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 观点摘要: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异常活跃,特点也十分鲜明,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空战面貌,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并为机械化空战向信息化空战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结束后,被法国缴获的Ta152战斗机,资料图

一、二战结束航空兵创新活动主要特点

二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加上两极格局态势下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频繁爆发,致使各国纷纷在军事领域内不断改革创新以求进人军事强国之列。这一时期的航空兵创新活动也因此异常活跃,特点鲜明。

  • 一是高技术航空武器装备成为战后航空兵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频发的局部战争的不断推动,航空武器装备得到了全面的创新发展。从飞机平台的发展看,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无人机等机型都有了重大发展,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等新机种也不断出现和发展。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中的B-17轰炸机群,资料图

从机载武器装备来看,航空炸弹、航空火箭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机载火控系统都有了重大突破。从航空保障装备看,机载通信、机载导航和机载雷达等设备的保障水平不断跃升。与二战时相比,二战后航空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具有明显的跨越性。

喷气式飞机全面取代活塞式飞机并不断升级换代,精确制导武器超越普通航空弹药成为空战主要打击手段,计算机智能综合操作系统逐渐淘汰旧式装备成为主要发展趋势,自动化指挥系统替代了人工指挥方式成为现代空战体系的神经中枢,等等。如果说以往空中作战一切打击力的扩大和机动力的提高是科学技术对人的体力的延伸,那么,二战后智能型航空武器装备则开创了科学技术对人脑加以延伸的进程。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 二是空战样式和战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变革

二战后,由于飞机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以及高技术航空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空中力量的打击能力明显增强,空战样式和战法的创新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武器装备不断实现专业化,由此出现了多兵种、多机种的空中合同作战;在高技术条件下,飞机载弹量大、航程远,又可进行空中加油,因此,远程奔袭逐渐演化成一种重要的作战方式;随着武器装备电子化趋势的发展,电磁战场的争夺愈加激烈,电子战已经开辟了独立的战场,成为与陆、海、空战场相并列的第四维战场。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先进红外、电子侦察、导航系统以及先进夜视技术的发展,使飞机可以在夜间安全起降和飞行,使人的视力在夜间如同白昼,因此,暗夜空袭逐渐成为突施空中进攻作战的重要方式;随着中、远距空空导弹和机载光电探测设备的发展,超视距空战成为一种全新作战样式;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使得"外科手术"式作战样式登上空战舞台。二战后一系列崭新的空战样式和空战战法,无不依赖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武器装备的出现。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中的Me410战斗机,资料图

  • 三是航空兵体制编制创新随着空战条件的变化日益频繁

二战后,随着新式航空武器装备的不断出现和数量、质量的迅速提高,世界各军事强国在航空兵编制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又广泛的探索和创新。美国的空军兵力结构包括战略轰炸机部队、战术空军部队、洲际弹道导弹部队、运输机部队、国民警卫队和国土防空部队等兵种和部队。苏联空军则由远程航空兵、前线航空兵和运输航空兵三大部分构成。

由此可见,空军作为一个独立军种不仅得到普遍承认,而且空中力量的兵种构成也比二战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此外,战后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频发的局部战争,决定了航空兵编制体制的创新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对其不断调整和变革才能真正适应空战条件的变化,进而赢得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非洲军团的Bf110战斗机,资料图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空军自1947年组建以来,先后多次对体制编制进行了大的调整改革。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空军几乎每参加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几乎每更新一批新型武器装备,都要进行相应的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即使没有参加战争、没有更换新型武器装备,也要根据作战对手的变化及时进行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中的Bf110战斗机编队,资料图

  • 四是空战理论创新与高技术作战样式和战法相互牵引

二战结束后,飞机各项性能不断跃升,航空武器装备日新月异,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空中力量的使用范围、突击威力和作战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空战样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发展。战后多种空战实践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空战理论得到了系统性的创新。

同时,空战理论的创新也不断推动空战样式和战术战法的深刻变革。美苏战略核轰炸理论和核反击理论、美军"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苏军"战区战略性战役"理论以及美军"五环目标"理论的提出,都对高技术条件下的空中作战样式和战术战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中正在加油的Bf110战斗机,资料图

二、二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航空兵创新活动作用和意义

二战后的航空兵创新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空战面貌,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并为机械化空战向信息化空战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一)战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极大改变空战面貌

