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是一名教师,喜欢读书,读的书散漫而凌乱,怎样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

吴建义


联系您对自习读书做一个简单规划:1、首选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去读,以帮助自己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2、其次,读一些能提高自己内涵的书籍,如:国学、名著等;3、可以根据自己爱好涉猎一个其他领域的书籍,如:烹饪、旅游等等。


西域胡杨2020


喜欢读书、读书多是好事,这是一个大量输入、厚积薄发的过程。

读的散漫而凌乱,不能有效地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个人感觉这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输入(大量读书)有效内化(思维认知提升、形成体系)并转变为输出(学以致用、流畅表达)等。

怎么有效地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呢?

从一个普遍性的角度来说,作为老师的话,阅读应该分为两大板块。

一是专业方面的,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方面。这个我相信你应该没什么问题。二是非专业方面的,既为了拓展自我、提升修养或兴趣爱好等等而读,那这个要看你是读小说、散文、历史等什么书了,不同类别稍有区别。

但是不管读的是什么,有几个相通的基本方法:

1.读书要留痕,做好读书笔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在脑子里说不定哪天忘了,记在笔记上永远能找得到。

2.读书笔记要精简归纳一本书的主旨,触动自己的优美语言或精彩故事,以及自己的感悟,形成简要的思维导图。

3.要时时回看,温故而知新。学会把同一类别的书籍的内容、观点进行相互联系比较,打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4.学以致用。学、思、悟、践达成一体化,在脑子里、在生活中反复揣摩,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可以旁征博引,做到随心所欲地输出了。

以上是一点拙见,望有所帮助。


修成子


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我摸索了很久,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和您分享。

我是应印象笔记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思路是这样:

建立笔记,笔记按“见~思~行~文”四个步骤来思考。

1.”见”是把所见的、零散的进行收集。我们通常在看各种各样的书或者文章时,有些一见钟情的东西,但有不知道怎么归类。我们就可以先用印象笔记收集起来。
  • 在这个环节,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只顾着收集,而没有整理。所有的知识体系建立都要依靠整理, 才有成果。
  • 我是固定每周五整理一次的,因为周一到周五要工作,周末可以有时间来思考和写些东西

2.“思”是把前面所见的结合自己经历、经验进行思考,然后写出对所摘抄的部分形成的自己见解。这个环节就要贴出标签。

也就是利用印象笔记建立标签。

我们一般正常的思维拓展,不能超过四层,所以建立笔记不能超过四层。所以很多人开始用印像笔记时,使劲建立笔记是错误的用法。

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建立标签。一段所见的文字可以有N多个标签,不同时间不同时期,我们对同一段文章有不同见解。这样我们需要建立不同标签。


3.“行”是对之前不同见解进行
归纳,用于什么地方。前面的“思”是有了一个基本的标签分类,但是这个时候的标签分类是初步的,随意的。而在“行”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定位,比如这段文字的这个思考,我可以用在职场和教育。把这个确定下来。

4.“文”是对“行”的同一类标签整理成文章。

这个是我的知识体系架构搭建方法,和您分享


学语文教数学的梁粑比


不知道你教的是什么科目的老师?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那么我从自身的实践经验来帮你解答一下这个疑惑。

作为一位专业的语文老师,自从你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开始,我们首先要阅读的不是别的书籍,而是你所教的语文专业的所有教材,就是课本里的课文。如果你教的是小学阶段的,一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一共有12本。这12本教材不要教到哪个年级才去看,或者说边教边看。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提前去阅读,看看教材编排的目的是什么?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编排?从事教育事业是一辈子的事情,把自己所教的学科的教材看透,吃透,研究透,这样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心里要有一个整体概念,在课堂教学上才会行云流水,得心应手。此外,每一个学期的教参也都要提前阅读,看看教参是如何来指导教学的,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其次,再阅读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比如说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班级管理方面的。各学派之间的大家的代表作品都应该去读一读。阅读,首先要为自己的专业服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之以学。这样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三,阅读文学类,写作类的书籍。作为语文老师眼要高,手也不能低。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的流派,著名的作家及其代表作,经常写作品,写反思,写论文,写学生的习作范文,这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最后,阅读自己兴趣领域内的书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工作外的闲暇时间里,阅读自己兴趣爱好方面的书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比如说我在下班后就喜欢阅读理财类的书籍:股票的,基金的,债券的等等,我用了五年时间在理财领域从一个门外汉到略知一二,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领域的神奇,让钱去生钱,不费劳力,乐之无穷。

总而言之,要阅读的书籍是非常多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好阅读的规划,系统地去阅读,不是零零散散,没有目的性。阅读的数量最好努力做到一年读100本,平均下来就是每周读两本书,要讲究阅读的速度和方法。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您有用,谢谢!


