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厂区记忆


有一个地方

那是挥洒了汗水

奉献了青春的地方


那个地方

你见证了它的发展变化


时隔多年

不管它如何改变

依然最能触动心弦

回忆满满



图文 岳队长 向导 罗江珙

老图片由罗江珙提供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现在的双三水泥厂

位于巡场镇白岩村

但,老巡场人的记忆里

双三水泥厂还在车站上面,在七角山下。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实话说,双三水泥厂辉煌时我年纪尚小

对它的了解,仅仅来自于长辈的口中

以及每次乘车路过厂区门口时

看到的那些高大建筑


此次,受友人罗江珙之邀

才算是真正走进宜宾这座曾经的工业大厂

去追寻这座老厂50余载中

留下的点滴回忆。


这个地方叫“双三水泥厂”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南门桥


珙县巡场镇,以矿产资源而闻名,是滇、川、黔交汇的咽喉要道,素有“川南重镇”之称,是能源建材的重要产地,也是宜宾的老工业基地。


双三水泥厂之名,取当地芙蓉山、七角山“双山”之意,建厂于此。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从巡场车站上行三公里左右,厂门就在公路边,最初这里叫“宜宾地区水泥厂”。占地410亩,于1967年修建,1971年正式投产,是川南第一家机械化立窑厂,为国家三线建设配套修建。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为五粮液、化纤厂、南门桥、机场、滨江路、二五五厂等地的建设提供产品,为宜宾的发展做出贡献。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曾经的厂大门


厂外的公路也是厂区的分划线,一边是生活区,一边是生产区。


过去的生活区大门处,有一只“腾飞马”,看上去很是大气磅礴,马儿下的音乐喷泉,也算是当年的网红景点,不少人去拍照。


旁边的凉亭、绿化等也一应俱全,现在的厂门虽说变化不大,和以前的模样对比,就又显得萧条了。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凉亭还在,只是略显斑驳。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长廊下,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现在,只剩藤蔓疯长。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宽敞的广场坝子,厂里人一般都叫“球场坝”。坝子后面这片梧桐很是茂盛。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厂里兴旺时,每年都有各种比赛、展览在球场坝举行,很是闹热。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现在只剩下坑洼不平的路面,和还坚持守在这里的老双三人。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电影院,一楼看电影、二楼棋牌室、三楼图书馆、四楼还可以搞娱乐活动,现在只剩下紧闭的大门,蒙尘的残窗。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曾听长辈提过的《地道战》、《地雷战》、纪念毛主席延安讲话、八大样板戏……这些都是属于那段岁月的回忆。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不要看水泥厂鼎盛时期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在建设初期却是异常艰辛。


听好友说:刚建厂时,住工棚、抓生产,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不断艰苦卓绝的创业,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渐渐地,才有了后来这番模样。


有一种人,叫:“水泥厂的”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电影院旁是过去的食堂,听说过去,食堂有种馒头叫“保健馒头”,5分钱一个,味道很好。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食堂旁的小巷,可以通往家属区。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小巷里的石梯,是以前食堂打饭的地方,因为这里离宿舍较近,许多人都习惯不走大门,而走这个偏梯打饭。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另一边是电影院的“售票窗口”,曾经前挤后拥的热闹场面再也看不到了,现在只剩铁栅栏上的斑斑锈迹。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穿过小巷,就是厂区特有的家属院,用砖砌的‘花墙’,客厅带着小阳台。

现在住在这里的多是老弱妇孺。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听说:“6.17地震”时,住在这里的人们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就连在外地“水泥厂的”也在捐款捐物,帮助自己的家园度过了难关。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锅炉房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曾经的洗澡堂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上坡的石梯长满了青苔,过去骑自行车的人多,为了方便大家推“二八大杠”,梯步上大多都会修建这样的自行车轨道。


不过,更多的时候,它是家属区孩子们的滑滑梯。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一些早期的石砌楼房,住的人不多,四周附满了爬山虎,只有门前种着的蔬菜显示着这里还有人进出。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砖砌的阳台看着摇摇欲坠,却偏又牢不可摧,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和前几个月的强地震,它还是坚定的站在这儿。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朋友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他的回忆,从幼时到现在……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爬完石梯,还有一幢六七十年代的家属楼,这里还住着不少人,墙体和管道都经过了修缮。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站在楼前,可以看到水泥厂的全景,近处的生活区,对面山下的生产区。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生产区老照片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面对已经拆除的生产区,朋友说:“对面就是七角山,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去捡柴、捡菌子、弹麻雀、钻山洞、有时还挖包谷、红苕去食堂烧来吃。”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我小时候就住这里,那个时候是通走廊,公用水管,家家户户在过道上做饭,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听到江五、李五、魏五、刘四……闹热得很,九十年代后期才又修了厨房、卫生间。”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一路上,朋友不断回忆……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这里,最多时曾住了两三千人,子弟校、医务室、电影院、露天球场、菜市场……这些大多都已拆除。


虽说,老双三水泥厂早已没有了以前的繁荣,留下来的“水泥厂人”,更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养一盆花、种一块菜地……细细打理,让这里有些生活气息。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还存在着的销售部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听闻,最初的双三人,有退伍军人、知青、也有从豆坝电厂调入的技工,据说,有不少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图一便是朋友的父亲,毕业于武汉地质大学,照片上的他正在专注着科技实验。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这些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这里,开创了双三水泥厂的辉煌,在这片土地上奉献一生,而后又奉献子孙,一代又一代……


珙县巡场双三水泥厂:浮沉50余载的废旧厂区,几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朋友语:


忘不了建厂初始住工棚、抓生产,机器轰鸣的劳动气氛。


忘不了从龙头金花,企业兴旺到废墟,忘不了团结一心战胜自然灾害的双三人。


忘不了为内宜泸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产品,荣获国家、行业十几项荣誉称号的那些年,这些都凝聚着双三人的荣光,印记着双三人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


时光带走了老双三水泥厂的繁华

却带不走双三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始终相信

爱便怀念

永不落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