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样才能培养、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能力呢?

思念雲彩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堂课中如果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氛围不浓厚,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预期的教学目标就会有偏差。由此可见,培养、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能力比较重要。

【案例呈现】

谁愿意来读课文?——老师久久站立,无人举手,只好点名。

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鼓励一下,寥寥几生参差不齐举了手。

同学们,这段话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反复强调下,终于有两双小手躲躲藏藏举起来了。

指名发言。声音含糊不清,听者兴趣不高。

磕磕碰碰下来,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沮丧,懊恼,离开……

【剖析原因】

上面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你遇到这个问题了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1、教师的问题,是桥还是墙?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生大量回答老师的问题,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习惯阻碍了我们思考:教师应该提什么问题?提问要达到什么作用?需要提出几个问题?

有时候学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也许就是老师提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太泛滥,没有真正助学,解疑答惑。学生跳不出教师思维的圈子,禁锢了自己的个性发展。

2、是否多了些自问、逼问,少了些启发、引导。

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学气氛太严肃,学生对老师有敬畏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部分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总担心自己的发言会被同学和老师嘲笑。我们应该给学生回答问题创造适当的情境并加以引导,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原来可以这么做】

1、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认真的基础上,还能就不懂的地方与人交流和商讨、请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自己是引导者的角色,提问要有针对性,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引起学生探究思考的问题。提问前先自问:这个问题要不要问?为什么要问?我预期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可以有四种类型。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对事物加以判别。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原因、规律、联系加以说明。四是发散类问题,从多角度、多领域去认识事物。

各类问题可以综合训练,注重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学习进程,利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然后大胆举手发言,共同交流,最终解决问题,有所收获。

2、选定评价契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在课堂评价中要把握两方面:一是在学生学习动机被充分激发,进入自我或与他人之间的良性互动时,教师要减少评价;二是评价应尽量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避免引起学生的心理负担。

(1)当学生缺乏信心时

教师要亲切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比如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谁来猜一猜,猜对了表扬,猜错了老师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

(2)学生成功时

此时教师可以以点带面,通过评价指出成功之处,让所有的孩子参与到学习思考中比如读得好,好在声音响亮自信,这是读懂了课文的表现。再如,写得真精彩,让我们身临其境领略了奇山秀水的风光。

(3)学生胆怯时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和启发,通过评价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想想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再如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继续寻找答案。

(4)学生答错时

学生经常答错问题,我们要巧借这一契机,把错误当成思考的起点和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的作用就是启发,重在指导,不是评价,倡导学生互动交流。

3、加强激励性评价。

教师真诚的语言和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智慧的火花将不断闪现。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高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的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有爱心、包容心和耐心, 更需要老师讲究课堂艺术。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是平等的,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的拔节成长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妍奇老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课堂还是气氛沉闷,学生发言不积极,往往是几个尖子生垄断课堂,绝大多数学生都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小,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语言啰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疙疙瘩瘩,有的干脆站立不语。尤其是进入中高年级以后,课堂发言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弄得教师满头大汗满堂灌,学生却听得心不在焉。那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我做了一些有效的探讨,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采用多种方法,在教学,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1、帮助学生树立用心倾听的愿望。思想支配行动,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了才能付诸于行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认真倾听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明白认真倾听的重要性。上课时,我还常常对学生讲:“用心听别人说话是对别人的尊重,是最懂礼貌的好孩子。” “会听的孩子一定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就这样,学生在心中慢慢地树立了我要用心听,我要当好孩子的愿望。

二、帮助学生消除心里障碍,树立自信

很多学生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是因为存在心里障碍,缺乏自信,怕回答错了挨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帮学生消除心里障碍,树立信心。

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心里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望。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大脑积极思维,认真思考问题。我们当老师的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不能带着情绪上课,我们要把微笑留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鼓励学生“错”,树立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鼓励学生“错”,不要怕学生说错,在我们班有句响亮的口号“错也要错得响亮”。我经常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对回答错了的学生我从来不批评,这样学生慢慢地就消除了心里障碍,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三、采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发言积极性

1、多听:多听别人发言,学习发言方法与技巧。在一个班中,总有几个发言能力较强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多听他们是怎样发言的,多向别人学习,慢慢地自己也会了。

2、多看:多看书,积累丰富语言。语言靠积累,平时要鼓励学生多看书,积累丰富的语言。语言积累多了,表达起来自然就流畅了。

3、多思:勤思考,抓重点,进行发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抓住重点进行发言。对于这一点,我们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应该不一样:对成绩差一点的,要求低一点,他能回答多少算多少,老师要给以表扬和引导;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求高一些,要求回答问题尽量完整,回答问题抓住重点,尽量准确。

