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這幾種常見的行為,是寶寶在能表達自己不舒服,家長需仔細觀察

小寶寶不會說話,在身體有不適的時候總是用哭聲表達,

這讓很多新手家長手足無措,不知道他們哭的原因。

寶寶從出生開始,媽媽就關注著寶寶的一舉一動,這幾個問題對於寶寶來說很嚴重,卻經常被媽媽忽略。

這幾種常見的行為,是寶寶在能表達自己不舒服,家長需仔細觀察

剛出生的寶寶總是哭

阿麗的寶寶剛滿一個月,母乳足夠寶寶吃,但是寶寶似乎很依賴媽媽的乳頭,每次吃奶都要吃好久,最後含著乳頭睡著了。

但是有幾次發現,寶寶被放到床上後,總是一蹬腿就醒了,而且是特別用力的。媽媽一直以為是寶寶不喜歡蓋被子,所以要把被子蹬掉。

每次蹬腿之後寶寶就會醒來,並且開始哭鬧,媽媽只好過來抱起寶寶,抱起來的寶寶就會停止哭泣。但是一抱就放不下來了,放下來寶寶就會醒過來,老人說孩子可能是嚇到了。

這幾種常見的行為,是寶寶在能表達自己不舒服,家長需仔細觀察

最近寶寶晚上也哭鬧的厲害,實在不清楚原因,便抱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醫生檢查孩子腹部有脹氣情況,於是問阿麗是不是每次餵奶都不給孩子拍嗝。

阿麗有點傻眼,好像從來都沒有給孩子拍過嗝,每次孩子吃完奶就睡了,根本就沒想著拍嗝這回事兒。

但是醫生卻說孩子哭鬧和吃完奶沒拍嗝有關係,導致孩子腸胃脹氣,孩子是不是有突然蹬腿的情況,阿麗這才恍然大悟,一直以來自己都以為孩子是不愛蓋被子才蹬腿的,原來是孩子脹氣了不舒服導致的。

回到家按照醫生的吩咐,減少孩子含乳頭的時間,吃完奶就給孩子拍嗝,果然孩子拍嗝之後睡覺踏實多了,也不再哭鬧了。

這幾種常見的行為,是寶寶在能表達自己不舒服,家長需仔細觀察

孩子的三種常見狀態,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以下三種狀態是我們常見嬰兒的狀態,但是很多父母都忽略了這部分,但其實很重要。

1、 嘴巴起白皮

孩子嘴巴如果起白皮家長一定要注意,一般嬰兒期間,寶寶嘴唇上起白皮是由於吃奶含乳頭時間太長摩擦導致,如果長期不重視很有可能導致感染,從而引起其他疾病。

所以給孩子餵奶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避免摩擦導致孩子嘴巴起皮。

這幾種常見的行為,是寶寶在能表達自己不舒服,家長需仔細觀察

2、 睡覺憋氣

好多時候只要孩子睡著了,作為家長便覺得可以輕鬆的去做其他事情了,其實在孩子睡著的時候才需要家長格外注意,因為好多的意外都是在孩子睡著後發生的,所以孩子在嬰兒期即使是睡著了也要關注孩子的呼吸。

如果孩子有憋氣的情況,反覆發現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避免造成窒息的危險。

3、 總是蹬腿

好多孩子睡覺蹬腿,家長其實並不在意這個細節,總認為這是寶寶的正常行為,但是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使勁蹬腿,做家長的就要引起重視了,因為這種行為是寶寶的一種病態反應。

寶寶在吃奶後沒有及時拍嗝會導致腸胃脹氣,從而引起寶寶不適。

平躺睡覺的時候脹氣會嚴重,有些寶寶會吐奶,從而把腸胃的空氣排出,但是有些寶寶則不會那麼寶寶在平躺睡覺的時候便會感覺不舒服,會用力的蹬腿,並且伴隨哭鬧,但有時候媽媽抱起來後孩子會感覺舒服一些所以就會減少哭鬧情況發生。

這幾種常見的行為,是寶寶在能表達自己不舒服,家長需仔細觀察

相信很多的寶媽看到以上內容的時候都會仔細回想一下,參照自己的寶寶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照顧寶寶是一件很嚴肅且重要的事情,很多的危險有時候就發生在自己疏忽的一剎那,但其實細心的媽媽們會發現,寶寶不舒服的時候是會有所表現的,會提醒媽媽,媽媽要讀懂寶寶的想法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