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零售業有序復工進行時:門店陸續開業 防疫措施嚴謹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 圖/文)目前,各個行業都逐漸復工,傳統零售業的復工情況如何?近日,中國商報記者走訪發現,一些餐飲、超市等線下門店已經開始營業,無論是門店的工作人員還是消費者,防疫意識都比較到位。在加強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線下門店復工正在有序進行。

儘量無接觸購物

“小心燙手。”在北京的一家味多美線下門店,一名戴著口罩、手套和帽子的收銀員將剛打好的豆漿交給顧客陳女士。“說實話,對於要不要來實體店買東西這件事,我猶豫了很久。”陳女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畢竟門店人來人往的,我很擔心防疫的問題。不過現在看起來,店員防護措施做得很好。”

據記者觀察,這家味多美門店將店門保持打開的狀態,店員均戴有口罩和手套。門店裡原本很多現做的麵包會散放在貨架裡,如今全部都單獨用透明包裝袋包裝起來。當記者試圖拿取餐盤自選麵包的時候,被店員告知直接從貨架上拿就可以。此外,記者注意到,平時會有店員主動讓消費者試吃麵包,現在此類活動也停止了,店員和消費者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果多美。記者在一家果多美門店被告知,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門店售賣的商品不允許顧客自己挑選,有需要可以讓店員幫忙挑選、拿取。記者看到,店內設有專門的封裝臺,有員工負責將散裝的商品進行分裝。顧客可以直接拿取包裝好的商品,若想購買散裝商品,則需到收銀臺排隊,輪到自己後,告訴店員要買什麼,店員分別去裝取、稱重,最後付款。這個過程中,顧客只能看到商品,不能進行挑揀。

蔬果、收銀區人流需注意

對於超市而言,無接觸購物目前還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大多數超市都花了很大的力氣在控制人流聚集和加強防疫措施上。

記者在北京物美廣安門內店領取自提商品的服務中心看到,顧客們在排隊時,大多自覺保持一米左右的距離,安靜而有序。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蔬果區,記者看到,該超市蔬果區的稱臺處已經排起長隊,但人和人之間都保持著一定的間隔。有常來的消費者對記者表示,每次這家門店早上剛營業的時候(蔬果區)就是這樣,“大家都想買到新鮮的蔬果。”而到了中午和下午,人流就少了很多,並不會出現排長隊的現象。和蔬果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百貨日用、凍品等其他區域,只有個別消費者在挑選商品。

記者在該超市收銀區看到,人工收銀臺處也排起了隊,時不時有工作人員拿著喇叭提醒顧客注意間隔,可以去自助收銀臺處結賬。該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採取了多種措施防疫,包括及時消毒、設置“一米線”、提倡自助結賬等。

類似的場景也發生在其他的超市。記者走訪北京多家超市發現,生鮮蔬果區的稱臺和超市收銀臺處都是人流集中地。

近日,北京市商務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防止超市人員聚集工作的緊急通知》對超市的防疫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在稱重、收銀等易造成人員聚集的區域,要安排專人進行疏導;人員較多時要多設稱重點,打開全部收銀通道;加大門店內外疫情防控宣貫,通過廣播、海報、標語等方式引導市民不聚集、不擁擠,自覺遵守“一米線”“文明線”。

餐飲店外帶代替堂食

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不少餐飲店已經開門營業。不過,和過去店內熱鬧的堂食場景不同,大多數門店都暫時取消了堂食,改為打包和外賣。

在一家麥當勞門店,記者看到,大堂處已經擺上了明顯的標識,建議顧客用手機掃碼點餐。而兩旁的堂食區,已經拉上了封條暫時關閉。消費者高女士告訴記者,這家麥當勞之前雖然關了堂食,但自助點單機還開著,可以自己去屏幕上點,不過現在也被封起來了,只能通過微信掃碼或現金支付的方式點單。“不過也能理解,這樣既保護了顧客,也保護了店員。”高女士如是說。

記者走訪了多家已經開始營業的餐飲店,在門口都能看到顯眼的“不戴口罩禁止入內”的提示。而這些餐飲店的店員都告訴記者目前不能堂食,只能打包或者外賣,並且推薦掃碼支付。“現在到店的顧客還不多,即便我們提供堂食,大多數顧客也會自覺選擇打包。現在外賣訂單有明顯的增長。”某餐飲店的店員告訴記者,除了個別還在外地的員工無法復工,目前他們基本已經返崗,不過營業時間有所縮短。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