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登西麦瑞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决定因素在教师,只有教师在这五个方面实现了转变,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少教多学”的局面。这五个方面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转变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教师首先要转变以讲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定教、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我们知道,人类一切活动的指南是思想,只有思想科学合理,行动才会正确、才会有效益。在这一点上,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正确了、科学了、合理了,课堂教学才会有效,乃至高效。就当下的课堂教学而言,以学定教、以学为主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教师只有主动适应这种改革,积极响应这种改革,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课改洪流中站稳脚跟,并取得教学的成功。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恰当

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教师理念的转变是根本,教学内容的恰当安排是关键措施之一。具体来讲,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时,可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从比例上讲,课堂教学三分之二的内容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2.从重难点上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必须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组织的作用。

3.从学生活动上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不能少于课堂教学总时间的三分之二;少于这个时间,就不是“少教多学”、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

三、教学时间的分配要恰当

一堂课只有45分钟,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必须体现出少教多学、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来。具体而言,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必须将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安排学生的自学,三分之一用于教师的点拨、引导、讲解。

四、教学结构的设计要合理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少教多学”,从教学结构的设计上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必须这样来安排:

1.开头的引入环节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听记;

2.教学主体内容必须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能做点拨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不能越位;

3.教学难点学生须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师生讨论、生生讨论来完成,在这一点上,教师同样不能越俎代庖;

4.课堂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由教师完成,或引导学生完成;

5.课堂拓展由教师负责提高材料,接下来的方式有两种: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反馈。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合理

这里所说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而言,课堂教学要实现“少教多学”的局面,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必须把握好这么三点:

1.教法必须以点拨引导讨论为主,讲解为辅;

2.学法必须以学生自学、合作讨论、反馈总结为主,听记为辅;

3.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明确这么一个道理: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学法是在教法的引领下学法,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呼应,不能成为两张皮。

以上回答不知满意否?立恒语文期待与您交流。


立恒语文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提,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也就是如题主所说的,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是这样的方法,是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合适呢?

  • 曾经我们学校,领导带着一小部分优秀教师,到某发达地区的一个学校去跟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回来以后就要搞改革,认为我们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大家都是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候。
  • 怎么改呢?要求一节课45分钟,最多只能讲25分钟,要留下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讨论和思考。这个想法才提出来以后,就遭到了很多老师的反对,认为这样的方法,纵使有千般好,万般好,但是不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
所以这个改革,在提了一段时间以后,最终还是“夭折”了,没有真正的实行下去。为什么老师们会如此排斥这种教学方法呢?

一、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多层次的学生,很多人不能适应这样的方法。

  • 多年上课的经验证明,想要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们来自主思考和讨论,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自觉性。

  • 在我们这个学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学习的兴趣差异也很大,有一大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非常差。

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学的话,那么留出来的时间,很有可能会被学生们白白浪费,这是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都比较差,如果这样来教学的话,一定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 <strong>其实很多老师也不愿意满堂灌,都希望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思考和讨论当中。我以前在上课的时候,都会适当的设置一些问题来让学生思考,也会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来讨论完成得出结果。

  • 可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都把思考的时间用来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发呆。而如果是讨论的话,直接就变成了他们吹牛聊天的时间,很多时候都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却没有哪一个组认认真真的讨论了,然后能得出一个结果。

后来慢慢的,我也就很少使用这样的方法了,只是偶尔在一些成绩比较好的班级,让他们讨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三、很多班级会乱成一锅粥。

  • 有时消极对待老师设置的思考和讨论,还算是稍微好一点的,更糟糕的是,有些班级在这个时间里面整个变得乱糟糟的,甚至是直接乱成一锅粥。因为五六十人,甚至是六七十人一个班,有些时候真的很难控制住整个局面。

所以如果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让老师“少教”学生“多学”,那么就完全要起到反作用了。

如果要使用老师“少教”学生“多学”这样的方法,我觉得应该注意这么几点。

一、要选择合适的对象。

在前面我讲了这么多,都在证明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自己“多学”。这种方法不能应用到所有的学生身上,老师们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把它应用到合适的对象身上。

二、要注意把握“少教”的度以及内容。

  • 我们这里说的是少教,并不是不教,专门对这个“少教”的度一定要把握得当。我怎么有可能会出现漏讲的现象,导致学生们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缺失。

  • 另外再让学生学的内容上面,老师们也应该进行指导和挑选。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学生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比较难的内容,必须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学习。

三、让学生“多学”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学,而是要给学生设置合理的内容。

  • 在这个问题上面,很多老师可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让学生“多学”,那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 老师应该给学生指定可设置一定的内容,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有一个目的性,这样学生学起来积极性才会更高,效果也才会更好。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具体的操作还是要根据老师自己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定。适合学生的方法,那才是最好的方法,否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大P老师地理课堂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不能以老师为主,不能整节课几乎都是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素质教育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教师教的少,学生自然学得多。

怎样才能做到让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呢?

