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那些舒服慵懶的孩子,那些狼性十足吃不得一點虧的孩子

每次手工故事會是我每週六比較大的享受,因為還有機會接觸低齡段孩子,她們模樣可愛,天真單純,本性外露。

除卻非常靠譜明理、積極陽光的孩子(暫且稱他們為充滿正能量的孩子),還剩下的孩子在集體手工故事會活動中分成兩種:一種,舒服懶散的,也許還很挺大人的話,但是忍著照做,大人說去聽故事去,快回答老師啊,快點做手工啊,快進去上課啊,看你的成績不如xx小朋友,加油啊。這些舒服慵懶的孩子就照做著,那麼看起來被家長帶著安排不老少活動,怎麼說她們慵懶呢?但是她們就是慵懶舒服的,因為內心不用用力成長,不用太多思考,聽話就行了,家長都給他們周密的計劃好了,她們的父母特別忙碌充實,信心和焦慮對等增長。看起來這些孩子也很忙很多時間學習活動,可是如果你給他們一個開放性問題,比如你長大想做什麼?你覺得幸福嗎?或者你畫一幅畫做一本自己的小繪本好嗎?他們就是很長時間都不說話不行動,或者到處找周圍孩子的畫去模仿。他們格外害怕做的不好,怕醜爬失敗,不敢落筆,糾結很多,這樣的孩子是被過度安排的孩子。父母看起來挺實幹的好人,可是他們搶了孩子的事情做,用搶了孩子的福氣才成就自己被周圍誇好爸爸好媽媽的優越感。

再不然手工故事會里遇到多的就是狼性的孩子,畢竟孩子們自己獨自置身集體活動,就有不一樣一些的表現。有的表現更自如,而有些孩子一直狼性十足,老師一分配材料必須搶在最前面,如果搶到了,但沒第一個搶到都要撅嘴悶氣一些時間。而有什麼任務老師分配給別的小朋友都極其不服氣,凡事都要歸他,和其他小朋友合作一些事情的時候很衝,總是動作在前,不太語言事前事後交流,做事情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創造力甚至專注力也沒多少,倒是一旦有什麼誰先做完了誰先領材料誰先給老師看看,一聽到有這類表現信息或者分配問題,她都要佔到第一個,這個信號最敏感。做事時其實並沒多少興趣。不知道叫他們狼性是否合適,但是就是集體裡愛衝突愛搶愛不服氣滯氣些。那麼如果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以讓孩子明事理,懂道理,而是著急讓孩子竟爭第一,搶東西最勇敢,那麼就會養出這樣的孩子。

那麼這樣兩類孩子,一類只顧服從跟隨低頭的綿羊,一類只顧搶到一切的孤獨狼,其實有一種陽光積極,富有創造力,有思想的,可以友善與周圍共處同工的路徑可以走。這些主要承擔在父母,做父母是每個父母第一工作,一直到離開這份工作都似乎未完結,那麼陽光正能量是我們最嚴傳承的,多點知識到老了,換了專業變忘記了,可是我們的氣質品格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無論男孩女孩,做什麼,怎麼生活,為什麼不把這最本質的教育抓好抓下去呢?

那些舒服慵懶的孩子,那些狼性十足吃不得一點虧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