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阻擊疫情(下)丨四川生態環境系統全力出動共克時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高度重視,在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的統一部署下積極行動,主動配合相關部門,重點圍繞涉疫醫療廢物處置、社會零散防護廢棄物處置和涉疫醫院及醫療廢物處置企業周邊環境應急監測等方面採取務實措施,協同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效。

自貢市

自貢市生態環境局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相關科室為成員的專項監管工作小組,各區縣局也分別建立相應組織機構,有力推動工作的開展。

同時,制定了《自貢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管理預案》《自貢市生態環境局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對工作的通知》《自貢市生態環境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函》,壓實了責任,進一步明確了疫情醫療廢物、其他醫療垃圾、隔離點廢物、社會零散防護廢棄物等在暫存、收集、運輸和處置的技術和管理要求。

另外,自貢市生態環境系統幹部職工全面動員,對各醫院、隔離點、城鄉垃圾處理中心、社會零散防護廢棄物收集點的醫療廢物收集、暫存、處置和廢水處理情況開展了現場檢查800餘人次。同時,召開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協調會,協調醫療廢物處置工作。

廣元市

廣元市生態環境局將前期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由黨組書記、局長任指揮長,黨組成員,相關科室、直屬事業單位和各縣區生態環境局負責人為成員的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醫廢監管督導、環境監測、輿情防控和後勤保障5個工作組,分別由分管黨組成員任工作組組長。

廣元市、縣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和相關科室、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取消休假,紮實做好疫情防控處置準備工作。制定全市工作方案,明確各縣區和相關科室、直屬事業單位工作職責。各工作組按照職責每日開展工作,指揮部每日進行工作情況彙報,安排第二日工作。同時,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職工、家屬接觸武漢、湖北人員情況進行摸排。

強化醫廢處置監管督導。對全市定點救治醫療單位汙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和醫廢處置情況全面排查。廣元市醫療機構醫廢實行集中處置,有1家醫廢處置單位(10噸/日),近3日感染性和損傷性醫療廢物收集、處置量均在4噸以下,醫廢處置能力能夠滿足要求。同時,加強與城管執法部門對接,計劃在所有小區設置社會零散防護廢棄物專用收集桶,並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集中處置。

加強環境監測。制定疫情防控期間應急監測方案,加強對飲用水源地水質、空氣質量監測,每日對汙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和定點醫療機構廢水排放在線監測開展審核,數據異常時,由廣元市生態環境局開展複核監測。

此外,對群眾關心的醫廢、環境質量等信息,密切關注,及時公開相關情況,消除社會恐慌。同時加強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幹部職工教育,不信謠、不傳謠,維護社會穩定。

內江市

內江市生態環境局認真履行職責,與市衛生健康委、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等建立了信息共享與會商工作機制,建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實行分管領導縣區“包片”責任制,下設的各工作小組對醫療機構等的檢查、監測工作已全面鋪開。

印發了《重大傳染病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特殊要求》,成立了醫療廢物處置駐點督導小組,每日落實專人在醫廢處置機構駐點,目前已督促處置機構建立了疫情防控專門臺賬,明確專人(穿防護服、口罩和護目鏡)、專車(帶冷凍設備)負責特殊醫療廢物的運輸,並在第一時間將特殊醫療廢物全部處置完畢。同時,嚴格實行醫療廢物數量“一日一報”等制度。

針對社會零散防護廢棄物處置,在城區方面,由內江市城管執法局負責在居民小區、公共場所、商業集中區設置特殊有害垃圾專用容器,統一收集消毒後,送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在鄉鎮方面,由內江市衛生健康委利用醫療機構網絡優勢,結合地方實際增設相關專用垃圾收集容器,與醫療機構醫療廢物一併交醫療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此外,按照《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環境監測方案》要求,內江各縣(市)監測站負責本轄區醫療機構及環境質量的監測;內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城區4區的醫療機構及全市環境質量的監測。目前,內江市4個監測站已按方案有序開展相應監測工作。

樂山市

自肺炎疫情一級響應啟動以來,樂山市生態環境局多次組織召開局黨組會、全系統專題電視電話會,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切實落實醫廢處理機構“三專要求”,2次深入疫情收治醫院檢查督導,切實加強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的監督管理。

樂山市現有1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為樂山市淨源垃圾處理有限公司。中心城區設置特殊有害垃圾專用垃圾桶1500餘個,各區縣均已完成專用垃圾桶設置。積極引導提醒市民將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放置到專用桶,由專門人員進行單獨收集運輸,統一交醫療廢物處理機構進行無害化處置。目前垃圾桶設置基本能滿足市民需求。

