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文 | 韦爵爷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熟悉文物界的都知道,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只国宝“大盂鼎”,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它还有一个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小盂鼎”,并且这个“小盂鼎”还是“大盂鼎”的哥哥。也许很多人都不相信,怎么大的是弟弟,小的反而是哥哥呢?真的不是小编在这里胡说八道,确有其事。想知道为何它们的身份名字会如此颠倒,还有小盂鼎为何会失踪多年吗?下面听小编给您一一解密吧。

道光三十年,陕西有个大财主,本来他也算满腹经纶,颇有学识,还当过当地的教谕、教授等官职,但是官位都非常小,没有什么大的前途。于是他干脆一心培养儿子当大官,自己则下海经商去了,没想到他还真是做生意的料,多年后竟成了当地最有钱的人。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当这位大财主有了一定的财富后,觉得这些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很容易被后代散去,于是决定留下一件可以流传后世的宝贝。正巧,当时隔壁县的村子里有个大财主想要出售大盂鼎,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用三千两银子买下了这间宝贝,这件青铜器是西周的文物,在当时也算是值钱的珍宝。

这件青铜器高约一米,直径约八十厘米,重约一百五十千克,最珍贵的就是它里面的铭文,约有三百个字。铭文记载的周康王训诫一名叫“盂”的大臣,不要整日沉迷酒色,牢记历代因酒色而亡国的教训,要努力辅佐王上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等内容,于是这件青铜器就被命名为大盂鼎。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过了不久,在大盂鼎被发现的附近又出土了一只更大的鼎,这位财主一听消息立马重金买了回来,把这两只鼎凑成一对,那价值就更高了。其实这第二只鼎也是周康王赐给大臣“盂”的,那该怎么叫它呢?已经有大了,总不能叫做大大盂鼎或者老盂鼎吧,那也太难听了。而且还有一点就是第二尊鼎虽然体积要更大一些,但是鼎内的铭文的字体确比大盂鼎的小,按照这个逻辑,于是将它取名叫“小盂鼎”。就这样三百斤的小鼎成了哥哥,五百斤的大鼎反倒成了弟弟。

也许是这两尊鼎的名气太大,引来了小人的觊觎,当时的县令就以欣赏鼎的名义将大盂鼎借走了,并且再也没有归还,甚至将鼎卖到了外地。巧的是,这位财主的孙子正好在那个地方当官,他一次去探望时正好在古玩店看见了自己家的大盂,无奈之下,他又用了三千两银子,将鼎买了回去。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本来这两只鼎代代相传,可架不住子孙的不成才,为了买官竟然将小盂鼎送给了当时的陕西巡抚。这名巡抚叫升允,清朝灭亡后他也过得十分落魄,甚至颠沛流离,但他藏着的小盂鼎始终没有人知道,直到他去世后,小盂鼎也就不知所踪了。

而大盂鼎则被这位大财主后代的一个染上烟瘾的子孙卖掉了,直到解放后被爱国人士捐献到了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