儿儿老师


假设您是语文老师吧。其他科老师读书散漫而零乱的不多见。

作为语文老师,第一要熟悉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吧?至少是常识性的知识要了解。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和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很不错。钱理群等《中国新文学三十年》应该算作必读书。

第二是语言学要略知一二吧?索绪尔、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这些人的原著不读,但要读一点简介吧?王力、郭锡良等人的《古代汉语》和最新版本《现代汉语》要读两本吧?

第三,作为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是看家本事,杜威的书是必须读的。心理学流派繁多,著作汗牛充栋,您自己选读吧。

第四,教书育人,该考虑培育什么样的人啊。自己懵懂,怎么帮助学生思考人生呢?所以要读几本确实好的哲学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伯特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基础书。

第五,人类的历史要了解,嗯嗯,必须了解。《历史》都是某人看待历史的结果,记述历史的角度差异很大,选读要谨慎。近期大热的《人类简史》(以色列人写的那本)可读。吕思勉的“中国古代史”可读。

上述知识架构扎实地建构好,做一个语文教师大约可以啦。最好再学习一门科学,达到本科水平就可以,不需要精深。我们的教育有问题,理工科人缺少人文素养,文科人是科盲。这是致命的知识结构缺陷。


从北向北


要想形成知识框架,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内在的知识系统显性化,把知识框架画下来以便于理解和记忆,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我现在比较习惯利用计算机构建知识体系。一些软件用起来特别方便。他的好处主要包括:

1.便于修改。随时可以添加内容而不破坏整体结构;

2.形式多样。导图有时间轴,逻辑图等多种类型;

3.可以选择呈现不同层级的内容。一个主干知识可以包含多种分叉知识,而且可以隐藏和呈现,方便理清思路。

根据我的经验,搭建知识框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建立好相应的文件夹进行归类。我把我的知识框架按照学科分类,根据自己的兴趣,我的文件夹分为历史,心理,生物,小说等等;

第二,在使用思维导图时,不应该限于某一本书,而应该有这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比如历史分中国史,外国史。中国史主要就是各个朝代,我会分别建立框架。在读到某些朝代知识时,填在适当的位置上,并会标记来源;比如小说,我会给不同的作者分别建立框架,然后读到他的著作就会填到框架中,并记录梗概,写作技巧,精彩摘抄等;

第三,知识框架要不定期回顾,并且随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否则时间长了仍旧会遗忘。有时候,读一本新书,确实不如回顾一本经典旧书带来的收获多。

这是一些关于搭建知识框架的具体方法,我自己也在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感兴趣的朋友,或者需要软件的朋友,可以评论回复邮箱即可!

废话不多说,上图为证!





导图小课堂


许多人对“知识体系”的设想是,知识像商品一样分门别类地摆放在货架上,不同的知识分属不同的类别,摆得井井有条,按需提取。这看上去挺像一个“体系”。

然而,人脑中的知识却有一种禀性——“易连接性”。由知识A联想到知识B,再联想到C、D、E、F……由此而及彼,举一而反三,这种体验大家都不会陌生。

举例,当我说“瑞士—奶酪”之后,再说“比利时—( )”,很多人马上想到“巧克力”。要知道,我可没有声明任何“游戏规则”,没有说你应该怎么想,而联想就自动发生了,像是我们的本能。

这种联结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特征,就是发散性。从一则知识出发,我们可以想到许多其他知识,就像自一个点向四面八方射出蛛丝,很有可能发射得很远。

春晚小品《钟点工》里,宋丹丹对赵本山说,你不认识歌星麦当娜不要紧,她的妹妹你肯定认识,谁呢,麦当劳啊!“麦当娜和麦当劳”之所以能形成笑点,就是远距离连线之功。

因此,我们头脑中的所有知识更像是一张巨大且复杂的蛛网,而不是井井有条、分门别类的货架。如果我们硬要用货架的思维去建立我们的知识体系,那就得硬生生把知识之间无数或明或暗的链条剪断,成了削足适履。

知识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内涵,也取决于它跟其他何种知识存在关联。如果一个人头脑中具有足够多的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有可能建立数量更大的连接——很多时候这些连接在潜意识中即可完成;而相反,如果一个人脑袋空空,所知甚少,那就不可能建立多少连接,知识体系更无从谈起。

要让知识相互关联而成体系,需要以下几步:

首先,增加所获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远比追求搭建知识体系更重要。

如果能掌握足够多的知识,知识簇拥起来,就自然而然就粘在一起,建立各种连接。而如果所学不精,基础不扎实,只是去研究什么“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论”,空谈方法而不问实学,一定会无功而返。

其次,从权威的入门教材开始,先掌握一个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是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

