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2小時到10秒 科技企業的戰“疫”速度

“核酸檢測90分鐘出結果、人工智能CT輔助診療系統10秒內即可識別炎性感染區域……”疫情延續至今,北京市科技企業各顯身手,持續增援防疫期間應急設備。3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來到位於昌平區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並相繼約訪北京卓誠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誠惠生”)、數坤(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坤科技”)的相關負責人,聽他們介紹疫情發生至今企業端的研發進展。

檢測:90分鐘出結果

“1月12日,國家公佈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後,我們公司的研發人員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就開發完成了實驗室級別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卓誠惠生董事長張志強介紹稱,現在90分鐘內即可出檢測結果。

據介紹,該公司研發生產的試劑盒全稱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目前,我們的試劑盒可實現一次檢測覆蓋3個靶點基因,優選E基因作為輔助靶點,避免樣本發生漏檢,提高產品檢測準確性;在靈敏度方面,最低檢測限達到200拷貝/毫升,可提高病毒載量較低的臨床樣本的病毒檢出率。”張志強說。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間,市科委派專員與公司端對接,幫其組織協調國家藥監局、北京市藥監局和衛健委等相關部門,搭建“5+3”應急科技攻關綠色通道機制,並對接臨床醫院資源。

當前公司生產的試劑盒產品,在全國各地醫療衛生機構累計使用近40萬人份。同時,公司向湖北省孝感中心醫院、宜昌市人民醫院、十堰市人民醫院等數十家醫院、200餘家疾控中心和醫療衛生機構捐贈了價值達680萬元的檢測試劑和儀器設備。

“鑑於目前疫情在海外多國出現擴散風險,公司有意向15個發展中國家捐贈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據卓誠惠生合夥人張小軍介紹,日前,公司已組織向朝鮮捐贈2000人份試劑盒。近期,已有韓國、伊朗、意大利、美國等多個國家的企業前來諮詢,目前還在對接過程中。

診斷:從2小時到10秒

當前,除核酸檢測外,另一種臨床診斷的有效辦法即CT影像檢測。“平時,醫院每天集中接診300-500名病人,但疫情暴發以來,需求激增。例如,武漢市中心醫院每天接診病人數量一度達到1000人次。患者每做一次CT成像,後端都會形成三五百張分片,由於後續還涉及分診、量化,病情轉歸等環節,對於醫護工作者而言,工作量非常巨大。”數坤科技首席執行官馬春娥說。

因此,數坤科技針對這些臨床痛點,研發出了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據介紹,該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新冠肺炎患者CT影像的快速準確識別、評估。

“按照普通方式,每通過CT成像完成一次診斷,都意味著醫生要看300-500張分片,最少耗時2-3分鐘;但利用人工智能診療系統,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僅需要2-3秒。在此期間,系統可通過不同顏色,在10秒內即可勾畫出患者肺部炎性感染區域,但對於醫生而言,需要至少2-3小時才能大體勾畫出炎性區域。”馬春娥說。

據瞭解,目前公司研發出的這套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除入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中醫院等核心疫區醫院外,還通過捐贈形式在雷神山醫院部署完成。與此同時,該系統已於北京地壇醫院、北京小湯山醫院、北京友誼醫院、金華市中心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全國幾十家區域一線醫院部署上線。

已立項支持6個應急攻關項目

疫情期間,卓誠惠生和數坤科技也是全市科技類創新企業的縮影。據介紹,在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新技術研發方面,除數坤科技外,全市還支持了推想科技、安德醫智等企業,推出了一批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和新產品,並已在北京、武漢等多地上線使用。

“疫情發生以來,市科委會同市衛健委、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幫助銜接 ‘政、醫、研、產’密集出臺‘加強新冠肺炎科技攻關的10條舉措’等幫扶措施;同時,建立了‘5+3’應急科技攻關綠色通道機制,在快速診斷試劑、藥物篩選等方面已立項支持6個應急攻關項目。”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鄭煥敏表示。

在組織信息領域科技企業應急攻關方面,目前已協調將中電科技集團第十一所、格靈深瞳、曠視科技等企業開發的智能紅外檢測系統,大批量部署在“三站一場”、寫字樓、商超、產業園等處安裝使用。

除協調企業產能轉化外,據鄭煥敏介紹,北京市幫扶中小微企業的“16條措施”也在同步鋪陳。目前已覆蓋了全市近50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等孵化服務機構。比如,鼓勵孵化服務機構為入駐的中小微企業減免疫情期間產生的房租費用。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93家孵化機構出臺減免房租的政策,其中民營孵化器53家,預計減免場地面積79.88萬平方米,涉及減免房租的企業5863家,其中科技型中小微企業4883家。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