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茶人茶话|叶灵凤:茶淘饭

茶人茶话|叶灵凤:茶淘饭

茶淘饭

叶灵凤

茶人茶话|叶灵凤:茶淘饭

在这夏天的傍晚,肚饿的时候,能够有机会在家里赤了双脚,仅穿汗衫,吃一碗茶淘饭充饥,实在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夏天吃茶淘饭,本来是很寻常的,可是在小时候,大人见了总要加以劝止,说是吃多了会黄脸。到了现在,这一点“吃茶淘饭”的自由,总算由自己掌握到了,但是形势比人强,虽有这自由,却未必一定有时间和方便,因此,本来可以有机会吃一碗茶淘饭的,却终于吃了几块甜饼干,一片牛油面包。

我说能够有机会在肚饿的时候吃一碗茶淘饭,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不仅不是娇情之谈,这里面甚至还有点庆幸。因为对我来说,这样的机缘,并不是随时都有的。

茶人茶话|叶灵凤:茶淘饭

讥笑以吃茶淘饭为享受的人,自有他们的庸福,可是每天不得不用茶来淘饭吃的人,也不免有他们的苦楚,唯有可吃可不吃,想吃而无法吃,一旦有机会能顺遂了这小心愿这才会觉得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不过,吃一碗茶淘饭,也不是简单的事。首先是饭。这一碗饭,虽不一定要是冷饭,但是热饭却一定不行的,最好是新煮而又冷却了的。其次不能是烂饭,以不软不硬,没有大饭团的“剩饭”最为理想。

再有,用来淘饭的茶,也是重要的。用“立普敦”红茶来淘饭,固然大煞风景,可是用碧螺春、龙井来淘饭,不仅暴殄天物,甚至饭与茶皆不得其宜,也是双方都糟蹋了。以我的经验,就用普通的“水仙”,泡得浓一点,以热茶淘冷饭,饭浅茶深,坐下来未吃饭之前,先痛快的喝一口茶,乐在其中矣!

茶人茶话|叶灵凤:茶淘饭

吃茶淘饭不能没有菜,但这个“菜”以“小菜”“咸菜”为宜,同时这里面也有点讲究。“肉松”只宜送粥,送“茶淘饭”就不相称;腐乳也是如此。咸蛋倒可以,广东人的茶瓜笋菜心倒是合适的。若是能有云南大头菜、香椿头,自然更合江南人的口味了。火腿也是不相宜的。用火腿来送茶淘饭,简直是呵道游山。

什么都是家乡的好。我们家乡有一种用盐渍的萝卜干,可说是送茶淘饭的妙品。还有那些酱菜,酱莴苣、酱生姜之类,用来佐茶淘饭,可说“天衣无缝”,简直令人说不出究竟是为了这些小菜而吃茶淘饭,还是为了茶淘饭而吃这些小菜。

叶灵凤

(1905~1975),原名叶蕴璞,笔名叶林丰、L·F、临风、亚灵、霜崖等。江苏南京人。毕业于上海美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参加《救亡日报》工作,后随《救亡日报》到广州。1938年广州失守后到香港定居。

作品有:小说《菊子夫人》、《女娲氏的遗孽》、《鸠绿媚》等;散文、随笔《天竹》、《白叶什记》等;有关香港的著述《香港方物志》、《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等;翻译《新俄罗斯小说集》、罗曼·罗兰《白利与露西》等。

茶人茶话|叶灵凤:茶淘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