由于知识之间必相连接,当我们学习一种知识时必然会牵扯出紧密相关的其他知识,这其中最要紧的是“先导知识”,也就是作为此种知识的根基知识。

假设现在我要学习有关“火星探测器”的知识,那我至少要知道什么是火星吧,最基本的知识点包括:火星是距离太阳第四远的行星;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在五千多万公里到四亿公里的范围;火星的表面基本上是沙漠,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等等。了解这些先导知识,我们才可能对于“需要什么样的机器进行火星探测”有一个基本概念。如若不然,我只是知道火星探测器有“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这些名称,就跟报菜名一样背出来,没有意义。不仅知道某种知识,而且知道这种知识的根源和背景,才是知识体系的价值所在。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利用科学概念来包装兜售各色神药神器的骗局,就是看中了很多人只知道某些知识的大概,似懂非懂,因缺少先导知识而无从甄别,就稀里糊涂上了当。

所以,知识这张大网是分层级的,必定有些知识是基础,而另一些知识是基础之上的衍生、拓展或深化,属于相对高阶的知识。基础知识所连带的连接数量远远超过高阶知识,因为五花八门的高阶知识追根溯源,必定会回到这些相对少量的基础知识之上,否则便无法落脚。

学习基础知识最好的方法是从最具有权威性的入门教材开始,比如学习心理学,最好从阅读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或丹尼斯·库恩的《心理学导论》等经典教科书开始。这是学习的正途,不易走偏,如果一味求快,想跳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一蹴而就,那就如同造房子不打地基,早晚得塌。

第三,打好了知识的地基之后,需要以问题来牵引,把知识串联起来。

一块领域的地基型知识就那么多,而接着往上走便会迅速发散开,变得极为丰富和多元。没有人有精力涉足哪怕一个领域中的全部知识,这就需要让问题来牵引。问题像一根金线,把七零八落的知识珍珠颗颗串起。

好问题约等于“真问题”。真问题,或是来自于你工作中屡屡遭遇的现实挑战,或是来自于深度阅读之中的一次主动发问,或是为改良社会、帮助他人计而寻求某种解决方案。而假问题,要么把人带入学究式的死胡同,只知拨弄连篇术语,要么只是在追赶时髦,每每三分钟热度,成了无根之萍。

最后,个人知识体系或者说知识之网的建立,要走先深后广的路线。

先深,是说你得找到一个领域,一猛子扎进去,越深越好,因为可学的知识实在太多太广,你必须先足够地聚焦,才有成为高手的可能。而当你能独挡一面时,就需要往其他领域扩展,把重点放在拓展知识的广度上,但要注意,这种广度的增加仍旧需要与你的主业相联系,而不是天马行空地去涉猎。

近百年前一位文理兼通、自学成才的大师王云五,说过一句话:“为学当如群山式,一峰突起众峰环”。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所拥有的知识,就像山脉一样,我们知道很少有山是孤零零的一个山峰,而是连绵的山峰,而这之中总有一个最高峰,这个最高峰就是一个人最擅长的某种学问或者技能,而在最高峰的周围还有几个略矮的山峰,加以环绕,它们就是一个人作为辅助的学问或技能,两厢搭配,形成群山式,才是理想境界。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6880635448066436"} --}

尹铭的前院


  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是有追求的教师。爱读书还要思考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就一定是有思想的教师。

  但是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那就需要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一、如果阅读是为了专业发展,那就要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

  举个例子吧,假定你是语文教师。一个教师的核心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语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可以包括阅读教学能力和写作教学能力。那阅读教学能力又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和古诗文的教学能力。写作教学也可以分为应试作文和日常随笔练习。

  仅从专业教学能力发展角度,就可以细分为这么多领域,那么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选好一个细分领域,加入选择古诗教学这个领域,要想搞清楚弄明白古诗词教学这个领域,目前有哪些教学模式,古诗词教学和现代文教学的共性在哪里?古诗词教学的特性是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如何结合自己的优势来开展?

  那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那你要读的书、要读的资料就很清晰了。但是读书只是解惑的途径,通过读书实现专业能力的发展,并确定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教学思想才是根本。

  二、如果阅读是为了知识变现

  想要实现知识变现,前提还是要考虑你的优势是什么?你的阅读量很大?你读了很多关于教育的书籍?你对职场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你对写作有自己的套路?还是你对心理学很有研究?

