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安徽省發展不起來?大家有何看法?

活動中心17653708


安徽擁有長江、淮河、新安江江三大水系,安徽地跨南北,沿江通海,地理位置優越,發展潛力很大。眾所周知,安徽黃山與宏村是馳名中外、聞名天下的風景名勝,池州九華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休寧齊雲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首,碭山是世界梨都。安徽金寨是中國第二大將軍縣,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

安徽自古具有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精神。安徽鳳陽小崗村是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安徽佛子嶺水庫是新中國第一壩。安徽安慶是這裡也是中國第一艘機動船、第一臺蒸汽機和第一支手槍的誕生地,安徽合肥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VCD機,安徽金寨誕生了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安徽銅陵生產了新中國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我國首個超導託卡馬克裝置是位於合肥的“人造小太陽”。安徽和縣人許海峰拿到了中國第一枚金牌。


安徽有奇瑞汽車、江淮汽車、海螺集團、科大訊飛、銅陵有色、美菱、揚子集團、榮事達、聯合利華、亞夏汽車、華菱星馬汽車、合力叉車、馬鞍山鋼鐵、三隻松鼠電商等王牌企業,發展潛力巨大。省會合肥是科技之都,中國最大的家電產業基地、國家3個重點科教城市之一、國際科技聯盟會員城市,也是量子通信京滬幹線的樞紐,八縱八橫”的高鐵佈局以“米字型”確定合肥變成聯通中東部的重量級樞,進而讓安徽成為最大贏家。而合肥作為我國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合肥擁有4個國家實驗室、8個大科學裝置,或與北京8個國家實驗室、5個大科學裝置不相上下,利技實力雄厚,匯聚世界頂尖人才,擁有完善的科研教育體系。蕪湖是安徽省雙核城市、長三角大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創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國家一類口岸。合肥與蕪湖作為安徽的兩大經濟中心,正描繪著安徽燦爛輝煌的經濟前景。






2014年安徽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正式加入了長三角城市群,安徽的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2015年12月3日,長江三角洲地區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合肥舉行,合肥作為皖江城市帶的龍頭正大力發展白色家電與智能語音產業,成為長三角的I型大城市。2019年5月12至13日,2019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在合肥成功舉辦。同時,首批長三角地區青年企業家產業協作共同體正式成立。2019年5月22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暨第一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已經在安徽蕪湖舉行。安徽作為最初默默無聞的成員,在長三角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安徽的前途一片光明,是金子總該發出它的光了!安徽正自信地邁步在江淮大地,正贏來從配角到主角的華麗轉身,攜手蘇浙滬集中力量幹大事,與江浙人民共同奏響長三角經濟的新篇章!




有些人認為安徽發展不起來,實際原因如下:①人才與勞動力的外流,安徽阜陽每年有將近260萬的人外出打工,因此阜陽被稱為“中國四大民工輸出基地”,是中國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由於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虹吸效應,人才大量流入外省。②安徽行政區劃不合理,安徽目前有16個地級市,地級市的數量僅次於山東和廣東。長期以來安徽一直存在著小馬拉大車的現象。淮北、銅陵、淮南等地行政區域偏小,帶動力不強。③安徽創業環境不佳,比亞迪的王傳福,蘇寧的張近東,這些安徽籍企業家都是在外省把事業做大做強,出生在安徽的中國前200位富豪一共有13人,只有2人現在留在安徽。④安徽現在只有合肥一個城市在開建地鐵,武漢、鄭州、長沙地鐵早就開始運營。南昌的地鐵進度似乎也比合肥快。⑤安徽至今沒有一個國家級新區,沒有一個自貿區,沒有一個計劃單列市,沒有一個經濟特區。



安徽融入長三角,贏來大發展時代,綜合實力變得越來越強,我們國家的產業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為安徽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越來越多的產業和資本開始在安徽進行佈局,安徽已經成功步入大發展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才與勞動力會湧入安徽,越來越多的王牌企業會入駐安徽,安徽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龍舒翰墨俠客行


我來說一下 我是搞攝影的 上個月拍了個十五年同學聚會,(地級市一中普通班)聽了同學們自我介紹,一個班46名同學,三人在本地(兩人公務員,一人經商)其餘的人都在外打拼,主要分佈在南京(十幾人)上海(十幾人)海外4人 本省的就幾個人, 我感覺還是安徽人才留不住,想要多大的發展,困難相當大,不過安徽近幾年在留住人才方面也是做的非常努力。


Xc永勝


安徽發展慢最大原因是不團結,馬鞍山有馬鋼,安徽工業大學,蕪湖有奇瑞,安師大安工程,三分巢湖,蚌埠安財大,交通樞紐,軍工等,馬鞍山,蕪湖,合肥在省會真沒虧她倆,奇瑞和馬鋼當時全國前幾的企業,為了蕪湖和馬鞍山有人口和土地,三分巢湖,全省最看不起合肥的蕪湖,馬鞍山,安慶,合肥完全可以獨佔,在說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湖南長沙,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江西南昌,哪個省會不吸血,就安徽省自己吵,貶自己,看不起自己,其實現在外地好多人對安徽評價很好!!!


