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农村柴火灶上的铁锅刮下来的锅底灰到底有什么作用与功效呢?

七星老农


农村柴火灶上的铁锅刮下来的锅底灰到底有什么作用与功效呢?

在农村经常是柴火做饭,所以锅底灰就会特别多,小时候最不爱干的事情就是刷锅,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将锅底灰蹭到裤子上,还特别难洗掉,尤其是白色的裤子,经常是被锅底灰浪费一掉裤子。锅底灰要时不时刮掉一些,如果长时间不刮锅底灰,锅底灰就成了厚厚的一层,这个时候再刮很容易就会使锅底坏掉,所以我奶奶时不时就会拿硬纸壳轻轻将锅底下的锅底灰刮掉

奶奶一般将锅底灰刮掉后都直接倒在小院的菜地里,因为小院种的菜少不值得施化肥,时不时将锅底灰和草木灰当做肥料,可以使蔬菜长的更好。因为锅底灰是烧火做饭长时间积累的烟灰末,含有多种矿物质,所以将锅底灰撒在菜地里,就可以使蔬菜健壮成长。

锅底灰除了可以动作化肥以外,还有止血的作用。有一次妈妈去地里边除草,不小心将腿划伤,血一直流个不停,妈妈就用锅底的锅底灰涂抹在伤口上,过了一会就血便停止流了。当时感觉锅底灰真是太神奇了,居然还能止血。


在以前家家户户都很穷,在吃坏肚子后,大人便会哄骗小孩子用锅底灰来治疗拉肚子。记得我堂弟在小时候不知道吃什么东西吃坏肚子了,一直拉个不停,去村子里的赤脚医生那里怎么治都不管用,隔壁奶奶告诉婶婶用草木灰来冲水喝下去就能好,当时我们都不相信,堂弟也是很抗拒,但是奈何不住叔叔婶婶硬灌,结果喝下去没过多久就好了。所以我们现在还调侃我堂弟是吃过锅底灰的人,什么都不用怕了。

我们这里的锅底灰还有另一个用途,那就是在结婚的时候闹新郎用的。我们这里的风俗,结婚当天新郎去新娘家接新娘子,新娘子的哥哥弟弟要用锅底灰将新郎的脸涂个满脸花,新郎的脸涂的越黑就越喜庆。因为锅底灰没有怪味道,又容易洗干净,所以称为结婚涂新郎脸的不二之选。


小马话三农


农村柴火灶上铁锅刮下来的锅底灰到底有什么作用与功效呢?

说说我真实经历吧,还记得那时应该是10岁时,过年嘛小孩子都喜欢玩鞭炮之类的。记得那年初二到舅舅家拜年就和两个老表一起到小卖部买了10多块钱的划炮(擦炮),一路兴高采烈的往回跑,一路放到舅舅家。不知是哪个提议说把划炮放进在地上后用杯子盖住这样杯子就会飞起,听后马上行动找了一个烂搪瓷杯把划炮划燃后丢在地上再用那搪瓷杯盖住,谁知等了好久并没有响就去看看,把杯子拿开那炮并没有爆就拿在手里,突然就爆了!当时在那一瞬间以为手都没有了,因为没有知觉并不感觉疼,看了看手,手还在但流血了,仔细一看大拇指指甲盖翻起了,马上就哭。大人们应声而来,看了看手问怎么回事,马上舅舅就跑到厨房把那大铁锅拿出来,用刀在那黑黑的锅底刮,不一会就刮下一小堆黑黑的灰,把那灰撒在我那流血的手上,不一会手就不流血。过后又煮熟几个鸡蛋,把鸡蛋壳剥了后再用那黑黑的灰裹在鸡蛋外表叫我吃两个,当时哪里肯吃,舅舅说吃了手就好了,不疼了。我听了这话,硬着头皮闭着眼把那外表黑黑的鸡蛋就吃了。(其实吃的时候没有什么怪味,只是感觉有点响,有点难以下咽)



过后舅舅在找了一些草药给我把受伤的大拇指敷住,没有过多久就好了。

后来我问舅舅为什么要吃用锅底那黑黑的灰裹的鸡蛋。舅舅说那不是灰,那是一种药叫百草霜,具有止血、消炎杀菌的效果,你手出血用那百草霜撒上去不就止血了嘛,百草霜还对腹泻也有效果!