4、多练:勤举手,常发言,培养发言能力。让学生明白,要提高自己的发言能力,还是要多练,只有经常举手,多练习,才能让自己得到锻炼,发言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给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特别是班上的中差生。

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是一天两天就调动起来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创造多种多样的练习条件,给学生有练习的机会。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如课前5分钟发言、主题班会、节日活动等。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学生在这样多渠道的交流发言过程中,相互携手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其发言能力必定会不断的进步,发言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我相信,课堂上那一双双稚嫩纯真的眼神、那一双双举起的可爱小手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无限生辉的


米奇学堂


学好数学,乐享一生,嗨咯,你好,我是小数婷婷老师,专注分享小数学生知识。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你的描述已经很好了,我根据我的个人教学情况给你分析一下哦!针对这样子的学生,只能说明一件事,你和学生们的粘合度不够。

具体怎么体现到粘合度呢?

我是教小学数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但是这个是在课堂上。课下我又是学生们的小伙伴。我会分析我们的孩子心理,然后融入到孩子的学习中,除了这些,家长的粘合度也少不了。

首先,我上数学课之前会给同学们打个预防针,这个预防针就是提前预习,为什么呢?提前预习在我的课堂上真的是太重要了。这不仅让我的课堂进度更上,孩子的大脑里也存在了知识的初步印象。

如果一味的想让45分钟里孩子能学习到知识那是真的好难的,我们要自己学会分析这45分钟里面你是要如何去高效的利用,这个就是老师要考虑的问题。

那我们接着说我的课堂,我会提前跟孩子说回去预习的知识点部分,基本上数学课本上都有大概的体现了。作为老师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我这里给孩子的问题要根据 年级来区分,低年级的孩子就一个问题就好了。高年级的孩子基本上在三个问题。

等到下节课的时候,老师要准备5分钟左右的考试,这个考试要根据你所教授的知识点来准备是口试还是笔试。

这个让我不仅又想到了,我们以前晚会的时候,校长让我们数学班的孩子出个节目,相信很多家长老师都认为我会出了唱歌、跳舞什么的。然而,我们没有,那个时候刚好学习了九九乘法表,我就让我的孩子们用表演形式展现出来,当时的气氛也是很好了。

所以,身为老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位老师,你们班的孩子还存在胆怯的心理,这个还有另外2种办法。

第1个就是,在课堂上先让举手活跃的同学表现一下,让他先当个小小老师,后面再慢慢的引导不发言的同学。有时候生生的互动效果比师生互动的效果更好。

第2个就是,建立班级群,让学习不出镜的拍摄一道题的讲解,录制视频发送班级群,这种模式老师可以分个小组,一个星期几个人,就好像值日生。

好了,我是小数婷婷老师,专注分享小学数学知识。如有疑问欢迎留言。更多内容欢迎进入我的主页。


小数婷婷老师


怎样提高学生课堂的发言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所以说一个成功的课堂不应当只是老师在讲,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

那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课堂发言能力呢?作为老师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

第一、让学生敢讲

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应当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分层次的引导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第二、让学生会讲

没有七十二变,岂能大闹天空。一个学生优秀的表达能力是推动其课堂发言的重要因素,这就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在课后可以与学生多聊天、多沟通,有目的的引导他们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掌握一定的欲望表达技巧,让学生会讲。

第三、让学生想讲

当学生进入“想讲”的状态其实也就进入了一个课堂发言的主动阶段。那怎么样让学生想讲呢?在掌握了一定的讲话技巧,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稍微过度的激励,让学生产生表达自己的欲望,通过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让学生有话可说。

总之,培养、提高学生课堂发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找准方向,积极引导,让学生敢讲、会讲、能讲,学生的课堂发言能力便会逐渐提高。


一起教师吧


培养提高孩子课堂发言的能力涉及面很多,在此仅从心理与规则两个方面提供简单参考建议如下:

一、克服心理问题。网络上曾有一项调查,世界上最恐怖的是什么?回答提交最多竟然是公共讲话。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因为公共讲话不同于日常谈话,情境完全不同,公共讲话听者众多且多有彼此不熟悉的而话题也比较“正经”,何况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这需要后天过程加以训练,从而客服心理障碍。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观念改变,灌输正确理念:年轻的时候不要怕犯错误,说错话做错事;不要为别人的赞美而活着,等等。其实就是培育正确的三观,只是针对在这门课上。

二、游戏规则设计。1.每一次发言都有成绩,造成适度压力;2.教师遵循好的一点是,对学生的表现做点评指导时做到先赞美后批评,这个非常重要,是学生下一次站上讲台的关键;3.话题内容选择上,多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甚至可以先从学生自选话题开始;4.给学生播放演讲示范性案例视频,有趣的质量高的(现在脱口秀很多择其优),这属于感染与环境的营造,这个时期学生的模仿力很强。

鼓励课堂发言,从小学就开始,这是令人欣慰的举措,其实我已呼吁多年,表达与说话,不该是大学时候才开始重视的素质课程,因为黄金的语言学习培育期过了。西方从小学就有专门的演讲口才的课程,值得我们借鉴。

这门课不好上,因为中国是低语境国家,有世俗传统的影响在里面,比如“沉默是金”。辛苦小学该课的教师们,任务很重,但意义深远,祝你顺利!