徽風蟻卒


安徽應該北邊大力發展沿淮城市蚌埠,南邊大力發展沿江城市蕪湖。依託淮河和長江的地理優勢,讓蚌埠帶動皖北,蕪湖帶動皖南,蚌埠蕪湖再共同輻射皖中!從而帶動整個安徽發展!

安徽定位合肥,重點發展合肥是一大敗筆!合肥無文化底蘊歷史,不沿江不靠淮,地理位置尷尬!北輻射不了皖北,南帶動不了皖南!合肥處於安徽中部,目前只是單純在吸血,不但無任何吸引力,反而把安徽攔腰斬斷!導致如今安徽皖北和皖南產生隔閡,差距越來越大!用合肥來帶動整個安徽,是屬於小馬拉大車,心有餘而力不足!

安徽應該大力打造真正的雙核城市――蕪湖和蚌埠!淮河流域重點打造蚌埠,長江流域重點打造蕪湖!讓蚌埠輻射皖北,讓蕪湖輻射皖南,再加強蚌埠和蕪湖的文化經濟政治交流,從而讓皖北皖中皖南串聯起來,整個安徽凝聚力更強!

現如今把精力放在合肥,合肥不僅不能輻射整個安徽,反而腰斬安徽!皖北和皖南等於生生被隔斷!如今都不服合肥,導致整個安徽被合肥阻斷!喪失凝聚力!安徽成一盤散沙,皖南皖北各自為戰,南北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安徽人才大量外流!合肥帶動不了安徽,只會吸血!導致安徽越來越瘦弱!

安徽有淮河和長江,卻不好好發展淮河和長江城市,有浪費資源之嫌!我覺得安徽應該做到:皖北看淮河,皖南看長江!江淮帶合肥!這樣安徽才能上下團結一致!吸引外來人員!

或許集全省之力可以打造出一個超級大城市合肥,但是別的城市就會骨瘦如柴!差距越來越大!肥一城而弱全省!大力打造新雙核蚌埠和蕪湖,安徽會均衡發展!強兩城而壯安徽!畢竟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


JH朕當時就慌了


安徽省就是政治的產物,本省地級市之間認同度太低。清康熙年間, 安慶桐城的大學士張英張庭玉父子,提議把江南省拆分,並把家鄉皖西南小城安慶府做為省會。 康熙對張英的話一直就是言聽計從。所以才有了安徽省,安慶才成了省會,但是安徽巡撫不願去啊,總想留在江寧府或太平府。賴在南京92年才搬去安慶,安徽學政一直就在太平府沒走。 從太平天國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安徽就一直是主戰場,也沒消停過。 蕪湖是煙臺條約後從太平府分出來開埠,給洋人做生意的,原太平府碼頭也遷去了蕪湖。隨著鐵路公路的建設,蕪湖和蚌埠一個皖南中心城市,一個皖北中心城市 地位上來了,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這兩個市是省會的主要競爭對手,誰知道毛主席一句話合肥成了省會。我的家鄉六朝畿輔,五代名郡,金陵鎖鑰,建康門戶,南直隸第一府太平府沒落了, 現在在安徽,馬鞍山地區就沒什麼存在感。也得不到什麼利好的消息,安徽發展起來發展不起來。跟我們關係不大,最多也就是少被吸點血而已。 自己掙到錢才是王道,民富才是王道。其他的沒什麼意思。


博浪的水手


也許我們觀點是錯的,但從我接觸的安徽人來著,安徽人勤勞也非常聰明,看他們在外打工的,團隊協作不是很好,個人小打小鬧做點小生意的做的很好,但做不長,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說明缺少誠信,互不信任,一個缺少誠信的人,缺少團隊精神一群人要做成大事就困難的多,浙江人無論在本省或到外面去闖,都願成邦,有協作精神,形成一種勢,不會內鬥,往往會成事,當然當地領導是主要作用。我們普通百姓普遍有這樣的認為,如果你把當地搞好了,百姓生活安定了,你領導享點福,謀點利也認可,但你事還沒辦好,就在貪,百姓就不會相信你,因為你沒誠心辦事,所以也辦不成事。