1.教师要转变角色。

教师要放下“架子”,不能高高在上,像法师讲经一样,讲的又细又长,甚至还反复的讲。学生在下面“齐刷刷”的被动的听讲,然后笔记,然后背诵,然后练习、作业等等。这种强调学生要无条件的服从、听从教师的师生关系,学生完全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融洽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做朋友。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角,只是引导者,“幕后英雄”,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角”,让学生尽情的表演。

2.教学要转变观念。

就是要放弃“我不讲到位,学生怎么能会”的错误思想,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只要引导得法,学法得当,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会知识、增长能力的。杜郎口中学的336模式,砸掉了讲台,教室四周挂满了黑板。一节课最多只允许教师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完全让学生来学习和展示。这种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成功,也引来了全国各地学校和教师们的学习和模仿。

3.课堂教学要改革。

新课程改革主张高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用浓浓的爱心、厚厚的学识、热情的笑脸、温柔的教态营造宽松的、祥和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自由的、快乐的、踊跃的学习。学生的潜能、求知欲、创新思维被极大的唤醒,学生主动多学会学,教师少教或不教,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回首悠心


我觉得老师就应该像导演,把剧本给学生说清晰,让同学当演员,在舞台上大显身手。

上课时教师给同学说戏,课后同学自己学着演戏。批作业就是审核样片。

考试就是上映。同学成绩普遍好,赢得家长好评,就是票房卖得好。

考砸了,家长不高兴,就是票房冷清。


网兜英语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一直是一对矛盾。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老师们追求的理想教学境界,但在实际操作上是有条件的,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要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中有许多知识点学生是能够独立掌握的,教师要向学生布置课前预习提纲,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基本知识,质疑弄不清楚的问题,有如此充分的课前准备,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做到“少讲”提供了基础,也体现了学生“多学”。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要精心备课,明确重点难点,在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上,设置疑点,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在学生难懂易错的问题上,重点讲解。同时,要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难点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加强小组合作,共享讨论的成果。另外,适当插入少量典型试题,加强知识的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教有原则,但教无定法。教学过程始终要围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教师“多教”与“少教”是相对的,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而定,不能因为强调“少教”让学生处无序的课堂学习中,“多学”才是目的。





灿如夏花92227887


教师应该把课堂更多的交给学生,在课堂上起引导的作用,而不是绝对的权威。这样才能更多的发挥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展示出孩子的能力,达到教育的效果。那么如何让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课堂以孩子为主体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


第一,教师在备课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情况。将更多的任务安排给孩子来完成。比如:在英语教学当中,可以让孩子自行分组来做一组英语演讲;在语文课,可以多让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作文思路,以及阅读后的思考角度,并充分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数学课上,可以多让孩子来讲题,多启发孩子更多的解题思路;在科学课上,可以让孩子们分组操作,自行设计任务和完成计划等等。让孩子们在学习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第二,教师在课堂过程当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多和孩子互动,并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有的老师课堂上是“满堂灌”,生怕漏掉了一个知识点没有讲解到,不管孩子们掌握了没有,只顾着自己发挥。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效果是最差的。据持续跟踪课堂效果的调研,单纯的老师说教的课堂,孩子们最多只能掌握20%;而多与孩子们互动,孩子可以掌握到80%以上。所以想办法调动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教师一定要多正面鼓励孩子,少批评指责。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尤其喜欢被老师表扬。所以当教学中能够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就能极大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使他继续加油学习。即使孩子在课堂上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跑题了,也不要直接否定,而是要肯定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再引导孩子更好的思考。这样长久下来,你的课堂就会更活跃,孩子们参与度更高,教师轻松,孩子们也开心,双赢的结果。


慢行漫语


这是一个角色定位问题,定位准了,才能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如果把教学看作打仗,那么学生才是主帅,老师只是军师。主帅如果没有打这一仗的意愿,任你军师如何苦口婆心、巧舌如簧地劝导是没用的。而且,军师也不可能替主帅进行决策。因此,军师的职责是要把主帅想打仗特别是想打胜仗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然后从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地参谋军机就行了。

这样的角色定位不能颠倒,否则,教师教的累,学生学得烦,越努力越与初衷相去甚远。


拆除脑壳中的违章建筑


这只是一种教学观念,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和老师身份发生了变化。

“少教”不是知识真正的少教

一堂课不是完全由老师讲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而是采用一系列的手段方法去让学生参与其中,不管老师是创设情境,还是启发,探究,讨论交流等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正确的结论,知识并没有减少。

“多学”是学生多参与课堂

学生对于老师的问题要积极思考,对于老师留的查资料要认真完成,对于课下的实验要认真去执行,多参与到课堂中去,多带着问题去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停留在老师讲什么听什么,老师写什么学生记什么这种被动接受的听课模式。

这种模式需要师生配合,需要默契,需要训练的结果,效率是高的,对老师的要求也高,是真正的互相促进作用,对于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充分贯彻。

你的看法呢,欢迎留下精彩评论,欢迎点赞关注!


轻拂高中物理


课堂上要做到老师少教让学生多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精心设计,讲重点,抓关键,难点分散。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题,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听的传统式教学方式。要用寓教于乐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做到老师少讲,学生还能多学。





王淑侠


作为一名资深教师,我觉得我可以谈谈我的想法。

这里的教师“少教”,并不是说该讲授的课堂内容少讲,而是避免教师的满堂灌,在必要的知识讲授完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理解消化;学生的“多学”,是学生在教师课堂授课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各种方式学习,对知识的更深入的掌握。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一般的知识,可以以教师精讲+学生讨论/练习+总结/点拨 这样的课堂模式展开,必须控制讲课时间,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以练代讲,讲练结合,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