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解讀王陽明傳習錄135節:如何控制你的喜怒哀樂

解讀王陽明傳習錄135節:如何控制你的喜怒哀樂

來書雲:“嘗試於心,喜、怒、憂、懼之感發也,雖動氣之極,而吾心良知一覺,即罔然消阻,或遏於初,或制於中,或悔於後。然則良知常若居優閒無事之地而為之主,於喜、怒、憂、懼若不與焉者,何歟?”

知此,則知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而有發而中節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然謂良知常若居於優閒無事之地,語尚有病。蓋良知雖不滯於喜、怒、憂、懼,而喜、怒、憂、懼亦不外於良知也。

來信寫道:“我曾經在心中體驗,每當喜怒憂懼的情感產生了,即便這些情感到了極點,只要我心中的良知察覺了,心中的妄念就能緩解或消失,有時在開始時被遏止,有時在發作中被制止,有時在發作後才幡然有悔。但是,我感到良知往往在悠閒無事之處才能主宰著心體,在喜怒憂懼發作的同時似乎體現不出,這是怎麼回事?”

明白了這些,也就明白了未發之中、寂然不動的本體中,具有發而中節之和,具有感而遂通之妙用。然而,你說良知往往在悠閒無事之處主宰著心體,這話還有毛病。良知雖然不凝滯在喜怒憂懼的情感上,但喜怒憂懼這些情感也不在良知之外。

解讀:

陸澄極具實驗主義精神,他對心學的學習不是流於書面和口頭,這一段的問題,就是以自己親身體驗為基礎而發問的。喜、怒、憂、懼這些情緒產生時,陸澄說自己也能在其產生之前,或者產生之中,或者產生之後,察覺而消阻之。但是,總感到在喜、怒、憂、懼這些情緒產生的同時,良知無法與之同時發生作用,想讓陽明解釋下這是為什麼?

先說一下,喜、怒、憂、懼這些情緒,並不是說人只要一產生這些情緒就是流於私慾,而是說過頭了才流於私慾,由於古人行文簡省,此等處後人需要用心體察。正如陽明前面曾經說過的,大抵七情所感,多隻是過,少有不及。狂喜、暴怒、深憂、大懼是世人常常陷入的情緒陷阱。晚明大儒呂坤在他的著作《呻吟語》中,寫有這樣一段話: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為什麼將“深沉厚重”列為第一等資質?結合這裡來分析,深沉厚重的人,能比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像喜、怒、憂、懼這些情緒,很少會過頭,如此一來,心體對“理”的洞察就要比常人勝出一籌,淡泊明智,寧靜致遠的道理也源於此。因為無論再聰明的人,一旦心亂了,智商肯定會隨之下降。

所以,心學看似沒有談論如何讓人聰明,如何讓人更有智慧,但是心學探討的內容都是如何不阻塞那個可以讓你聰明,可以讓你更有智慧的源頭。這才是世間終極智慧的根,將根培育好了,還愁枝葉不會繁茂嗎?

陽明首先表揚了陸澄,說你小子都體驗到這個程度了,那麼“則知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而有發而中節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 。”先揚後抑,然後指出“然謂良知常若居於優閒無事之地,語尚有病。” 可惜的是,陽明對為什麼陸澄說的話還有毛病的解釋過於惜字如金,只是說了“蓋良知雖不滯於喜、怒、憂、懼,而喜、怒、憂、懼亦不外於良知也。”需要我們用心揣摩一下。

陽明先說了良知不會被喜、怒、憂、懼這些情緒所凝滯,也就是說,當人在喜、怒、憂、懼中,良知依然是全年無休,不知疲倦地監察著心體上的一舉一動。並不像陸澄所說的那樣只有在“悠閒無事之處”才發生作用,而陸澄之所以認為良知在“悠閒無事之處”才起作用,原因還在於他的心體修煉雖然已經有一定修為,但還沒有臻於純熟,在喜、怒、憂、懼產生的當下,即便良知能覺察心已經偏了,但是由於私慾積習的力量過於頑固,會對良知的判斷視而不見,故此,陸澄才會有這樣的錯覺,良知沒有和那些過了頭的情緒風雨同舟。只是陽明這裡沒有說那麼詳細,但是根據陽明先生學說的學理脈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可靠的分析結論。

陽明又說了“喜、怒、憂、懼亦不外於良知也。”這半句看似和陸澄所問的問題關聯不大,但陽明認為這半句和前半句作為一個整體,必須一起說出來才算完整。籠統的來說,喜、怒、憂、懼這些情緒產生之初,必定是你遇到當喜、當怒、當憂、當懼的事情。這種最基本的判斷肯定也是良知做出的。只要這些情緒不過頭,遵循良知的判斷,可以將這些情緒規範到一個合情合理的範圍,使之不流入私意。那麼,喜、怒、憂、懼也無非是鼓暢天機,比如成語“哀兵必勝”,中的“哀”字,“哀”如果過頭,是傷神累身之舉,但是,將“哀”限制在合理的程度,用之得當,卻可以激勵士氣,將壞事變好事。同理,人的喜、怒、憂、懼,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同樣可以做到“情盡其用”,從這種意義上談喜、怒、憂、懼的作用才會“亦不外乎良知也”。

“一生伏拜王陽明、曾國藩,想交一起知行合一、修身養性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