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走進道德經,心才靜如水。

道德經第三章:修無為。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翻譯: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民不爭名奪位;不以奇珍異寶為貴重之物,使人民不做偷盜的事情;不展示可貪的事物,來讓民心不產生亂念。因此,有道的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淨化人民的心靈,滿足人民的溫飽,減少人民的野心,提高人民的能力。經常讓人民達到沒有固有見識,沒有過多欲望的狀態。使那些有智巧的人不敢肆意妄為。以無為的方式去施為,那麼就沒有什麼治理不好的。

走進道德經,心才靜如水。

之前文章裡說過,道德經的眾妙之門在於妙徼相生,這個視角也是道祖的視角,能用去看待後面的經文,並能為之用,就近乎於大道了 。

這個視角不明晰,可以從天地人三才來看 。

天,是存乎道中的客觀規律;地,是存乎治國治業治家等諸象中的規律;人,是存乎自身修行中的規律

這一章,看上去是治國策 。

但天地人三才來看,都有內涵,道德經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

什麼是烹小鮮呢?

漢初《毛詩故訓傳》曰:“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

乾隆朝史籍編修杭世駿曾著《訂訛類編》曰:“ 烹小鮮不可擾,治大國不可煩。煩則人勞,擾則魚潰。”

河上注:“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

《淮南子·齊俗訓》說:“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為寬裕者,曰勿數撓,為刻削者,曰致其鹹酸而已。’”

《韓非子·解老》篇:“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從這裡可以看到,烹小鮮,就是烹飪小魚。其中的技巧在於不能過多幹預,烹魚繁則碎

這個道理,帶到本章裡去看 。

從天的角度,正是順應自然,順道而為,減少對於民眾的干預。把對於才名的推崇,貴物的價值,相比之慾,從治理中去除,去關心更加實在的東西 。

走進道德經,心才靜如水。

什麼是無為呢,第二章裡有解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

也即是順應自然本來的生長,去推動它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所以無為的治理方式

是讓民眾先虛心,減少驕狂,達到踏實沉穩

這樣的態度,才能夠有所增進

空杯心態屬於心理學概念,象徵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

一代武學宗師李小龍也非常推崇這句話,他說:“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

虛心之後,是“實其腹”,實腹就是充實自己,讓自己肚子裡有貨

空杯以入酒,空無以求全

在增長自己學識的同時,要“弱其志”

這裡的志,和項羽謀士范增對劉邦的評價一樣“其志非小”

是野心的意思,“弱其志”就是在見識增長後,仍然能保持虛心

很多人的野心會因為學識的增長而膨脹,變得自大驕狂,所以在增長學識的同時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心,清空裡面的傲慢和野心,這個過程就叫做“弱其志”

“弱其志”之後,是“強其骨”

這個骨有兩種意思,也可以看做兩種見解

一個是身體骨骼,這種意思下,“強其骨”就是強健民眾的體魄,這種治國方式就類似於道教個人修行裡的“性命雙修”

第二個是說風骨,這種意思下,民眾的心態沉穩了,學識增長了,就要樹立風骨,有民族風骨,國風,也有個人的風骨。有學識但是沒有風骨的人很多,所以從這裡看,要讓所學為國為家為民謀利,就需要塑造風骨

這兩個意思都對人有增益,可以踐行

“為無為,則無不治”這句話不解釋了,我們看前面的“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這裡不好解的地方,不在“無慾”,在“無知”和“智者”

無知,不是沒有學識知識,而是沒有固定見識,仿若無知 。

理解這個意思,可以從“智者”入手 ,

“智者”不是說有大智慧的人,而是說“聰明巧智之人” 。

從現在看,詐騙犯就屬於這種人 。

詐騙犯的伎倆,比較出名的有冒充銀行人員和冒充警察 。

如果人心沉穩,不被固定的見識所阻礙,就不會被他們偽裝外衣所帶有的權威性震懾,從而沉穩的觀察他們 。

這就是無知

相對應的有知,就是認識事物時,會被已有的見識所阻礙

心中有了偏離,就無法窺見真貌

這裡,我把字面意思都解釋了一遍

其中的“天”就在於“無為”

“地”在於字面,治國意,可以引申到治家治業

那麼“人”,如何解呢

放到修身裡,可以把這一章裡的“民”和“其”換成“我”或者“心”

如下

“不尚賢, 使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我心,實我腹,弱我志,強我骨;常使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亂為。為無為,則無不治。 ”

這個自己理解

走進道德經,心才靜如水。

放到自我修行裡,“智者”又是什麼呢,就是“智”

人心分為“理”“智”“欲”

智就是智力聰明

理和欲相對,欲是執著一物不管其他任何

理是相對欲存在的人對自己的約束

所以有理智

也有欲智

為了實現自己的慾望,讓慾望駕馭智力,就會衍生很多可怕的東西

所以要約束好慾望,讓“智”不妄為

放到“天”裡,就不是可以從字面領會的了,需要歸納總結

以“理”(聖人之治)束“欲”,“智”不亂為

這裡有幾個概念解釋一下,聖人,是至理之人,對於慾望的控制達到了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所以聖人之治,就是至理之治

存欲而去執

清靜經裡有“遣欲澄心”只說,這個“遣”是管理的意思

“遣散”也是管理命令使之散的意思

道家並不認為欲是絕對壞的東西,在第二章裡就說過萬態都是相對存在的

欲也有清欲和執欲的區別

這個區別在於哪裡呢

前面說了,欲是對一樣情感的嚮往

執欲就是不顧一切,不受理約束的欲

特點是“求愈多”“放不下”

清欲則屬於“不貪求”“放得下”

我以前有個比方,人和欲的關係就像遛狗

清欲就是人遛狗,執欲就是狗遛人

人遛狗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狗遛人就是“撞南牆而不止”

因此有慾望過重會招致毀滅的說法

拿情慾來說,“執情慾”可以因愛生恨,“清情慾”可以放下

這就是執欲生禍

其他不說太多了,一個道理,可以在不同情境裡有不同運用,列舉只是為了使人明白,後來人總能舉一反三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人類但凡想求進步,永遠是這四個步驟。這是一切修行的方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