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学校里有一个省级荣誉和一次2万元奖励的机会。你觉得选择哪个好?

姑苏讲堂


这是一个伪命题。教师获得荣誉或现金奖励,自有规则,怎么有二选一的现象发生?除非是一场交易。

如果一定要假设存在这种可能。一般情况下,应该选2万元现金奖励。

教师省级荣誉有哪些?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劳动模范、师德标兵、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数不全,大家可以补充。

这些荣誉虽然也附加有现金奖励,但一般不超过千元。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多一点。

对普通教师来说,省级荣誉最大的作用,是评职称时可以加分。有机会获得此荣誉者,必是学校骨干教师,或许早已将高级职称收入囊中。如此,多获一个荣誉又有何意义?不如拿到现金奖励来得实惠。

如果尚未评上高级职称,或许可以考虑选省级荣誉。一个省级荣誉给加多少分,各地规则不同。但是,职评打分项目多而细碎,多此一项,未必便能稳操胜劵。

不知提问者何人。说实话,最鄙视学校里这种人,遇到好事想占尽,遇到责任便逃避。不潜心教学,每日蝇营狗苟于功名利禄,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与东食西宿故事里那个齐国女子,是同类人:

齐国有户人家有个女儿,两家人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陋,但家境富裕;西家的男子容貌美,但家里贫穷。父母犹豫不能决,问女儿:“你来决定你嫁给谁吧。若羞于开口,可将一只胳膊袒露出来,如此我们便知你的意思。” 女儿闻言,袒露出两只胳膊。父母亲感到奇怪,问其故。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我向来反感要求教师“守住清贫,耐住寂寞”的言论,但也反对视本职工作为获取名利的手段。荣誉和金钱,应该是对工作价值的肯定,对努力付出者的赞许。应该按照公平合理的规则制度,给予应该得到它们的人。而不能用作驭下的工具。


毫米


题主这是在考验我的人品吧,看我是个要荣誉证书的还是要2万元钱的,我认输,我经不起考验,我选2万元钱。如果友友们觉得不喜欢百合老师爱钱,看不上老师的低级趣味,就用2万元钱砸我吧!我能承受!

大家还记得以前统计过在乡村教书30年吗?开始统计时那些退休老教师们,心理可开心了,他们私下都商量了,这一定是好事,国家没有忘记他们,先统计,然后就会有补助发下来了不管多少都是一片心意!

现在大红的荣誉证书下来了,可是并没有太多的好处跟随,很多老师心理稍有些小失望,大红奖励证书想要,但是最实惠的就是给点经济补偿,那样就更好了!

有个省级荣誉有啥用,除了在评职称时多个加分项,可是现在评职称都没有指标,就是有那么微乎其微的一两分个指标,怎么就轮到自己头上啦!

再说了评职为啥,一是体现自己能力,二就是为了涨工资,也是为了钱袋子着想!评职称就是梦想,现在有2万元钱,却是实在东西!那肯定是选钱呀!

如果有了这个省级荣誉证书,我就可以评上高级教师,那我放弃要钱,毕竟评职称是利好后半生的事情,总体利益高过2万元。可是没那么简单,你有多少个省级荣誉证书,也未必评上高级职称,所以我直接做出对我最有利的选择,要钱!

友友们怎么选择,留言分享下吧!不满意我的选择,拿砖拍我也行,要记得用金砖拍我,磕下点金末末也是钱呀!


浅浅的教育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很实在,他认为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孔子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小民!

所以,我选择省级荣誉!

2万元奖励和省级荣誉,如果用两万元去换一个省级荣誉,这个性价比很高!

1.省级荣誉名额太少,物以稀为贵。我们这里省级荣誉是这样安排的,每两年给一个市级优秀教师名额,省级表彰却不知道要等多少年了,那个不是固定的,4年、8年也说不定,百分之九十五的教师一辈子也获得不了一个省级荣誉。所以,省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等荣誉和称号,一个区里也就是寥寥数名。

2.附加值太高。评定职称,特级教师都有明文规定,省级荣誉表彰的优先,一旦评定职称,特级教师,良好的名誉暂且不说了,我可以给你算一笔账,职称高一级就是一千多块钱的差距,一年就是12000元,两年就是24000,两年就远超两万了。如果评委特级教师,每个月多领几百元的津贴倒是其次的,关键这个称号的含金量太大了,作为人才可以随时被挖走,年薪就是几十万起步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特级教师被高薪聘请到大城市,不但解决了户口和编制,而且连家人和亲戚都带编制安置。这个附加值有多高,恐怕不是2万能够比的吧。

3.教学生涯的高光时刻。绝大部分教师,工作一辈子连市级表彰都没有,获得省级表彰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拥有省级荣誉,绝对是你生涯的高光时刻,值得骄傲和铭记。

不知道孔子在世的时候,会作何感想,他一定会这样说:奢则不孙,誉则固。与其不孙也,宁誉。”

明白过来了吗?