以上是小晓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及补充请留言,谢谢大家!

关注小晓,每天给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小晓农民


小时候在家里,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柴火灶上的铁锅取下来,用锄头或者菜刀将锅底的锅灰铲下来。铲下来的锅底灰母亲舍不得扔掉,会收集起来,洒在韭菜地里。

因为锅底灰是农村柴火灶里经过柴草长时间烧出来的一种柴火灰。这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磷钾钙肥,甚至比一般的草木灰的肥力还要强。因此锅底灰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料。

只不过锅底灰的数量比较少,不能大规模的使用,只能放在菜地里来种菜。用锅底灰种出来的韭菜,长得非常茂盛茁壮,吃起来也非常可口。

另外锅底灰还有一种妙用。农村地区经常使用农器具,容易将手脚割伤磕破,如果伤口不是特别严重的话,用锅底灰抹一抹,立刻就能止血。过两天就会结痂复原,效果非常好。

所以说在农村地区很多东西都是宝,就连锅底上的黑灰也不例外。农民会根据实际需要来处理这些锅底灰。



止茶


回答悟空:记得小的时候嘴巴馋常偷吃点大青枣和瓜果,因为那时饥荒挨饿,故常吃坏肚子。又因缺医少药,每当夏天身体总是瘦瘦无力。大便次数增多便后小腹疼痛,时间久了被家人发现。就找族上三爷看病,三爷是祖传老中医。常用偏方治病,他叮嘱家人、刮下锅底灰,清水煮几个大枣水温时冲服锅底灰一次保好,专治百日痢疾腹泻,水土不服。从此我记下了,什么叫是水土不服?我还要讲一个亲身经历:当年我村当青年突击队长时,每年秋天要出工差挖河渠。在荒郊野外挖坑取水就喝,因而每个社员都因为换水土患了腹泻。不能干活儿了,怎么办无医无药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这样会脱后腿的。我突然想起锅底灰治疗方法,就到老乡家去借锅底灰治好了腹泻病。别的社队也采取措施。


民农歌者


我记得小时候,如果皮肤挂伤、擦伤或者是被狗咬破皮肤后(都有明显的伤口)之后,家里大人就会从锅底上刮一些灰下来,然后敷到伤口上,起到止血、愈合伤口的作用。此外过去由于卫生条件很差,所以人们特别是一些孩子头上或者是皮肤上容易长浓疮,或者是冬天手脚被冻的发炎红胖后裂开口子(我们这儿叫裂lia子)化脓后,就用锅底灰和面粉和成糊状以后敷到伤口上,过几天再扒掉,起到消炎化脓的作用。

锅底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处,就是过去人们常用它和土、炭氨(化肥)按一定比例后混合以后做成炸药来制作炮仗和炸鱼。

这中间具体有什么原理我本人不太清楚,但都是亲眼所见,效果也挺好。


骆驼草的吟唱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常识。

百草霜是指烧柴的锅底或烟卤内的黑色烟灰,全国各地只要是烧柴锅,均产。但现在有些地方已难寻了,主要是有些地方已禁止烧柴锅的使用。没办法,为了环境无污染,只好如此了。



百草霜味苦辛,性温,归肝,肺,脾,胃经。主要有止血,消积,解毒散火的功效。常用于吐血,鼻出血,便血,崩漏,食积,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白秃头疮,外伤出血等。从以上功效可以知晓,百草霜的医疗用途非常广泛,即可治内外血证,也可解毒散火,并能消食积,治口舌生疮。现例举几种常用治疗应用方法。


用于治疗肺结核以及各种原因的咯血,可用百草霜3g冲服。

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百草霜,生甘草,肉桂等量研粉外搽,亦可装入西瓜霜喷剂的空瓶里,对溃疡处喷射。

用于咽喉肿痛的治疗,百草霜,硼砂等量研粉,装入西瓜霜喷剂空瓶里,喷入喉中。

用于外伤出血的治疗。百草霜不管多少,过细筛,外敷即可。亦可拌入芝麻油外敷。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三七8113


锅底灰又称百草霜,中药名。出自于《本草图经》。别名为百草霜,灶突墨,月下灰,釜中墨,锅底黑,釜下墨等等。

来源于为杂草如稻草,麦草等草类经燃烧后附于烟囱,锅底的烟灰。

採收与储存:从燃烧草的锅底,或烟囱内刮取,用细筛,筛去杂质瑟瓶中待用。无杂质为佳。

性状:为黑色粉末。入水则飘浮分散。无油腻感。

性味与归经:无臭,辛,温,无毒。入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散炎,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消职,疟痢,胎前胎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噎隔,泻火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气消积,行痰。