聆听言说


一是究其原因——课堂师生关系平等不够,学生处于一种压抑状态

“说”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则是主体。我们常常发现,越是能讲、善讲的老师,教出的学生往往就越不会讲、不爱讲。因为很多本该由学生讲的话,都被老师包办代替讲完了;因为老师习惯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也便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了。

一般来说学生都知道老师希望正确答案,若答案不妥教师的表现让学生接受不了,常此以往学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特别是学生自己不确定的答案更是如此,课堂师生关系平等不够,学生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然而表达能力的提升恰恰需要知道学生实情,在学生原生态的表达基础上提高,这就是表达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是了解学生表达存在真实困难不够,更多关注到的只是表象。

鼓励、培养、展示撬开孩子沉默的“金口”。老师要透过课堂对表象分析出学生的实际困难,从而才能选择可行的策略。比如学生普通话表达有困难吗?学生课下是本地话表达还是普通话表达?有没有土话与普通话转换间存在困难的可能?课堂上,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表达太多的要求,让学生担心顾此失彼而心生畏惧?课堂上你是否有表达的浅层模仿来铺垫学生后续的表达?

三是要用事实说话建构师生平等、氛围宽松的语文课堂。

通常很多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表现出“双面人”现象,冷静时说的和想的言思行合一,一旦不从我意时就不合一了,如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说,然而学生说错了你是怎么对待的?学生说错了你会经常站在表达者的立场向全体学生申诉敢表达的勇敢、说错了恰恰赢得了大家的帮助,让老师更好教这样的观点与态度呢?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上可以自由表达,言者无罪,还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扎实,使自己更加聪明。

四是采取由细及粗、由易及难、由点及面、由少带多的有效策略。

先考虑教师表达训练点在何处?教师要规划好,力求细不求全,简单就好。其次是课堂上要选择教师、优生、中等生三方面来反馈施教效果,从好生开始重在示范,暗示可仿带动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当中等生跟上后要及时肯定表扬,有计划地分层教学,有人做,有人看,有人写,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而且是尽生之力而做。再则,教师要把说、写二者结合好,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本身都不是泾渭关系,教师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带到哪儿去!不能苑囿于就口语教口语之中。最后教师一定要有恒心不能一暴十寒,要贵在坚持,要有教育期待,方能找到教学的心理平衡!



思念雲彩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发言能力的积极性

在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十年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小学生存在课堂发言不积极的问题,尤其是数学课上。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计算难道的增加,学生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然而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集思广益、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摆在我校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共同的任务。

一、影响小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原因剖析。

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看似一个小问题,深究起来,它的背后其实存在着很多原因:

1. 教师自身存在不利于学生积极发言的因素

我国的教育改革近30年了,然而有些老师思想上还存在师道尊严的观念,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放不下老师的架子,不能和学生平等的交往,师生之间存着一定的心理距离。有些教师虽然在思想上认同“师生平等”的观念,但是在平时具体的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没有真正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师生之间还存在非常微妙的模糊的距离感。

由于教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繁忙,以及教师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压力,教师在面对学生使,缺乏充分的耐心和细心,学生回答对问题时,老师表现出满意。而一旦学生回答错了,老师们就显得耐心不足往往早早地说声:“坐下”,虽然没有直接批评,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挫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2. 学生存在的内在原因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能积极地回答问题,还和学生本身的问题有关系。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讲话。还有的学生生性胆小,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敢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另外,有些 学生还由于缺乏对问题的全面、细致的了解,导致了信心的缺乏,造成了学生回答问题时犹豫不决,观望等待。

3. 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积极发言的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家庭还是家长制,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更多的时候被看做是不懂事的孩子,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没有参与讨论的平等地位,这也成为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一、多角度、全方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努力营建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变化受外界影响很大。对老师的评价、同学的反应十分在意。因此营建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对激发小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很重要。

