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用戶65203725535


秦檜作為北宋時期的大奸臣,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忠將岳飛,當然這其中也有趙構的身影。雖然後來岳飛被平反,但是早已經於事無補。而且岳飛被平反後,秦檜已死但是被罷官削爵。



從此之後秦檜的後人一直平平無奇,一直到了清朝時期才有所改變。秦檜的一支後人傳到了秦大士,秦大士的祖籍安徽當塗。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秦大士的祖父秦應瑚把家搬到了江寧避禍。父親秦有倫生有七個兒子,而他排行老二。

秦大士小時候便展現出卓越的才華,十歲就能寫文章。年紀輕輕在當地就享有名譽,靠著一手好的書法養活家人。28歲考中舉人,恰逢皇太后60大壽恩科。陳大師以38歲的年齡前去進京趕考,也就有了我們今天的故事。


根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秦大士的文章是所有考生裡面出類拔萃者,最後交給乾隆皇帝定奪最後狀元人選。乾隆皇帝也認為他的才華足以擔任狀元,但是看到名字與祖籍有點懷疑。萬一是秦檜的後人,欽點了他為狀元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乾隆把秦大士叫來問話:你祖籍是否是秦檜?秦大士也不敢回話,如果說是,到手的狀元就丟了。如果說不是,又有不肖子孫的名聲。幸虧是狀元的料,回了乾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馬屁拍的響,秦檜是奸臣不錯,但那是宋朝的事,我們大清國可是明君。對於這個回答,乾隆很滿意,欽點秦大士為清朝第34任狀元。


秦大士也沒有辜負乾隆的厚愛,之後的為官生涯中一直很清廉。而且他在當上狀元沒多久,就前往杭州西湖岳飛墓拜祭。看到墓前跪拜的秦檜,說出了:“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的名句。


而如今在南京長樂路還可以找到秦大士的故居


史之策


清乾隆年間,秦檜後人,秦澗泉。在他38歲時,遇太后萬壽恩科,得中狀元。


乾隆殿問:據說你是秦檜後人?澗泉聽話聽音,己知乾隆皇帝,對自己是秦檜後人的出身,有看法、不滿意。靈機一動,不亢不卑答曰:一朝天子一朝人,宋高宗昏瞶,所以用奸臣;而皇上乃盛世明君,用人必唯忠賢。乾隆聽後轉嗔為喜。並重用了秦澗泉,澗泉不負聖恩,其後在仕途中清正廉潔,愛民律己,頗有建樹,摘秦澗泉平生佳句如下,亦可管中窺豹,略知他的修為品德於一二。

南京燕子磯石壁題:”漁火只疑星倒出,鐘聲欲共水爭流“。顯露出才氣橫溢。

西湖檜墓遊:”人自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僅兩句將己之抱負情懷,為人處世和盤捧出;

七絕:

金粉飄零野草新,

女嬙日日枕寒津。

傷心慢莫悲前事,

淮水而今尚姓秦。

後一句表明他不忘初心。堅守始終如一的愛國愛民、廉潔清正的操守。

後人為了紀念他,將秦淮河畔的一小巷命名為狀元巷。


老蛇正宗


由於生前策劃“莫須有”的罪名致使著名抗金將領岳飛冤死獄中,與宋高宗趙構等人一起力主議和致使南宋錯失良機,終南宋一朝難以阻止起大規模的北伐,秦檜的惡行讓他的名字成為“賣國賊”的代名詞。

但是不可否認,由於秦檜當年位高權重,他的家族顯赫了數十年,並且其後人也是人才輩出。比如他的長孫秦壎在年僅十六歲的時候就考中了探花(這個好像不值一提,畢竟當時阿諛奉承秦檜的人可不在少數),而秦壎的兒子秦鉅則真正可以說是滿門忠烈了——宋寧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金國再次大舉南侵,淮南告急。知州李誠之準備以死殉國了(吾以書生再任邊壘,行年七十,抑又何求,獨欠一死爾。當與同僚戮力以守,不濟則以死繼之),朝廷受到戰報之後便開始商議派軍支援,趙放建議說:“秦鉅文武兼備,報國心切,可當大任”,群臣大部分表示反對,一個“秦繆醜”的子孫怎麼能率領大宋的部隊出兵作戰呢。趙放認為,不能以秦鉅的出身來評判他的能力,最終宋寧宗同意秦鉅出戰。秦鉅到達蘄州之時,金軍已經派兩路大軍共計十餘萬人攻克了黃州,並全力攻打淮南。

秦鉅向武昌、安慶求援,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最終蘄州稱被金軍攻破。秦鉅與李誠之與金軍展開巷戰,但最終無力迴天(鉅與誠之各以自隨之兵巷戰,死傷略盡),李誠之自刎殉國,全家隨之自殺。秦鉅名部下劉迪將蘄州城中所有物資焚燬,並他對部下說:“我為國死,汝輩可自求生。”隨後他與兒子秦浚、秦瀈一起自焚殉國。

到了清朝,秦檜的後人中又出現了一個大人物,他就是著名書法家秦大士。但是他的身份據說是到了殿試的時候才被發現——乾隆皇帝看到他的籍貫之時便懷疑他的身份了,於是故意當眾問他與秦檜有什麼關係,是不是他的後人。此時的秦大士陷入兩難的境地——承認自己是秦檜後人可能不但得不到考取狀元的資格,甚至可能終身都失去參加科考的機會;但是不承認的話又會犯了欺君之罪,這可是殺頭的罪名!最終他聰明地回答了七個字:“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大士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問題,但是這馬屁拍得乾隆太舒服了,於是乾隆欽點他為狀元。