用法与用量:煎服0.9~4.5克。包煎或冲服。

外伤出血:治咽喉口舌生疮。治癣,湿疹。研末敷。外伤出血研末撒上立止血。





梓州杏林


记得小时候,每隔三五个月,我妈就得用特制的小铲子铲一铲锅底的灰尘,因为积聚的太厚会影响铁锅受热。直到大学接触中医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不起眼的锅底灰是一味中药。宋代《圣惠方》、明代《本草纲目》、《本草经疏》中都对其有记载,不禁感叹中医的神奇。

锅底灰,中药叫百草霜、灶突墨。性温味辛,入肝、肺、胃经。有止血,止泻功效。中医常用于吐血、外伤出血、咯血、便血、腹泻、积食、痢疾等问题的治疗。

锅底灰具体的使用:

1.流鼻血、牙龈出血、耳朵出血等情况,用锅底灰涂抹即可止血。

2.身体伤口流血,可用锅底灰涂抹止血,加速结痂。

3.腹泻拉肚子,用开水冲调锅底灰,可快速止泻。

使用锅底灰的注意事项:

1.一定是农村烧干草木柴的铁锅锅底灰,煤气、天然气烧出的锅底灰不是中药。

2.食用时一定要过细筛,去除杂质,不然用于出血伤口的话会引起感染。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健康非常道,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震言


百草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

拼音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锅底灰、锅烟子

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

性状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即为细末。质轻细,似霜,随风可以飞扬,入水则漂浮而分散。无臭,无味。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止血,止泻。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腹泻,食积泻痢。外用治外伤出血,衄血。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百草霜

拼音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灶突墨(《千金方》),灶突中尘(《外台秘要方》),灶额上墨(《本草图经》),灶烟煤、灶煤(《中国医学大辞典》)。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灶突或烟囱内的烟灰。将灶突或烟囱内的黑灰,轻轻刮下,用细筛筛去杂质。

性状为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状,手捻即为细粉。质轻,入水则飘浮分散。无油腻感。无臭,味淡微辛。以乌黑色、质轻细、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辛,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玉揪药解》:"味辛,气平。"

③《医林纂要》:"辛苦,温。"

归经入肝、肺、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肾。"

②《要药分剂》:"入肝、肺、胃三经。"

功能主治止血,消积。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泻痢,食积,咽喉口舌诸疮。

①《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②《纲目》:"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③《玉楸药解》:"敛营止血,清热消瘀。专止失血,吐衄便血,产漏诸血。"

④《医林纂要》:"泻心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消积行痰。"

⑤《现代实用中药》:"涂白癣及头部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3~1.5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本草汇言》:"阴虚火燥,咳嗽肺损者,勿用。"

复方①治吐血,及伤酒食醉饱,低头掬损肺脏,吐血汗血,口鼻妄行,但声未失者:㈠百草霜末,糯米汤服二钱。㈡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每服二钱,茅根汤下。(《刘长春经验方》)

②治衄血不止:百草霜末吹之。(《纲目》)

③治齿缝出血:百草霜末掺之。(《濒湖集简方》)

④治血虚内热,血不归源而崩: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每服一、二钱,烧红秤锤淬酒下。(《妇人良方》)

⑤治妇人崩血大脱:百草霜、炮姜(末)各三钱,用人参三钱煎汤饮。(《本草汇言》)

⑥治妇人白带:百草霜一两,香金墨半两。研末,每服三钱,猪肝一叶,批开入药在内,纸裹煨熟,细嚼,温酒送之。(《永类钤方》)

⑦治卒下血不止:灶突中尘一升,黄连五两,地榆三两。上三味,捣筛为散,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重者夜一。(《外台秘要方》)

⑧治肠出血及子宫出血:百草霜、阿胶、藕节、侧柏叶、当归、茅根。研末,蜜丸,温酒送下。(《四川中药志》疏血丸)

