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遼遠旋律對天唱——蒙古族長調民歌

遼遠旋律對天唱——蒙古族長調民歌

遼遠旋律對天唱——蒙古族長調民歌

從靜靜流淌的額爾古納河畔到遼闊的錫林郭勒草原,從巍巍的大青山山脈到廣袤的巴丹吉林沙漠,無處不飄蕩著悠揚動聽的蒙古族長調民歌,那委婉的旋律,寬厚的唱腔,廣闊的音域,令人陶醉,讓人動情,使人遐思萬千。

辽远旋律对天唱——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長調民歌旋律悠長舒緩、結構獨具特色、歌詞蘊涵哲理、內容極為豐富,是蒙古族民族精神、文化和音樂的重要傳承方式。它恰如其分地表達出蒙古族人民的心理特徵、審美要求和語言特點的神韻。

研究證實,蒙古族長調民歌的形成和發展經過了三個歷史時期:

山林狩獵音樂文化時期

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

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

辽远旋律对天唱——蒙古族长调民歌辽远旋律对天唱——蒙古族长调民歌

山林狩獵音樂文化時期

在7世紀前,蒙古人的祖先一直生活在大興安嶺山脈與額爾古納河流域,生產方式以狩獵為豐。在漫長的歲月裡,蒙古人創造了自己富有狩獵特色的音樂文化。諸如狩獵歌舞、薩滿教歌舞等。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格以短調為代表,民歌具有結構短小、音調簡潔、節奏明瞭、詞多腔少等特點。整體音樂風格敘述性與歌舞性較強,抒情性較弱。這也是原始時期人類音樂藝術的共同特徵。至今仍在民間流傳的帶有這一時期明顯音樂文化特徵的蒙古族民歌有:《追獵鬥智歌》、《白海青舞》等

辽远旋律对天唱——蒙古族长调民歌

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

從7世紀始,生活在我國東北部額爾古納河沿岸以狩獵為生的蒙古族,開始走出山林逐漸西遷踏上了蒙古高原,生產方式由以狩獵為主轉為以遊牧為主。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北方草原蒙古各部之時,宣告了蒙古民族正式登上北方草原的歷史舞臺,順應歷史潮流成為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族在承接著北方草原文化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傳統文化注入其中,促進了北方草原音樂文化迅猛發展。隨著生產方式的轉變,音樂風格也發生了從短調民歌向長調民歌的演變,逐步形成了蒙古族音樂史上的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這一時期蒙古族民歌是以短調民歌為基礎,以長調民歌為創新,長調民歌逐漸占主導地位的時期,也是蒙古族整體音樂文化風格形成的重要歷史時期。

辽远旋律对天唱——蒙古族长调民歌

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

1 8世紀,隨著歷史變革及發展,北方草原與中原內地的聯繫進一步增強,各民族間融合交流的步伐加快。中原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也逐漸滲透到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短調敘事歌、長篇說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發展,形成了蒙古族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是:短調民歌重獲新生快速發展,長調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辽远旋律对天唱——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長調民歌,內部結構較為自由,題材集中表現在思鄉、思親以及贊馬和酒歌等方面。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內容多集於一個側面,它主要是由演唱者根據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對大自然的感悟來自由發揮。長調民歌包括草原牧歌、讚歌、思鄉曲、婚禮歌、情歌等不同歌種。

音樂特點為音調高亢,音域寬廣,曲調優美流暢,旋律起伏較大,節奏自由而悠長,多采用複合式節拍。曲式結構以上、下句構成的樂段較為常見,也有復樂段乃至多樂段構成的聯句體,以非方整性結構居多。歌詞多以兩行為一段,在不同的韻步上反覆疊唱。

詞曲結合則“腔長字少”,常用甩腔和華彩性拖腔,以各種裝飾音點綴旋律。

演唱形式除獨唱外,還有齊唱、對唱、伴唱,乃至“潮爾”合唱等。現在流行的優秀長調民歌有:《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輪番酒之歌》、《遼闊的草原》、《小黃馬》、《威風矯健的馬》、《思鄉曲》、《牡丹梁》等。

2003年的新年,長調民歌《褐色的鷹》、《遼闊的草原》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唱響。蒙古族長調民歌已成為世界樂壇上一部不可多得的華章。

辽远旋律对天唱——蒙古族长调民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