一是作战空间空前扩大。从航空武器装备的机动能力看,单位时间机动的距离越来越大,受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这就导致原有作战空间在相对缩小,高山、大洋、黑夜的阻隔作用在急剧减弱;从航空武器装备所控制的范围看,战场急剧扩大,空中作战行动沿长、宽、高三个方向拓展。从横向上看,远程奔袭日益突出。

由于飞机气动外形和大功率发动机的改进,飞机作战半径大幅度提高,加上航天技术和空中加油技术的倍增作用,空中作战行动能够跨越国界和洲界,遍及交战国的全部疆土。从纵向上看,"两极"争夺空前加剧。以往的空中作战大多数在1000至7000米的高空进行。随着地空导弹的出现,航空兵活动高度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两端延伸,抢占空间"制高点"或低空突防和空袭成为空战的新样式。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中的Fw190战斗机多视图,资料图

  • 二是空战节奏急剧加快。现代空战突然、激烈,速战速决,发动者通常经过精心策划和严密伪装,不宣而战,实施突然袭击,企图一举掌握制空权。应战者如果不能在极短时间内粉碎对方的企图,就会遭受巨大损失,陷人被动地位。这表明,空中战场的突变性正随空中力量突击效能的提高而增长。作战行动在时间尺度上已被大大地压缩,过去往往需要经过持久交战才能决定胜负,现在只要几小时甚至几分钟结局便可见分晓。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中的Me410战斗机的部分涂装,资料图

  • 三是作战效能更加依赖空中力量整体性。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导致了航空武器在类型上的大分化与作战运用上的大综合,也使空战活动逐渐向多目标、多因素、多变量构成的纵横交错、相互制约的动态结构体系过渡。一方面航空武器装备的种类型号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空战力量构成的综合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是空袭还是反空袭斗争,都越来越依靠多兵种、多机种、多手段共同发挥作用。无论单独依靠哪一个军种、哪一个机种或哪一种手段,取得空间作战最后胜利的几率都变得越来越小。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时期德国空军的Fw190和Bf109战斗机,资料图

  • (二)航空兵创新活动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航空兵创新活动能够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决定性因素,是与二战后空中力量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密不可分的。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都被首先使用,承担了大量的空中打击任务。美军航空弹药投掷量在朝鲜战争中占各种弹药总投掷量的2/3,在越南战争中占1/2,越军伤亡人数的70%都是被航空火力杀伤的。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方损失坦克的50%是被以色列空中火力击毁的。在英阿马岛战争中,双方损失舰船的90%是被对方空中火力击中的。空中力量还多次单独使用,承担起"精确点穴"的"外科手术"式空中作战行动,直接达成有限的战略目的。

显然,空中力量成为主导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毋庸置疑。在这种条件下,航空兵创新活动对于战争结果的影响就变得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重要和明显。谁能够不断占领航空武器装备的"制高点",及时准确地把握空战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新运用空战战术,谁就有可能在战争舞台上占得先机。

二战结束后,航空兵创新活动活跃,深刻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二战中德国空军的Fw190战斗机编队,资料图

  • (三)航空兵创新活动推动机械化空战向信息化空战过渡

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技术带动自动控制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和雷达技术在机载设备中广泛应用,为航空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高技术作战飞机和空空、空地导弹等"智能"武器弹药相继研制成功,在空战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在越南战争中,从1965年至1972年的7年中,美空军对清化桥突击了数十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炸弹,损失了几十架飞机和十多名飞行员,耗资10亿美元以上,但始终未能将其炸毁。而在1972年5月,美空军改用激光制导炸弹进行突击,2天投下32枚炸弹就彻底摧毁了目标。1982年6月,以色列空军在黎巴嫩贝卡谷地两天的空战中,大量使用电子战飞机、无人侦察机、预警机等高技术作战手段,取得了惊人的作战效果,共摧毁萨姆-6导弹阵地23个、萨姆-8导弹阵地3个,击落飞机51架,自己无一损失。

之后爆发的美国空袭叙利亚和入侵巴拿马等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信息化空战的个别特征和端倪。可见,正是航空兵创新活动的一系列成果推动了机械化空战向信息化空战的过渡。这些战争也都可以看作信息化空战发展的"前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