錢富春


安徽應該能發展的很好,主要是大格局的定位有問題,造成全省只知其一的低水平、無全省之局,我個人看法說一說僅供參考,不同意見各自保留,勿噴。

1、合肥:政治定位一一省會城市。它的發展應該以政治、教育、科技、科研丶高端技術及新產品創新孵化向省內幅射帶動,再加上國家將中科大及若干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佈局在合肥,國寶級的科學家雲集合肥,科技上定位為國家科技科研中心,集中做好這些就很了不起了,對國家對民族貢獻就很大了,居於高端之首,因此不要再陷入唯CDP的低級競爭中,把合肥環境搞的像江南蘇杭,生活愜意,留得住高端人才,環境打理的如盆景一樣美麗。城市品質也處於高端。各種生產性作業根據省內不同城市的秉賦按經濟規律,尊重市場扶持他們發育成長。既使你CDP不高,但你的高端科技和優美的環境,令人想往。

2、蕪湖:充分發揮長江優勢,聯手安慶、馬鞍山丶銅陵等沿江城市搞好產業幅射。

3、蚌埠:抓住京滬黃金幹線,和自身的工業優勢,攜手皖北兄弟地市搞好產業幅射。

如果這樣聯動發展起來,走向協同共贏,全省均衡有序發展,合肥不僅不吸血,還能供血促全省創新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重複建設浪費資源等弊端,彰顯了做為省會城市的責任擔當。

正如現在北京在進行去除非首都功能。安徽全省都得到發展,各地產業分工清晰,發展路徑明確,發展速度自然也不會低,整體經濟實力集合起來絕不會差,經濟強大的安徽、美麗的合肥必然崛起在江淮大地上!


江淮老人


安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除了不在海邊外,北部是平原,中部是丘陵,南部是皖南山區,各種農作物品種多樣,礦產資源豐富,有淮南、淮北兩座大煤礦,有馬鞍山鐵礦,有銅陵銅礦,還有廬江的各種礦產,還有長江、淮河兩大水系(90年代專家、學者就論證過,說安徽很像德國的魯爾地區。)。正是這兩大水系雖然給安徽帶來了航運的便利,但幾百來也給安徽帶來無窮的災難,每到梅雨季節,長江、淮河就可能氾濫,一旦氾濫,就可能使得兩岸老百姓家破人亡,顆粒無收,災後只有逃荒要飯。國人常常認為安徽窮,安徽人素質不高,大多源於此因。改革開放後,特別是1991年的大水後,中央加大了對長江、淮河治理的力度,經過這些年的治理,大幅度的減少、減輕了水災,現在農民比以前富裕多了,再也不要拖著棍子到處要飯了,但是,以前安徽窮的印象已經刻在國人的腦子裡,要消除這個影響,肯定還要花費不少年。

安徽發展不如一些沿海城市,因為一些大型企業常常選擇海邊,像國家級、世界級大項目:大型石化企業、大型造船企業、核電站、大型風力發電、大型航運企業、大型科學裝置等都不太適合放在內地。這些對安徽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安徽近代與現代出了不少政治家,安徽人是最講政治的,特別是中部和皖南地區的人,幹事小心謹慎(皖北地區人膽大,他們的口頭談,沒有鋸不倒的大樹。他們不少人沒有什麼不敢幹的,但都沒有用在正點子上。),改革開放以來沒有什麼進取精神,不論辦什麼事就只會扣文件。在浙江富起來之前,浙江從安徽拉走多少新、舊機器,挖走多少安徽人才,安徽始終無動於衷,不知道是否因為人窮志短。眼看著浙江人利用這些舊機器與人才生產各種產品賣給安徽,賣到全國,從而發家致富。

安徽人的頭腦與浙江人歷來不同,改革開放前,浙江很多地方也很窮,他們不少人來到安徽謀生,當年走街串巷修鞋子、修雨傘、鈀鍋鈀碗的都是浙江人,安徽人遇到災荒年景就只會出去要飯。現在安徽比較窮的人已不再要飯了,而是到一些外省外市收破爛(據說阜陽人幾乎壟斷了深圳的破爛行業)、賣老鼠藥、蹬三輪車、賣早餐,好一點的在郊區種蔬菜或在市場賣蔬菜,也有不少當建築工、快遞員、保姆等等。這也算是安徽人的一大進步。


馮守平82419


安徽,在歷史上並不落後,和江蘇省分開後,直到民國時期,安徽的經濟一直處在全國前列。

安徽的落後,是歷史造成的!

第一,歷史上安徽和江蘇分離後,南京在近百年的時間內是安徽事實上的省會。這造成了安徽的精英和財政匯入了南京。

第二,晚清時期太平天國對安徽來說是絕對的禍害,連年戰亂,導致安徽人口銳減!