语文在线


如果还没有高级职称,我愿意选择前者。如果有了,就会选择后者。

省级荣誉对于高级评审意义重大,有些地区和学校已经把省市区级荣誉作为高级评审的必备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一线教师终其一生都有可能拿不到这个荣誉,也因此会与高级无缘,当一辈子的老中医(中一)。等我拿下高级职称后,每月的工资会增加数千元,而且增加的幅度会越来越大。与之相比,那个区区两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算什么呢?但是,如果我已经拿到高级职称,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毕竟能评上特级和正高的人属于极少数,大部分高级教师不会以此为努力方向,所以省级荣誉只是精神上奖励,不会带来实际的利益。当然,倘若我看到评上特级或正高的希望,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省级荣誉,因为它可以为特级或正高评审加分。一旦评上特级或正高,经济上的获益不知道是2万元的多少倍。

我如此选择,难免不会被人认为我就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绝大多数教师要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么在追求的路上,要么永远在路上。人越来越利己,或者说越来越“滑头”,绝大数都要拜社会大环境所赐。教师也不能例外。

从理想主义的视角来看,教师的确不应该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师的确应该有不慕名利的情怀。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教师物质生活比较优裕,不必为稻粱谋,不必为生存而挣扎。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我们要为仓廪的空虚而苦苦挣扎时,名和利就成了绝大所数人的追求。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名”可以转化为“利”。名利的实质都是“利”。因此,追名逐利的生活尽管历来被文人墨客所鄙弃,但却是芸芸众生不得已的生活选择。如果不必为生存而挣扎,物质生活已经极为优裕了,谁还再愿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艰难生活呢?追名逐利的本质就是生存的战争。历来文人墨客对这一生活方式的鄙弃,大概都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人首先要活下去。仓廪实而知礼节。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大意为“做官并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候也是因为贫穷”。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从教不是因为名利,但有时候也是因为名利。早期的儒家提倡“安贫乐道”,但一点也不排斥正当手段得来的“名利”。

很明显,追名逐利是人类艰难生存的不得已选择。当我们在为生存而挣扎时,名利都要。当我们超越了物质,过上较为优裕的生活时,名利皆可抛弃,从而追寻更美好的生活。

名利的奴隶其实也是生活的奴隶。江湖满地一愚翁愿名利场早日离开我们。

如今的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几乎都在名利场中不得已地挣扎。为职称绩效而痛就是为名利而痛。当下的社会大环境,绝大多数人都要一生为名利而累,而哭,而笑。芸芸众生大多逃脱不了名利的枷锁。只有思想境界很高的人方能廓然无累。

我有一个梦:若干年后,什么省级荣誉,什么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我们教师而言,都是我们连正眼也不会瞧一瞧的浮云。到那时,教师将进入职业的理想状态;到那时,教育将是美好的教育;到那时,大道之行也……


鲲鹏说教育


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小兴奋,又有点纠结,因为我既不视金钱为粪土,又把荣誉看得尤其珍贵。

人到中年,从中师毕业第一天起,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充满爱心,真诚对待每一位同事朋友,工作和为人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按理来说,不能荣誉证书一大摞,至少也应该有一两个,而感到惭愧的是,一张没有。学校评师德标兵,常常磅上有名,而推到区、市一级,却没有我的份。年轻时只会闷头干活,总认为领导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次领导表扬我说:“你真好,什么事都不争不抢。”我才明白,荣誉证书原来是争来的,抢来的。



现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已经是小学高级教师,对荣誉也看得淡了,每年领导都让老师报名,毛遂自荐,然后老师评分根据分数高低推荐到区、市,每次都主动放弃了,把荣誉证书就让给有需要的人吧,有那么多的年轻老师急需评职称。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将近三十年,看着别人拿到了荣誉证书,有过埋怨,也有过心里不平衡。现在变得坦然了,成就感不再是一张荣誉证书,而是家长和同事对我工作的认可。


两万元的奖金对一个小学老师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将近半年的工资啊!如果年轻,我有升职的需求,评职称的需要,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荣誉证书,我需要证书给我带来成就感和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自信。现在不同了,生活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两万元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如果捐一部分给有需求的人,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此时此刻,省级荣誉和两万元的奖金,我选择后者。


三寸粉笔写人生


题眼

省级荣誉 2万奖金

观点

扪心自问,哪个未来带来的好处大,选哪个。我的倾向是荣誉。

理由

2万不算多大个数目,对于不富裕的老师家庭来说,的确还是蛮有诱惑力的。按月薪1万算,相当于一年1/6的工资了,甚至更多。所以我能理解题主的纠结。

两种选择,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激励,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一种是短期利益,一种是长期利益。

咱们可以设想下,2万块钱一个春节也就花光光了。留不下什么痕迹。对于升职加薪,或者评职称来说,作用我感觉是没有省级荣誉大的。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放弃眼前利益,短期利益,具体的利益,选择权威部门颁发的荣誉状,损失这点物质利益后面应该完全可以补起来,而且更多。

结论

答案不言而喻。


智学AI学习平台


学校里有一个省级荣誉和一次2万元奖励的机会。你觉得选择哪个好?

