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基金公司一九分化:top14公司規模碾壓其餘123家

基金公司一九分化:top14公司規模碾壓其餘123家

近年來,隨著公募基金公司頻繁獲批,其數量早已不再侷限於百家以內。根據同花順數據,截至2019年三季度,有公開規模數據的基金公司達到137家。

越來越多陌生的基金名稱出現在基民眼前,人們吐槽“公募名字起的跟玩似的”的同時,也開始質疑,這些基金公司真的辦的下去嘛?

新京報記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基金公司目前確實呈現出一九分化的態勢——頭部基金公司規模巨大,後方則形成了一條“長尾”。以非貨幣基金資產計算,排名前14的基金公司規模與後123家規模總和大致相當。

差距拉大

top14基金公司規模超3萬億,易方達、博時基金規模超三千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規模就是公募基金公司的生命,規模擴張後的管理費收入,為基金公司盈利的最主要來源。而如今,基金公司的規模,已經形成了更為明顯的一九分化。

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了有規模數據的137家基金公司的非貨幣基金規模。其中,排名前14的基金公司規模為3.14萬億,相比之下,另外123家基金公司的規模之和為3.15萬億。也就是說,頭部10%的基金公司,在規模上佔了全部公募的半數。

從單個基金公司來看,剔除貨幣基金,規模超過三千億元的有二家分別是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規模在二千億元至三千億元之間的基金公司共6家。一千億元以上、二千億元以下的基金公司合計有11家。

非貨幣基金規模不足千億的基金公司達到123家,形成長長的尾部。其中,102家不足五百萬元,佔比逾七成。不足百億元的基金公司有58家,佔比41%。

此前,基金公司規模差距雖然存在,但遠沒有當下差距大。

2014年三季度時,有規模的基金公司合計87家,其中排名前14家左右的基金公司,與倒數73家基金公司的規模相當,也就是說,頭部16%的基金公司在規模上佔去半壁江山。然而,當時剔除貨幣基金規模超千億的基金公司僅有3家,分別是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和易方達基金,且規模均未破兩千億元。規模在一千億元至一百億元之間的基金公司為44家,不足百億元的基金公司僅40家,不足一半。

獲批新品

頭部公司“受寵”,尾部公司被“拋棄”

記者查閱近年來獲批較新產品的基金公司發現,較為新型的產品,確實集中在頭部的基金公司中。如戰略配售基金、科創基金甚至公募投顧子公司。

10月25日,證監會下發《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易方達、南方、華夏、嘉實和中歐五家公司首批獲准開展公募投顧業務試點。從規模上來看,易方達、華夏、南方排名位列前五位,嘉實也穩居前十位,中歐基金規模稍小,但也是非貨基金規模超過千億元的頭部基金公司。

此外,今年4月,7只科創主題基金獲批:南方科技創新混合、華夏科技創新混合、富國科技創新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易方達科技創新靈活配置、嘉實科技創新混合、工銀瑞信科技創新3年封閉運作混合基金及匯添富科技創新靈活配置基金,它們所屬的基金公司規模也穩居頭部。

追溯至2018年,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是南方、易方達、嘉實、華夏、匯添富、招商6家基金公司,其規模也常年居於前十位。

部分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相關監管機構心中有數,遵從行業規則,不給行業“抹黑”的“乖孩子”確實更容易獲批新產品。

新京報記者 侯小溪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