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衝擊下“受傷”嚴重!餐飲業復工亟待“扶上馬送一程”

當前,全國復工復產提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受疫情衝擊嚴重的餐飲業不僅要儘快恢復“元氣”,還要為復工復產提供充足“糧草”。這就需要各地將各項支持政策落到實處,將服務“套餐”送進餐館、飯店“廚房”,既讓“巧婦”們能“做好菜、端上桌、賺到錢”,還能讓復工復產步伐邁得更穩、更快。

長期以來,餐飲業是解決就業的“主力軍”。據統計,2019年住宿餐飲業吸納就業人員超過2600萬人,營業收入超過5萬億元。受疫情影響,很多餐館、酒店營業收入大幅下降,資金鍊緊張。為幫助餐飲業渡過難關,國家出臺了包括稅收減免、降低電價、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與此同時,企業不等不靠,千方百計“減壓”,餐飲業正在逐漸復工、復甦。

復工復產先要解決吃飯問題,這給餐飲行業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挑戰在於“安全”,既要確保原料、飯菜無病毒,還要確保送餐不傳播病毒。機遇在於復工復產後員工每天要吃飯,疫情影響下如何保障吃得飽、吃得好,這是餐飲行業“數字化”升級發展的良機。

抓住機遇,化為危機,當下各地應支持餐飲業處理好三種關係:一是線上與線下,二是供給與需求,三是發展與安全。

首先要線上線下聯動,精準對接需求,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各地不僅要從稅收、用電等方面支持餐飲企業、個體工商戶正常運營,還要組織、引導、支持餐飲企業、個體工商戶運用電商平臺、政府服務平臺等,與消費者精準溝通、對接。通過採取無接觸點餐、無接觸配送等方式,為復工復產企業、建築工地、園區、機關事業單位等提供物美價廉的餐飲服務。

其次,要暢通供需關係,打通菜園、後廚和餐桌。目前正值春耕生產,要創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機制,以需定產,引導貧困群眾調整種植養殖種類、規模,支持餐飲企業優先採購貧困地區生產的農產品,助力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最後,要在安全的基礎上發展,做好疫情防控和質量監管。近期,受疫情影響,餐飲業出現由線下向線上加速發展趨勢,相關部門要引導、幫助餐飲企業、個體工商戶開展疫情防控,加強對餐飲企業、電商平臺、原材料供應方等的監管,對原料採買、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實施全程監管,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

近日,一些地區的餐館等出現“扎堆”現象,對此要高度警惕,嚴防餐飲業恢復發展中出現的防控僥倖心理和鬆懈行為,為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和群眾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半月談評論員 王新明)

疫情冲击下“受伤”严重!餐饮业复工亟待“扶上马送一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