第三,作為華東地區的農業大省和資源大省,新中國成立以來直到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後,安徽每年調出大量的農副產品和自然資源低價支援上海、浙江和福建。與此同時,得到國家的財政支援,僅僅高於省級行政區人口最少的西藏。

第四,每逢洪澇災害,國家為了保證下游的江浙滬工業區,選擇在安徽境內洩洪。

第五,國家開放開發東部地區,安徽卻被劃入中西部地區!國家開發中西部地區時,安徽卻又被劃入東部地區!

可以說,安徽所謂的落後,主要是外部人為原因造成的!

內部因素,安徽改革開放後,很長一段時間,提出什麼打造皖江經濟帶,結果,皖江經濟帶不僅沒有打造起來,反而是在為江浙滬做嫁衣!資源不斷被虹吸造成流失!

直到安徽確立強省會戰略,才逐漸扭轉了被動的局面!所以,筆者多次撰文,提出凡是不同意發展強省會的官員,一律不得進入省級決策層!

那麼,安徽真的發展不起來嗎?

這顯然最無知最荒唐的看法!

首先,安徽不缺人才,而且,各類人才非常齊全。缺的是能夠提供給人才充分施展的平臺,並留住人才!

其次,安徽是科研強省,特別是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國際科技產業化創新中心的合肥,更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科研強市!如何把安徽的科技成果留在安徽境內轉化,並強化科技開發的橫向深化發展,安徽就完全能夠發展成為全國經濟強市!

第三,安徽戶籍人口全國排名第六位,常住人口全國排名第八位,擁有足夠大的人口基數。遺憾的是,安徽的地級城市太多,導致人口等資源過於分散,並提高了行政成本,加重了財政負擔!

2019年,安徽的經濟規模全國排名第十一位,人均排名全國第十三位。只要政策得當,安徽完全能夠進入人口排名相應的全國排名!


鄭瑞文2015


網上經常流傳著一句話,你覺得你過的不好,是因為你總想比別人好,這句話也非常適合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安徽同樣也是這樣一個省份,大量的網民總認為安徽發展的不好,甚至覺得安徽發展不起來。

安徽能不能發展起來?應該說安徽一直都在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經濟增速應該說還是比較快的,絕大多數的地級市增速都超過了全國的平均速度,這說明安徽經濟發展的態勢還是非常好的。不過總體上來說,和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中部各省中也談不上第一梯隊。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安徽發展的仍然不算好,甚至覺得安徽以後也發展不起來。

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時下多數天天抱怨安徽現狀的本地人,其實多半都是希望家鄉越來越好的,但是無奈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看不到家鄉有本質的飛躍,心裡著急。急著急著就容易說出一些衝動的話,例如責備省會的無能和吸血,抱怨發展模式不對路子,自嘲家鄉永遠發展不起來。但是這些人的內心應該都是希望家鄉早點崛起,正是因為愛家鄉,才會抱怨,如果有朝一日大家都沉默了,那才是真的悲哀了。

安徽發展起來了嗎?這個要看和誰比,如果把安徽和中西部的省份對比,似乎是半斤對八兩。但是如果和江、浙、滬對比,可以說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根本沒有縮小的跡象。看看每天穿梭在寧安城際上和京滬高鐵上的一輛輛動車和高鐵就可以知曉,安徽有大量的人力資源是輸往江浙滬等地的。這是安徽發展現狀的最直接反應,本省可以說除了個別自以為已經發展起來的城市之外,絕大多數的地區都難說發展的很好。上至省會這樣的二線大都市,下至一般的小縣城,滿大街最多的店鋪除了藥店恐怕就是房地產中介。老年化正在不斷加速,各地都在靠地產支撐著經濟發展。除了個別人口紅利比較好的城市之外,多數地區商業都非常蕭條,過完了春節就始終在清倉甩賣,等著下一年春節的到來。

安徽應該怎樣才能發展起來呢?一些人覺得安徽之所以沒有凝聚力,是因為省會的軟弱無力,競爭不過武漢與南京,所以安徽必須重點打造合肥,建立自己的核心。只有合肥發展起來了,安徽的明天才有希望。也有人覺得安徽多數地級市的條件都不錯,沿江和江淮以及淮北地區平原廣闊,工商業和農業基礎雄厚,皖南、皖西旅遊資源豐富,沒有理由發展不起來,所以應該全面開花,像江蘇、浙江那樣,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然後促進城市化的提升。

兩種觀點都有道理,前一種辦法應該說是過去二十多年裡整個安徽的工作重心,集全省之力打造一城多年,合肥確實已經肥起來來了。但是整個安徽的人均水平依舊是全國墊底,後面的時間裡,就應該以合肥為中心帶領全省經濟的高速發展了,這是安徽崛起的關鍵所在。一個城市地鐵修的再漂亮,高鐵樞紐修出花來,也只是一個城市的事情,全面發展各地級市,特別是經濟落後的眾多縣城,才應該是往後安徽發展的重點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