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历史上的朱棣真的想过立汉王为储君吗?

永乐大帝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还有一个四子名朱高爔,早年夭折。朱棣在还是燕王的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就曾夸奖过孙子朱高炽有“君人之识”,钦定为燕王世子,后来靖难之役之中,朱高煦多次救出朱棣,那朱棣真的动过立他为太子的念头吗?

历史上的朱棣真的想过立汉王为储君吗?


靖难之前

明太祖朱元璋很是注重孙子们的教育,把皇太子、几个孙子子都留在南京,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学习训练。其中就有几个孙子比较顽劣,燕王的儿子朱高煦就是其中一个。太祖对他非常的厌恶,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为了高阳郡王。

历史上的朱棣真的想过立汉王为储君吗?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临终时候留下了遗言,不允许藩王进京奔丧。有人说这是建文皇帝的矫诏,其实不然,朱元璋向来谨慎,他把儿子们分封在外,担心北元得知他驾崩的消息而扣关劫掠,所以不让诸王进京奔丧,其意在于稳固边防。

一年之后,朱元璋一周年忌日,朱允炆恩准藩王的儿子们入京吊祭,朱棣的三个儿子一起前往南京,没多久就回来了。这时的朱允炆已经动了削藩燕王的念头,因担心扣留其三子引朱棣猜疑,所以把他们送会,朱允炆很快就对这个行为后悔了。

历史上的朱棣真的想过立汉王为储君吗?

朱高煦是三子能逃出南京城的大功臣,朱高炽是个瘸腿胖子,老三朱高燧这一年只有十六岁,因此带领兄弟三人逃出危机四伏的南京城,朱高煦首当其中。若不是朱高煦盗马、杀了朱允炆派出的驿丞,率领兄弟三人大逃亡到北京平安回到朱棣身边,朱允炆要是把三子当作质子,对朱棣会有更大的牵制。

靖难之役之后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世子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煦随军出征,曾经两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一次是白沟河之战,一次是东昌之战。

建文四年,朱棣进军高邮,此时前有长江天险,江北的渡船也已经被烧光了被焚,后无退路前有长江,燕军已经连续作战四个月,全军上下疲惫不堪,朱棣萌生退意,“欲且议和北还,会高煦引北骑至”朱高煦的神兵天降一举击溃盛庸军,朱棣才得以南渡。也就是此战之后,朱棣对朱高煦说出了那句“汝当勉之!世子多疾。”

历史上的朱棣真的想过立汉王为储君吗?

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在南京称帝,朝中的大臣纷纷上书请立太子。朱元璋对朱高炽的评价非常高,按照长幼继承制,立长子朱高炽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朱棣一直没有立太子。

历史上的朱棣真的想过立汉王为储君吗?


直到永乐二年,朱棣才正式册封朱高炽为太子,改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地在云南,那这两年的时间,朱棣为何迟迟没有册立太子呢。在永乐元年的时候,朱棣就命朱高煦领兵守备开平,希望朱高煦在对抗北元残存势力的战斗中取得一场大胜仗,朱棣就可以借这个机会把朱高煦为太子。可惜北边的蒙古各部族忙于内斗,别说胜仗,朱高煦连一只正规军队都没有碰到。

彻底失去了机会

历史上的朱棣真的想过立汉王为储君吗?

永乐十一年,马哈木领兵到饮马河劫掠了大明的边疆,朱棣就决定亲征,这便是第二次亲征漠北。这一次,朱棣没有让朱高煦扈从,而是带了好圣孙朱瞻基去塞外见世面,多次跟随出征的汉王对此觉得很不高兴,一意孤行地返回了南京,回到南京的时候,朱棣并没有安排其具体工作,只是在南京闲着。就是这一件事,打乱了朱棣的所有部署,这时候朱高炽才真正的坐稳了太子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