⑨治血痢,不问远近:黄连一两(去须,微炒),灶突墨二两,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⑩治一切痢下初起:百草霜三钱,金墨一钱,半夏七分,巴豆(煮)十四粒(研匀),黄蜡三钱。同香油化开,和成剂,量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姜汤下。(《灊江切要》铁刷丸)

⑾治小儿食积疳膨:百草霜三钱,巴豆霜一分。研匀,以飞罗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⑿治咽喉无故肿闭:百草霜、白硼砂各二钱。研细末,吹入喉中。

⒀治口舌生疮:百草霜二钱,甘草一钱,肉桂五分。为末,频频搽之。(⑾方以下出《方脉正宗》)

临床应用治疗咯血:取百草霜冲服,每次0.5~1钱,每日3~4次。共治14例,其中多数为肺结核,结果11例在用药后1~3天咯血停止或显着减少。本品对中、小量咯血效果较优,对大量咯血则较差。未见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百草霜

拼音Bǎi Cǎo Shuānɡ

英文名Plant Soot, Soot from the bottom of a boiler

别名月下灰、灶突墨、釜下墨、灶突中尘、釜脐墨、釜月中墨、铛墨、灶额上墨、釜底墨、锅底黑、铛底煤、灶额墨、釜煤、釜炲、锅底灰、灶烟煤、灶煤、锅烟子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稻草、麦秸、杂草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囱内的黑色烟灰。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uligo Plantae

采收和储藏:从烧柴草的锅底或烟囱内刮取,用细筛筛去杂质,置瓶中用。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粉末状,或粘结成小颗粒状,手捻之即成粉末。黑色。体轻,质细似霜,入水则漂浮而分散。触之沾手,无油腻感。气微,味淡微辛。以色黑、体轻、质细、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含碳粒。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止血;消积;清毒散火。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食积;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臁疮;白秃头疮;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1-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阴虚内热者慎服。

复方1.疏血丸(《医宗金鉴》),治肠出血及子宫出血。2.六神丸(《中药制剂手册》),主治咽喉肿痛,单双乳蛾,疔疮痈疖等症。3.治衄血不止方(《本草纲目》):百草霜末吹之。4.治口舌生疮方(《方脉正宗》)。5.治咽喉无故肿闭方(《方脉正宗》)。6.治小儿食积疳膨方(《方脉正宗》)。7.治血痢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治卒下血不止方(《外台秘要》)。9.治妇人白带方(《永类钤方》)。10.治妇人崩血大脱方(《本草汇言》)。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2.《纲目》: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3.《玉楸药解》:敛营止血,请热消瘀。专止失血,吐衄便血,产漏诸血。

4.《医林纂要》:泻心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消积行痰。

5.《现代实用中药》:涂白癣及头部湿疹。

6.《本草经疏》:百草霜乃烟气结成,其味辛,气温无毒。辛主散,故能消化积滞及下食也。凡血见灰则止,此药性能止血,复能散瘀滞,故主上下诸血及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虽能止血,无益肠胃,救标则可,治本则非;故不宜多服。

7.《本草汇言》:百草霜,解三焦结热,化藏府瘀血之药也。苏颂主化小儿食积症块,妇人气痞血瘕,取此得火气之轻扬,而散阴凝陈聚之物也。濒湖治黄疸疟胀,咽喉肿闭,口舌生疮,取此得火气之轻升,而发越湿热痰气搏结之疾也。杂病方用治吐、衄、崩血不止者,谓其轻浮火化之质,且色之黑也,血见黑即止,亦从治热胜动血而安营血之暴走也。

摘录《中华本草》


小护士梅兰


具体有什么作用不如看看网友的经历,网友一:锅底灰其实是一种很好用的中药材,学名叫百草霜,可以止血、治口舌生疮、痢疾、黄疸、积食等,我小时候锅底灰加白糖治过舌疮!

网友二:小时候有一年得了疥疮遍身奇痒,当地有个中医说,只要不嫌脏弄一点锅底灰加一个鸡蛋清,不要蛋黄,二次就好,我用了奇效。

网友三:锅底灰又称百草霜,中药名,出自于《本草图经》。别名为百草霜,灶突墨,月下灰,釜中墨,锅底黑,釜下墨等等。

网友四:药名百草霜,凉血止血,主治内脏出血,草医用得多,一般见偏方。

网友五:农村柴火灶刮下的锅底灰有个好听的名字,民间称为"百草霜”。据说早些年有人手被镰刀割伤用其止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