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回想這次的黃山之旅,絕對是有史以來最狼狽的一次。上山下小雨,到玉屏樓下中雨,下山下大雨;雷電預警,天都峰禁止上山;下山索道排隊,慢慢挪了近一個小時;從頭溼到腳,鞋子裡面都是水;當然,還有全程不散的濃霧,50米開外幾乎什麼都看不清。鬼知道我們這一天經歷了什麼。然而,當一張張雲遮霧繞、猶如仙境的照片出現在電腦上,貌似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用相機定格,讓美麗成為永恆。這還是第一次被人這樣定義自己。不過用它來概括這次的黃山之旅,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第一次來黃山,應該還是初中升高中的那個暑假,跟當時即將成為我姐夫的哥哥一起來的。對於那時的我,可能最大的樂趣就是把曾經在書本中看到的那些名稱、插圖與現實中的黃山聯繫起來吧?猴子看海、迎客松、仙桃石、仙人指路……以及夜裡3點起床爬山,最後欣賞到的震撼的黃山日出。

是的,當時別說單反,就連攝影為何物都還不知道,所有的美景都只能留在記憶中,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被磨滅。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次黃山之行,可謂準備充足,兩臺相機、三腳架、手持雲臺、減光鏡、無人機、防雨罩……幾乎把能用到的裝備都帶著了,也不管爬山的時候會多耗費多少體力,為了就是儘量拍下能夠拍到的黃山美景。也正是因為準備充足,在大家都收起相機,冒雨往上爬的時候,可以走在隊伍最後面,拍攝了一組比較滿意的挑山工的照片。

剛爬到玉屏樓,雨越下越大,霧氣也漸濃,無奈只能先吃飯等雨停了。真心沒想到這次黃山會遇到這樣的天氣,對於攝影來說,真的可以收拾回家了。但是,既來之,則安之。吃飯的時候同行的小夥伴還開玩笑,你不是會作法麼,快點吃飽了作一下。還記得,今年3月在黃山腳下的西遞開壇作法,人品爆發,兩天時間遇上的絢麗的日出日落火燒雲。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吃完飯,修整好,我們的隊伍重新出發,此時雨已經停了,甚至還透出點陽光。沿著迎客松旁的階梯一直往下,朝著老道口的方向前行。一路上雖然走走拍拍,但心裡知道,沒有幾張是能夠拿的出手的。溼潤的空氣和腳下溼滑的階梯讓人十分不舒服,而更擔心的是天氣一直如此。

哇塞!我興奮地叫了起來。順著階梯而下,在兩塊高大的岩石中間,只有一條一人寬的小路,而就透過著半米不到的寬度,可以看到遠處的風景。難道走過這片區域,會柳暗花明?

山間的小氣候就是這樣,可能只隔了50米,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穿過高大的岩石,眼前的景色讓我不禁加快了腳步,能見度一下子提高了好多,而且根據地圖,離天都峰越來越近了。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終於,我們來到了一個小平臺上,眼前的一切讓我們都驚呆了。正前方就是高聳入雲的天都峰,原本雲遮霧繞幾乎看不清的山體此刻越發清晰,甚至上山的石階都能看得清!不僅如此,是不是飄來一陣霧氣,在山間穿梭,像對對白色的蝴蝶,圍繞山巒,翩翩起舞。

人品再一次爆發了?立馬架好相機,拍攝延時,同時拿出飢渴萬分的無人機,準備放飛。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在古人的詩詞中,乘風歸去是件只能存在於夢中的事情,而在如今,科技早已讓我們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對於我們這些玩攝影的來說,小小的無人機就可以讓我們在幾乎任何地方俯瞰大地。而對於黃山來說,是再適合航拍不過的地點了。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時而沿著階梯向上飛行,時而繞著山體旋轉,變換角度,屏幕上實時傳輸的畫面著實讓人興奮不已。向上飛,山體的高大宏偉讓人感受到人類的渺小和大自然的偉大;俯視,在雲上漫步,山峰與霧氣構成了優美的山水畫;平飛,在雲霧與山峰中穿梭,猶如在仙境中遨遊。

