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個人在疫情之下的應對之策

隨著武漢新增病患快速下降,全國大多數地區逐步新增為零。可以說,整個中國的舉國防疫之戰,已經逐步結束;而同時,世界範圍內的新冠病患大流行,也正式登場。生活總是要繼續,有分析說這可能就是自然界的進化法則,優勝劣汰,話雖然殘酷,但事實確實在往此演變。如何在這個情況下預判疫情之後的社會發展方向,對提高我們每一個個體生存能力會有所幫助。

就此我發表一些個人想法,供各位參考: 1、目前全球疫勢分析 由於世界上再無其他國家有中國這樣的社會動員能力,雖然中國辦法是最有效,但事實上其他國家無法仿效。因此即使中國可以做到新增患者清零,但也無法改變世界範圍內的大流行,事實上歐洲已經放棄,基本防疫就是各自為戰,做得最好的就是新加坡模式,做不好就是伊朗模式,正常的就是意大利模式。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能控制好相對安全的就是中國、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及北歐;西歐、美國、加拿大及大多數富裕、人口密度低國家是正常模式;貧窮及人口密度大國家就是伊朗模式。

2、未來全球市場分析 全球化的步伐大幅度逆轉,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際間人員往來大幅縮減,國際貿易及分工受到巨大沖擊,這一點,所有外貿從業人員及生產商都要重視,尤其牽涉到一些非民生領域受衝擊會更大,比如新能源、環保、電子信息這些原來的熱門領域可能受衝擊會更大。

3、國內情況分析

  • (1)第三產業是受衝擊最大的領域,尤其需要線下人流的領域更是面臨生存壓力,可能會產生倒閉潮。比如影院、餐飲、傳統商業、線下教育、會展、賽事組織等受影響更大,非國有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應該考慮轉行這樣的現實問題,但外賣、快遞和電商依然會保持高增長。
  • (2)製造業整體受影響不大,但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轉型,工業自動化及相關行業將大幅度增長。農業基本不受影響,畢竟民以食為天。
  • (3)教育模式將發生根本性改變。線上教育及相關行業會蓬勃發展,原來的城市補習班將面臨生存危機。
  • (4)醫療、藥品及衛生相關領域將是相當長時間內增長最快的行業,會受到所有人重視,成為剛需。

一場病毒危機,改變了世界進程,也改變了每一個人。接下來,每一個個體,在放慢自己腳步的同時,應該冷靜思考,如何可以把接下來的步伐走更穩更堅實!

個人在疫情之下的應對之策


願時代的塵埃,落到個人身上,依然還只是塵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