首先,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就是一个心理暗示。教师温和、宽容的态度给学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从而给课堂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看法。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民主、平等。课堂民主的内涵应该包括两层以上:一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课堂上对问题的探讨不上单独的教师的问和学生被动的答,而是师生之间的商讨、切磋,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走出讲台,放下架子、认真倾听尊重学生的想法,哪怕是不全面、不成熟、甚至不正确。二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平等。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差异性,作为老师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性,为每一位学生打造平等展示的空间。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不可替代的学习任务,教师应将每个学生都看成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个体。理解、尊重学生,创造平等的民主气氛,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主动地发展,把激励、信任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受赞赏,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打破束缚、展现自我、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老师让我学位我要学,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学习活动中。

2. 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爱学生,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构建。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还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起一种情感纽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却要一切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加坚定、执着、深厚,真正做到心与心相通。

小学生虽然年龄偏小,但对教师的关注情况非常敏感。教师的一个不在意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理的波动。如:我校的张老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拍拍学生的肩膀,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学生的赞许。小小的动作和细微的表情变化,打动了学生的心,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班级中,这位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

我校的方娅老师乐于和学生交往,课下经常和学生一起跳绳、下棋,还和 学生交流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看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她当成了朋友,课堂上,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连接师生的心灵桥梁是彼此之间的爱,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会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并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创作的欲望。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教师的爱能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能够化解一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师德是震撼心灵的雷鸣闪电,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火的熔炼,是爱的奉献”。

3. 注重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表扬要真诚,批评要中肯。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教师要经常说“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请你再花点时间想想吧。”这些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代替“老师要考考你”“再给你三分钟时间想一想”“你那样学习不行”这些居高临下的语言;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新知识吧”“没关系,你大胆的讲”“你的想法很独特,比老师的还要好”代替生冷冰硬的语言“今天,我们上练习课”“这么简单还算不出来。”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平等而富有感情的话语,是孩子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低头不语、愁眉苦脸转向满脸轻松、兴高采烈,才能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或许教师鼓励、赞扬优等生很容易做到,但对于差生、胆子小的学生就不容易,过去教师对差生往往是“有错必纠”、“有错即惩”,遇到功课不好或不用功就对学生批评,指责一番,甚至挖苦、讽刺。这样只会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提。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自尊心受到打击,失去学习信心。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记忆效果就差,学生就变得为老师是从,样样照的老师的话去办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创造力被扼杀。更甚者,学生渐渐习惯老师的批评惩罚,产生逆反心理,以后老师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教师应欣赏每一个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教师身上对自己的尊严、权利和灵感、积极性的尊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肯定。其实差生、胆子小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热情支持和鼓励。

4.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哈尔滨数学教师宋鹏程


学生的发言能力,关系到一堂课好坏的成败,学生只有在回答问题才反应出他们这节课学到东西没。要想培养学生的发言能力,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在平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第一、平时课堂的气氛。要想让学生回答问题,那么我们要创造一个学生敢回答问题的环境,不管学生站起来回答的怎么样,我们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肯定他们。让学生感觉到回答题很有成就感,就算回答错误也要找语言鼓励学生下次敢起来回答问题。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全靠老师的方式方法,老师只有让学生敢回答,那么学生才不怕回答错误。

第二、问题要有针对性。只有让问题有针对性,那么学生才会思考,这样的提问才能算有益。许多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并没有认真设计问题,靠自己的经验来提问,往往并没有思考过,那么学生就算回答的很积极,那么效果也没有用。

第三、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起不同方式提问。只有保持新鲜的提问方法,才不会让学生感觉到疲倦。要让学生猜不到老师的心思,让学生感觉自己随时有可能被抽到,才是最好的方法。

第四、总结。老师课后一定要总结,不然很多方法,你现在用了,以后没有记录,慢慢你会忘记。同样的对那些失败的问题不进行总结,那么下次同样犯错。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学习才能保证自己的拥有较高的教育方法,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才不会感觉自己跟不上时代步伐。



孤独中成长ty


培养学生的发言能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多鼓励,不批评。

学生不敢发言,就是怕说错了,老师批评、同学笑话。老师不批评,就打消了学生这重顾虑,这是学生敢发言的前提。

那学生真说错了怎么办?老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其它的可能性啊。并且这个过程中,如果老师态度诚恳、表情和蔼,引导的效果会更好,对全班同学都是启发。

所以,如果老师平等相待、引导得当,培养学生的发言能力就不会太难。


未来的召唤


怎样提高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的观点是:

1.长期以来,老师让学生觉得是课堂和问题的操控者,老师的主观性太强,学生就不愿意参与,如果老师偶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当做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学生会更愿意积极参与。

2.在难度高的问题前面,设置几个有趣的电镀问题,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3.想调动积极性,当然要有奖励措施,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