飛機飛了300多米,就已經來到了天都峰頂,鯽魚背、山峰頂部的岩石、松樹都清晰可見。不時地霧氣隨著風飄動,像波濤滾滾的大海。四周一座座山峰只露出一個個山尖,彷彿是大海里的小島,時隱時現在雲霧之中,不知天上宮闕是否就是如此模樣。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雖然飛機已經俯瞰過了天都峰,人也還是要上去的。畢竟到今年年底,天都峰就會因為生態保護而關閉,下一次再開放就要到五年之後了。但就在即將開始爬山的時候,提前上去的小夥伴發來信息,說景區發佈了雷電預警,天都峰景區將臨時關閉。我們看了看頭頂若隱若現的陽光,決定既然來了就不要留遺憾,畢竟下面的入口還是開放的。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一路向上,揹著身後幾十斤的裝備,確實有些吃力。但既然已經選定了目標,再困難也要上去。一路上時不時回過頭看已經走過的路,真的驚險萬分,再抬頭看看前路,蜿蜒曲折,望不到頭。

爬了大概有半個小時,眼前的視野突然豁然開朗,我們已然抵達了山頂,距離天都峰頂應該距離不遠了。視野是開朗的,但看到的卻是白茫茫一片,都是霧氣。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繼續沿著曲折的石階而上,一個轉彎,突然停下了腳步。眼前的景象可能此生都沒有見過。腳下踩著的其實是一塊巨大的岩石,而面前的道路寬只有半米不到,兩側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再加上濃霧的籠罩,更像通往天上的天路。這就是傳說中是鯽魚背,以其驚現而聞名,又是通往天都峰頂的必經之路。有些膽小腿軟的人,走到這裡還真的會放棄繼續前行,但對於今天已經經歷那麼多磨難的我們來說,目標只有峰頂。這時,天也開始下起了小雨。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爬山是最鍛鍊人的,揹著相機設備爬山更是如此,不僅需要堅強的毅力、充足的體力,還需要各種勇氣。在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後,我們終於站在了天都峰頂。然而,由於大霧的籠罩,四周除了白茫茫一片還是白茫茫一片。

難道,我們已經爬到了山頂,就這樣空手而回?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快看!哇——!

順著遊客的聲音看去,在身後上山的方向,濃霧竟然逐漸散開,露出了一座同樣高大宏偉的山峰。這就是明年將要接替天都峰開放的蓮花峰。來不及多想,立刻架好無人機起飛,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秒霧氣會不會再次將山峰籠罩。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事實證明,拍攝蓮花峰的最佳位置就是在天都峰,而同理,拍攝天都峰的最佳位置就是在蓮花峰頂。霧氣籠罩的蓮花峰,山體翠綠,半山腰的玉屏樓依稀可見。霧氣時濃時淡,山峰時隱時現,面對如此美景,再豐富的詞彙都是蒼白的,甚至於連圖片都是沒辦法說清楚的,唯有通過無人機的視角,用視頻的方式來記錄這流動的仙境。這一刻,已然感覺自己已經踏上了雲端,在百米高空俯視天都蓮花二峰,不知道幾百年前的徐霞客見到此景,又會寫出怎樣的鉅作。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霧氣只散開了五分鐘,之後恢復了一如既往白茫茫。問早先上來的遊客,他們已經在此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來著雲開霧散的五分鐘。雖然我們之後又等了半個多小時,依舊霧氣籠罩,但對於我來說,這珍貴的五分鐘,這次天都峰值得了。

一路下山,遊客也沒有多少,快到山底,發現上山的門已經關閉。看來,剛才在山頂上的那驚豔的五分鐘,是為我們獨家定製的。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大雨濃霧,歷八十一難,天都峰上羽化而登仙

真正走到山底,天上開始下起了雨,不一會兒暴雨傾盆。或許,在別人看來,今天的黃山是大霧、大雨、陣風,各種不順,各種抱怨。但對於我來說,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都是滿足的。天都峰的20分鐘雲開霧散和山頂的驚豔5分鐘,已經讓我見識了黃山最不為人知和難得一見的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