一个是省级荣誉,是精神奖励,一个是2万元奖励,是真真实实的物质奖励。二者摆在怎么选择呢?我想我会选择省级荣誉。



省级荣誉是精神奖励,却也弥足珍贵。

荣誉不是你什么时候想要就能有的,况且是省级荣誉,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不把握住,我会一辈子后悔。

省级荣誉是对自己工作的最高肯定,自己能够获得省级荣誉,说明自己还是比较优秀的,不然也不会把省级荣誉发给自己。

获得省级荣誉,自己的内心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估计睡着了都会笑醒。



2万元现金奖励,也是足够诱惑人的。

通常我们会说自己的年收入是多少,这说的是毛收入,而非纯收入。一下子奖励2万元,这是完完全全的纯收入。给了谁都会,都会很高兴。

2万元现金也可以用来干很多事情。给你心爱的妻子买件首饰,可以给孩子买漂亮的玩具,还可以给自己换一块更好的手表。2万元现金会让自己的生活,在一定时间内比较宽裕。

对于急需要钱的人来说,2万元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选2万元也是不错的选择。



题主只是假设,自己更需好好的努力。

美好的东西总是令我们向往,不是精神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的。

为了能够获得荣耀,为了能够获得物质奖励,我们需要付出自己真正努力。

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荣誉和奖励,才是最为弥足珍贵的。

面对省级荣誉和2万元现金奖励,你会怎么选择呢?


晓晓笔记


如果是有人花两万元买走省级荣誉的话,书生的选择肯定是要省级荣誉!

虽然,两万元看起来不少,但是,到了用得着的时候,省级荣誉可是两万元买不来的!

而且,省级这样的荣誉,可以使用一辈子,简直就是一张长期饭票,随时随地可以拿来用一用。

两万元,太少了点。

而如今,题主说两万元是奖励,虽加了“一次”二字,可一次就够了,难道还想让奖励多次不成?书生可没有那么贪心。

现在,书生所关心的是,这奖励是什么部门给的?

如果是省部级奖励金,书生就要这二万元

如果是比这级别还高,更是要2万元了。

虽然省级荣誉,感觉应该有证书,而给2万元可能没有证书。

但如果是省部级奖励,会悄悄的发给一个人吗?有了宣传报道,没有证书又有什么可怕?到了需要的时候,一样可以派上用场。一样可以用一辈子。

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拿着2万块钱,没什么错误。

但是,如果是学校给这2万块钱奖励,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出了校门,一点儿用也没有。

@姑苏讲堂 书生的回答,是否令你满意呢?


一介书生945


孟子说过,他既喜欢鱼,又喜欢熊掌。但是当必须二选一的时候,他会选择熊掌。为什么?他经过比对后,觉得熊掌的价值高于鱼的价值,所以他选择熊掌而舍弃鱼。

用价值去解决二选一难题,往往是最靠谱,获益最大的。比如找对象,一个女孩,除了家庭有钱有权外,其他方面都很差;另一个女孩,除了家庭条件不好外,其他各方面都挺不错。

这就看你的志向了。如果你志向远大,希望能借力发力,那么你就选那个在事业上能助你一臂之力的家庭。如果你并不在乎是否轰轰烈烈,更希望有一个暖暖的家,温柔贤惠的妻子。

同样的标的,在不同人看来,价值是大相径庭的。省级荣誉,需要它的人,会觉得价值远不是两万元能比得了的;不需要的,与一张废纸无异。

按照现在的职称评定条件,只有评正高才需要省级荣誉,副高有市级荣誉就可以了,中级有个县级荣誉就行了。你评副高或中级用省级荣誉,等于杀鸡用牛刀,实属暴殄天物了。


不管什么荣誉,评职称只能用一次。评中级用了,评高级就不能用了,有一句话叫“任现职以来”说的就是这个事。

当然,如果你评职称时候没有相匹配的荣誉,或者需要省级荣誉加分才能取得这个指标,或者用这个荣誉能够“破格"评职的话,那它的价值也会远远高于两万元的。

大体就这样,如果需要,就选择荣誉;如果不需要,就选两万元吧。

同意我的观点吗?同意的,请记得给个关注或者赞啊!


爱河北人


谢谢。

"学校里有一个省级荣誉和一次2万元奖励的机会",我觉得这两个选译我都想选,因为是虚拟假设,选其中一个不能"两全其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