上述現象,嚴躍進表示,淨負債率上升,經營性現金流下降,說明企業的支出變多,回款變慢,融資惡化,負債壓力增加了。

香港地產基金研究人士黃立衝表示,限售、限價、限購等政策,導致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流動性大幅下滑;同時,融資端持續收緊,比如順應上半年降槓桿的趨勢,銀行對房地產的貸款持續收緊,停止了許多房企發債,行業經營性現金流急速惡化是普遍趨勢。

嚴躍進還表示,當前資金面收緊的情況下,房企應適當壓縮債務,通過聯合開發或者入股等方式以降低負債壓力。

(綜合自:中國證券報、華商網、證券日報、中國網財經、澎湃新聞、21世紀經濟報道、Wind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