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CCTV-10

2020.3.2 15:38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山西卷 山陰篇

山陰篇 預告片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驅逐了北方遊牧部落之後,在邊境設雁門、代、雲中三郡,從那時開始,雁門郡便成為中國北方的軍事要塞。今山西省山陰縣便位於古時雁門郡的腹地。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1950年,雁北文物勘察團來到山陰縣新舊廣武村,對村北的一片封土堆進行了考古勘察,並通過鑑定確認其為漢代墓葬,因此這裡被命名為“廣武漢墓群”。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廣武漢墓群”南依群山,北連朔州,從南向北星羅棋佈著近三百座大小不一的封土堆,其規模之大在中國極為罕見,1988年,“廣武漢墓群”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桑乾河是塞北一條古老的河流,它從西向東流經山陰縣,綿延的河水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山陰人視它為“母親河”。公元1044年,遼王朝在西北疆域設西京道,轄桑乾河之南,置“河陰縣”,由此拉開了這片土地的建縣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河陰縣”因與鄭州屬縣同名,又因地處翠微山之北,更名為“山陰縣”,此後縣名鮮有更迭,大體沿用至今。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兩座關堡 氣勢非凡


自古,雁門關南控中原,北扼塞北,有著“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稱。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山陰縣境內勾注山下的隘口,遙望佇立著兩座關堡,一座居長城之外,名為舊廣武城,另一座依長城而築,是為新廣武城。2006年,新、舊廣武城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舊廣武城於西北側拱衛著雁門關,相距僅十餘千米。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舊廣武城至今遺存著完整的箭樓、垛口、望洞、射孔,以及馬面,這座古堡雄踞于山下平原,南望內長城。高聳的敵樓,相望的烽火臺,至今仍不失當年古戰場壁壘森嚴的氣勢。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據《遼史》記載,舊廣武城始建於遼代,最初為夯土築城,此後數百年間,作為雁門關外的第一道防線,舊廣武城一直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勢力爭奪的戰略要地,故有“北門鎖鑰”之稱。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新廣武城,是明代修築的長城內外眾多城堡中的一座。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這座城池扼守著勾注山之咽喉,遺址中依然佇立著大北關、小北關。大北關關樓上的石額題字“三晉雄關”,因風雨剝蝕今已了無痕跡。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2004年,新舊廣武城被清華大學文物遺產保護研究所等多家權威機構,評估為全國最大、最完整的邊關軍事文化體系構築群。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學術昌盛 文脈傳承


桑乾河的一道河灣處,平臥著一座佔地一萬多平方米的古代墓園,在明代,這是晉北地區規格最高的敕建墓園,墓主是一代名臣王家屏。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據記載,王家屏出生于山陰縣南洲莊,33歲時,王家屏考中進士步入仕途,他一生歷經了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最終官至內閣首輔,被後世譽為“天下文官祖,一代帝王師”。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明史》中記載,王家屏為人持正、忠於職守、敢於直諫。萬曆皇帝欽佩他的宏深經術和端莊氣質,贊稱他為“端士”。


公元1604年,王家屏病逝,萬曆皇帝追賜諡號“文端”。從此,“文端”成為一代“閣老”王家屏的鮮明寫照。


據《山陰縣誌》記載,南洲書院由王家屏捐資建造,辭官退隱後的“王閣老”正是在這所學堂裡,積極推行禮樂教化,倡導培養良士,端肅世風,使得山陰縣成為學術昌盛,士風蓬髮之地。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2011年,為了弘揚王家屏”文端”的品格精神,山陰縣政府在王家屏墓的基礎上擴建了“王家屏紀念園”,又重修了一座曾消逝於歷史中的古學堂——“南洲書院”。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防風治沙 生態發展


千百年來,雁北地區自然條件惡劣,而西山緩坡丘陵地帶的沙塵暴和水土流失愈加嚴重,自古有詩云“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這是當地百姓生活的歷史寫照。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下喇叭鄉林業站站長楊軍,自20世紀80年代初便帶著鄉親們開荒植樹。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歷經了無數次失敗的楊軍,才終於找到了確保陽坡植樹成活的辦法,將一片片綠色外衣披在了山間。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21世紀初,浩大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拉開了序幕,作為第一期工程中的農牧交錯地帶沙化土地治理區,山陰人鬥志高漲,趁勢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歷經十餘年的奮鬥,山陰縣境內從過去隨機種植的單一樹種,轉向了喬木、灌木、綠草等多樹種、多林種的全面綜合治沙模式。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如今,山陰境內的坡地生態日益豐富多彩,一種名為葫蘆巴的野草,煥發著勃勃生機。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每年七月,一些山陰人開始收集、晾曬葫蘆巴的根葉,然後將其做成一種名為“苦豆豆“的香包。自古以來,山陰人就有在端午節互贈這種香包的傳統,他們以此來傳情達意、祈福辟邪。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油果兒 營養美味


山陰有著廣袤的山坡耕地,自古盛產各種耐乾旱的雜糧作物,有谷黍、莜麥、蕎麥、胡麻等等,豐富的雜糧品種,為山陰人帶來了獨樹一幟的麵食風俗。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自古以來,塞北民間的婚喪壽誕酒宴,無論“六六席”“八八席”,其中必少不了油果兒這道點心。油果兒的起源無從考證,相傳,在清代塞北民間就流行這道麵食小吃。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山陰的油果兒以小麥麵粉、胡麻油以及白糖作為原材料,靠著傳統手工藝製作而成。山陰人習慣於扎堆兒製作油果兒,享受著集體勞作帶來的愉悅。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人們將炸好的油果兒以紅紙細心包裹,寄給遠方的親朋好友,這道悠久的塞北美味,不僅是山陰宴席上的一道小吃,更承載著山陰人最深情的思念,最質樸的鄉愁。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如今,山陰縣已發展成為全國乳品加工示範縣,被列入國家級奶牛生產基地縣,全縣奶牛存欄量八萬多頭,穩居於山西省之首,贏得了“農區奶都”的美譽。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山陰人脫胎換骨,迸發出超凡的勇氣與智慧,他們在循環發展、保護生態的康莊大道上砥礪前行。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雁門關外兩座關堡氣勢非凡 文脈傳承防風治沙生態發展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中國影像方誌

《山陰篇》

播出時間:3月2日 15:3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