  假设因为之前的阅读你对写作很感兴趣,也写过一些文字,那你就可以专攻写作这一领域,阅读古今中外关于写作的书籍,你可以写成听书稿、拆解稿,可以去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听书等相关平台,找范文进行模仿、上稿、变现。

  三、如果你阅读就是为了怡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我们喜欢的,恰是我们擅长的。也因为我们擅长,所以我们喜欢。即使是怡情,也请专业地怡情。这样也为我们在短暂的尘世间留下一些可以回顾的印记。比如,流潋紫主业是教师,但她利用业余,发展的爱好写出了《甄嬛传》;《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是一名公务员。所以,即使怡情,也需要你想好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然后在这个领域里,多读这方面的书,积累、沉淀,即使不成名家,也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爱好者。

  综上所述,这位教师首先需要思考你的优势是什么,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想明白了在一个细分领域里深扎下去,阅读相关书籍成百上千本,那么搭建知识结构、发展能力都不是问题。

 

  


青禾写作


先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本质上,这个问题属于“知识管理”的问题:

有一定的知识摄入量,但是缺乏条理和逻辑,所以影响到输出,当然,题主也没有提到输出的问题。

所以,题主应该考虑的真正的问题,不是搭建知识架构,而是关注输出。读书散漫而凌乱也是一个结果,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因此,答案其实很明确,如果题主把重点放在产出上,确定了输出目标,按照一定的路径和方法去读书,知识架构自然就搭建起来了。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1.什么是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本质,就是收集和整理知识,有效率的产出结果,解决问题。

用身体打个比方,就是吃的好(足够的信息输入),吸收好(整合内化),更健康(转化能力产出)。

涉及题主提问的搭建知识架构,就是知识管理整合内化的环节

一般人对于读书学习吸收知识,会有一个认识,就是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课,记了多少笔记等等,这种误解就会使知识管理和内化陷入误区。

2.对于搭建知识架构的误区

1)知识架构不只是记笔记、画导图

有的人读到了好书,遇到了好知识,就下意识的把它收藏记录下来。长久以来,书买了一堆,知识收藏了很多,管理工具也试过不少,而且还会颇有心得,比如,整理成花花绿绿的导图或者晒朋友圈。但是其实,他们有两个件事没有做到:

一个是什么时候去用、输出?

另一个就是怎么输出,输出的作品是什么?

所以,知识管理其实不只是收藏和分类,记笔记、画导图可以辅助整理和记忆,但不等于知识架构搭建起来。笔记记得再好,不提取和表达也是没有意义的。

2)知识架构不一定非要从前到后

有人认为搭建知识架构,是从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开始,然后经过读书、学习,学好了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再用于输出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此建立知识框架的流程是

“从前到后”的方式。

这样的“从前到后”是一个学习的方式,但久了会导致一个人只想学习不输出,渐渐就没有输出的能力和信心;陷入“只想去学——认为自己知识始终不足——又学得更多”的循环,却没有转化成能力或者作品产出。

其实搭建知识架构可以“从后往前”的顺序:

从问题出发,发现解决不了,用输出倒逼输入,再回头去补充知识,最后基于问题或者领域形成一个框架。

这样的知识框架是任务式的,不是空泛的理论花架子,而是更能联系实际;更有针对性和逻辑性,比单纯学习更高效。

3.应该怎么做?

基于上面论述,我们应该用“从后往前”的方式,应该更关注输出,根据输出再去建构知识框架。所以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

应该怎么输出?

主要的输出模式有三个,内容、技能和评价

1)输出内容

输出内容基本形式不限,可大可小,可简单可复杂。比如,创作一个演讲稿,提出一个有特色的解决方案,改善一个流程,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简单的一个内容,其内部也要有逻辑性或者理论支持,这样就把实际和理论联系起来,便于知识框架的系统化。

2)输出技能

比上面具体内容更高级的,是以技能的形式输出,那背后是以知识抽象化为坚实的基础。

比如,培训演讲能力,背后涉及语言知识、写作知识,表达方法,心理学知识,再结合业务场景,等等……综合在一起的整合输出,这样的训练对于知识系统化更有益。

3)输出评价

如果知识能转为评价,用于自己和别人的决策,这种知识系统化、抽象化更高的要求,因为它不是某个知识或者某类知识,更多的是宏观把握某一领域,包括理论和实际。

如果能持续输出评价和观点,并且为人所接纳的话,长期积累就会成为某一专业或领域的专家,这样的视野已经不只是读几本书,或者是知识框架的问题了,它包括整个人的层次都提升了,眼界也会大不同。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点赞加关注,我是@老阿姨谈语言,我们一起讨论学习和问题。


老阿姨谈语言


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作为教师,读书是教育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有的教师喜欢阅读一些小说,有的喜欢阅读报刊杂志,有的喜欢阅读诗歌、散文。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看,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认为首先阅读教师专业书籍、教育类报刊杂志。

从走上教师岗位那天起,教师就开始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与学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的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能只阅读教材、参考书,要阅读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权威的报刊杂志,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除了阅读之外,还要注重写作。教师要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反思、教学案例、论文、小课题等写出来。其实,写作的过程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提高自我的必由之路,也是成长较快的路径选择。所有的名师、教育家都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研究、阅读、写作等路径,逐步成长起来的。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学习,更离不开写作,只有长期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的教书育人,做好本职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