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秦國僅靠商鞅變法就強大了?只看教科書的你被騙了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真乃風雲變幻,英雄輩出。在那個大歷史背景下,齊楚燕趙韓魏秦七國爭雄,各個國家都想當稱王稱霸,而西北邊陲秦國笑到了最後,由秦始皇嬴政滅掉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的帝國。通過上面一篇文章《 》,我們可以知道秦國的起點並不高,不論從國土面積、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還是文化地位上都沒有自己的優勢,那麼怎麼就後來居上,成就了千古霸業呢?

很多人都會把這個功勞歸功於商鞅,因為商鞅在秦國開展了一系列的變法,咱們歷史教科書上對商鞅變法的評價也很高,稱其為秦國的富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商鞅具體做了哪些事情呢?


秦國僅靠商鞅變法就強大了?只看教科書的你被騙了

簡單來說是三個事情。一是編戶齊民,就是把每家每戶的詳細信息都登記在冊,這樣國家就對自己統治的臣民瞭如指掌,可以高效率的徵兵、徵糧。二是土地私有化。也就是廢除商周時期一直推行的井田制,將土地分給平民,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只需要向國家繳納一定的賦稅,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這樣就提高了平民的積極性。第三個就是獎勵軍功。誰能上戰場殺敵,誰就能得到獎賞。殺的越多,受到的獎賞也就越多。秦國給軍功列出了二十等爵制,砍下一個敵人的人頭,國家就給你評定一級,給你一個爵位,然後給你相應的土地財產。這樣在戰場上,秦軍的眼睛裡的敵人就不再是對手,而是長在肩膀上的一堆金銀財寶,因此士氣高漲,戰鬥力爆棚,打起仗來爭先恐後,腰上彆著兩三個敵軍人頭還不滿足,繼續殺敵唯恐最後分的少了。這樣的秦軍誰不怕呢。

秦國僅靠商鞅變法就強大了?只看教科書的你被騙了

秦國軍隊

商鞅變法確實給秦國的國力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其他六國呢?就眼睜睜的看著秦國不斷地崛起嗎?能在戰國時期存活下來的國家當然都不是吃素的,當然不會坐吃山空,等著秦國一家獨大。真實的歷史上其他六國也有變法,而且比秦國的更加早。比如最早搞變法的並不是秦國,而是魏國。魏國有一個丞相叫做李悝,他有一個著作叫做《法經》,這部書和同時代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齊名。後來所謂的商鞅變法,是商鞅帶著這套《法經》跑到秦國去交投名狀,當了秦國的丞相,才在秦國搞的變法,因此秦國變法並不是第一個。

秦國僅靠商鞅變法就強大了?只看教科書的你被騙了

作為秦國的鄰居魏國變了法,其他國家也沒閒著。地盤老大楚國也推行了變法。魏國有個人叫做吳起,跟李悝在魏國是同時代的人,但是自己在魏國不受重用,還受到排擠。後來想想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去其他地方謀求發展,因此便跑到了楚國學李悝搞了變法,並且還搞了一些創新。後來商鞅看著楚國搞得不錯,於是把楚國變法中好的部分學習了進來,加入了秦國的變法中。


秦國僅靠商鞅變法就強大了?只看教科書的你被騙了

這麼看來,變法並不是秦國獨有的,各個國家基本都搞過,而且秦國的變法時間上還晚了一些。當然也有人說,那山東六國的變法都搞失敗了,你看吳起最後不都被殺了嗎?那商鞅的下場是什麼?不也是被殺掉嗎?所以貴族的反撲,那也是各國的一個通例,這一點不足為奇。所以秦國為什麼會變得強大,光靠一個商鞅的變法去解釋,顯得有些站不住腳。那麼秦國到底是為什麼為崛起呢?這個咱們就得把目光投到另外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嬴政。具體嬴政是怎麼在歷史的洪流中力挽狂瀾,成為千古一帝的,咱們在後面的文章會詳細的給您分解,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