制定《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環境監測方案(試行)》,明確監測內容、保障措施,細化工作職責。1月27日起,派出應急環境監測組到疫情收治醫院對醫療廢水處理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和技術指導。目前樂山市採取高溫蒸汽方式處置疫情醫療廢物,產生的廢水經城市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外排。對汙水處理廠排放口下游地表水和飲用水水源地進行加密監測,確保水質安全。

廣安市

廣安市生態環境系統落實專人24小時值班和專人到涉疫單位蹲點值班,醫廢產生和處置單位落實專人24小時值班,做到“每日報告”,確保責任到位。常態督查檢查,對疫情有關醫療機構、重點醫療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開展檢查90餘次。截止目前,共處理疫情醫療廢物510.46千克。

針對社會零散防護廢棄物處置,在“兩微一端”上推出宣傳小知識,引導社會大眾科學處置;同時,對接住建、城管等部門,城區新增300個社會源廢舊口罩收集點,強化對社會源一次性口罩及其他防護廢棄物的專門收集、轉運和處置。

制定並啟動應急監測預案,從24日起,加強涉疫情醫院和醫廢處置企業周邊的環境應急監測,並於每天上午12點、晚上20點報送監測情況。同時,加強向省廳應急專家組、省環境監測總站的彙報對接,全力做好應急監測各項準備。

巴中市

巴中市生態環境局在省廳視頻會議後,第一時間召開了黨組(擴大)會,傳達學習了會議精神,研究成立了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局班子成員、分管副調研員任副組長,各科室、直屬單位和各區縣局長為成員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與疫情相關的環境應急應對處置工作。下設辦公室於巴中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併成立了應急處置組、疫情醫療廢物處置督導組、應急監測組、宣教輿情組、後勤保障組等5個工作組,分別由班子成員擔任各組組長,明確了工作職責,落實了工作責任,各區縣局也相應成立了領導機構和工作小組。及時印發了《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對工作的通知》和《巴中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環境應急預案》,就疫情應對處置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在應急準備方面,一是做好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各項準備工作,巴中市現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一家,採用高溫蒸煮工藝,核准處理量為3噸/天,已現場督導該單位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儘快將巴中市各定點醫院前期產生的醫療廢物全部收集處置,同時加強設施設備的維修維護,一旦有疫情醫療廢物產生,加大轉運頻次,優先處置涉疫情醫療廢物,做到日產日清。二是加強應急監測,巴中市生態環境局迅速研究制定市級監測方案,重點加強對醫院的醫療廢水、汙水處理廠排放和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的相關監測,同時對水質、大氣自動監測站進行了檢查維護,實時關注環境質量監測狀況。三是加強生態環境應急車輛、設備及防護物質的各項準備,及時向巴中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申請環保應急車輛,並採購了一批應急防護物資。

在強化溝通協作方面,一是主動對接城管、住建、衛健部門做好社會零散防護廢棄物的處置監管,在城區各小區、街道、企事業單位設置了有害垃圾桶,宣傳引導群眾定點投放,對廢棄口罩統一收集消毒,全部進入生活垃圾發電廠焚燒處置。二是建立應急聯動機制,與城管、住建、衛健等部門建立信息、資源共享聯動機制。

在強化現場檢查指導方面,及時成立了督導組,由分管領導帶隊,於1月26、27日分別深入各醫療機構、醫廢處置單位,現場督促檢查,指導科學收集、貯存和有效處置,確保環境安全。同時,每天由相關領導親自帶班值守,做到第一時間獲取信息,第一時間快速反應。

甘孜州

1月24日,甘孜州全面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級應急響應,全州各級各部門正按照州委、州政府部署的“八個方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全州應急響應啟動後,甘孜州生態環境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緊急行動,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應對防控工作中。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第一時間組建由局長任組長的應對疫情領導小組,制定印發《肺炎疫情應對工作的通知》《應對肺炎疫情應急預案》,指導協調與疫情相關環境應急工作,形成全系統聯防聯控、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目前領導小組已先後召開3次工作部署會。

二是加強醫療機構環境監管。加強與衛健委等部門的聯動,高密度、多頻次對轄區內23個發熱門診、23個定點醫院、2個後備醫院的醫療廢物管理及處置情況進行檢查、督導,派出專業人員進駐醫廢處置單位蹲守,督促依法依規處置廢水、醫療廢物,嚴防二次汙染。

三是加強對零散有害垃圾的處置監管。會同住建部門加大對疫情期間廢棄口罩等特殊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置工作的宣傳,充分調動社區、農村力量,嚴禁與其他垃圾混同處理。目前各級城管部門正積極購買、投放專用回收垃圾桶,康定市城區達到80個。

四是加強對醫院及處置企業周邊環境監測。加強對18個縣(市)大氣自動監測站的運行維護工作,保障正常運行,一旦發現數據異常能及時開展監督監測或核實。同時,督促救治醫院及醫廢處置單位加強對醫療廢水的規範處置,適時開展動態監測,確保達標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