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教你識別“涉磺”的茯苓,收藏一下吧!

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溼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研究顯示: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護肝作用。

教你識別“涉磺”的茯苓,收藏一下吧!

茯苓面臨的質量危機主要是加工過程中受到硫黃過度燻蒸,改變了原來的藥效,使良藥變成了“毒藥”。一方面,二氧化硫對人體有害,食用燻硫茯苓會破壞消化和呼吸系統,使這些器官的黏膜受損,還損害肝、腎等器官,可能出現眼紅、眼痛、流淚、失眠、頭暈、嘔吐、噁心、乏力等症狀。

教你識別“涉磺”的茯苓,收藏一下吧!


茯苓,可藥可食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寄生在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多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其藥用歷史已有2000多年。“雲茯苓”是產於雲南的白茯苓,道地藥材,品質最優。

教你識別“涉磺”的茯苓,收藏一下吧!


南的白茯苓,道地藥材,品質最優。由於茯苓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多糖類,因此其自古被用作食品。一些常見食品茯苓酥、茯苓霜、八珍糕、山藥茯苓包子、茯苓粥、茯苓餅等,都是以茯苓為原料,一直為深受人們喜愛。民間習慣用茯苓製作成茯苓酒、茯苓夾餅、八珍酥糖、茯苓掛麵等,至今還是人們逢年過節招待親友、饋贈鄉鄰的佳品。

學幾招,辨別“硫燻”茯苓

硫磺燻蒸不是炮製中藥的工藝,是產地加工行為。由於受當時條件限制,使用硫黃來殺蟲、防潮、儲存、增色是最經濟、實惠、有效的方法。

用硫磺燻蒸中藥材的傳統由來已久,可以增白、防黴、防蛀,有利藥材貯存。清朝的《溫縣誌》比較明確記載了山藥產地加工使用硫黃燻蒸。民國時期的《藥物出產辨》對藥物使用硫黃燻蒸也有記載。

教你識別“涉磺”的茯苓,收藏一下吧!


多數藥材需要防腐、防蟲、防黴貯存,可以採取冷庫貯藏、氣調儲藏等措施。所以,《中國藥典》(2015版)明確規定十個品種允許適量硫磺處理,但其二氧化硫殘留限量不得超過400毫克/千克;中藥材及飲片中亞硫酸鹽殘留量不得超過150毫克/千克;茯苓原則上不允許燻硫,如果燻了,其含硫量須低於150毫克/千克以下。但目前,不少不法藥商依然違反法律規定使用硫磺燻蒸。

教你識別“涉磺”的茯苓,收藏一下吧!



賣相好的不一定質量好

如何辨別“涉磺”藥材:

一是聞,凡是燻過的都有一股刺鼻的酸味。

二是看,凡是過於鮮豔或發白的藥材都要警惕。

三是摸,藥材有本草的質感,如果發現藥材偏重,就有可能是硫燻過的。

四是嘗,大多數“硫磺藥材”放進嘴裡能嚐到一種異常的酸味。

教你識別“涉磺”的茯苓,收藏一下吧!


可能被硫黃燻蒸的中藥知多少

人參、西洋參、川貝母、茯苓、浙貝母、當歸、山藥、天麻、白芍、杭白菊、黨參、枸杞子、金銀花、玫瑰花、防風、大棗、砂仁、山楂、板藍根、桔梗、石菖蒲、薏苡仁、胖大海、百合、土茯苓、葛根等。

教你識別“涉磺”的茯苓,收藏一下吧!


這樣的茯苓沒有質量保障

1、潔白如玉,品質佳,賣相好。

2、聞一下,很刺激,或者直接有類似硫磺皂的味道。

3、吃起來有點酸。

4、較潮溼而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