後來,秦大士到西湖遊玩,在嶽鄂王廟前看到了自己先祖秦檜夫婦的跪像,提筆寫下了一行流傳至今的對聯:“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在墳前愧姓秦!”雖然是秦檜的後人,但是秦大士以自己出色的能力贏得了當時以及後世的讚賞,他在清朝名重一時,詩、書、畫並稱三絕。

所以,正如古人所說“英雄不問出處”,秦檜的孫子秦鉅滿門忠烈,後人又考中狀元併成為著名文人,我們應該對他們進行獨立、客觀的評價。而秦檜本人則因為賣國通敵則永久地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遠都是賣國賊的代名詞。


國史通論


秦檜,是南宋時期的宰相,本來位高權重的一位重臣,卻幹出了構陷忠臣岳飛的醜事,成為了我國曆史臭名昭著的一位大奸臣,至今仍然跪在岳飛墓前贖罪。

秦檜不簡單

秦檜這個人,奸臣的身份是一個定論,但是這個大壞蛋卻並不簡單。當年大金攻入宋朝京都,擄走了徽、欽二帝,同時還擄走了其他人,在這些人中就包含了秦檜在內。在大金的這段時間,秦檜利用了他的一些手段,獲得了完顏昌的信賴,這位完顏昌是一位金國的主和派。

秦檜得到了他的信賴之後,得以返回宋朝。秦檜這次返回宋朝的情況非常蹊蹺,他是帶著自己的家眷一起回到了宋朝,按理說秦檜這種俘虜,即便再受到信任,也要留一些家屬在金國,才好放他走吧。完顏昌自然不是傻瓜,如此淺顯的道理自然明白,不過,他既然與秦檜達成協議,同意秦檜拖家帶口的重返南宋,這裡面就一定有貓膩。

秦檜如果不帶家眷返回南宋,那麼他一定得不到南宋政權的信任,更不可能重用一個這樣的俘虜,畢竟他作為奸細的概率太大。如此一來,秦檜帶著家眷逃回南宋的意圖也就很明顯了,完顏昌讓秦檜帶家眷回到南宋,就是希望秦檜回去以後,能夠重新得到重用,在南宋朝廷為了自己的利益發言。所以,秦檜除了南宋宰相的身份外,他還是完顏昌在南宋政權的一位代言人。

有一句老話“秦檜還有幾個好朋友”,這句話說得沒錯,不管你這個人有多壞,總會有幾個好朋友,秦檜自然也是如此,他的兩個重要的好朋友正是宰相範宗尹、樞密院李回。這兩人位高權重,在南宋政權說話很有分量。秦檜拖家帶口的從金國逃回,他的忠誠度受到了滿朝文武的質疑,畢竟徽、欽二帝未歸,他秦檜殺了看守的金兵,拖家帶口逃回南宋太過匪夷所思。就在這個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秦檜的兩個好朋友發揮了重要作用,宰相範宗尹、樞密院李回力保秦檜的忠誠,這一重量級的擔保,讓趙構認同了秦檜是忠臣的說法。當然了,獲取趙構的信任肯定不是如此簡單,至於其中的曲折原委此處不多做解釋分析。

“惟宰相範宗尹、同知樞密院李回與檜善,盡破群疑,力薦其忠。”——《宋史》

也正是因為秦檜有這樣的身份,完顏昌又是金國的主和派,秦檜自然就成為了南宋的主和派,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策略方針,提議南北分治,井水不犯河水。這樣的提議遭到了主戰派岳飛的反對,岳飛收復失地,忠君愛國的志向與秦檜截然不同。最終,秦檜為了除掉岳飛,捏造了“莫須有”的罪名,達成了中國第一大奸臣的“榮譽稱號”,成為了後世所不齒的存在,受到萬世唾罵。

乾隆時期狀元秦大士

秦大士,二十三歲中舉人,三十八歲中狀元,絕對是一個高人。除此之外,他的詩、書、畫在當時也非常有名。不過,在他成為狀元的時候,卻發生一件與秦檜有關的事情,險些讓他與狀元失之交臂。

那是乾隆十七年的殿試,乾隆欽點狀元,在審閱了諸位學子的文章之後,對一篇文章讚賞有加,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秦大士。乾隆看罷文章後,本想直接欽點秦大士為狀元,不過他看到了秦大士的名字和祖籍後,猶豫起來,派人對他進行了一番調查,結果是秦大士果然與秦檜有關,不過並不是秦檜的後人,而是秦檜兄弟秦梓的後代,秦梓與秦檜不同,他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清官。得知這一消息後,乾隆長出了一口氣,如果秦大士真是秦檜的後代,他還真不能將他欽點為狀元,畢竟奸臣之後為狀元,這樣的典範不能開。

乾隆面見秦大士時,明知道秦大士並非為秦檜之後,卻突然起興,對秦大士問道:“你是不是秦檜的後代?”這一問簡單,但是其實很難回答,秦檜畢竟也是秦大士的長輩,如果直接否認,難免顯得秦大士見利忘義,為了討好皇帝而拒人長輩。也不能說是秦檜的後代,因為他真的不是。這個時候,秦大士顯示出了他的才思敏捷,他機智的回答道:“一朝君子一朝臣”。沒有直接回到自己是否是秦檜的後代,又對乾隆表達了自己的忠心。這樣的回答讓乾隆非常滿意,當下就欽點了秦大士為狀元,一時傳為佳話。

秦大士為官之後,清正廉潔,成為一代好官,不僅公事辦得好,文化素養高,而且還是一位有擔當的好官。

有一次秦大士與同僚遊杭州,路過了岳飛墓,看見了跪在那裡的秦檜像,為了避免秦大士尷尬,同僚們都不故意去看秦檜,也不提秦大士出身這茬,偏偏秦大士有一位同行的朋友,哪壺不開提哪壺,執意讓秦大士為此做對聯。秦大士也沒面露難色,提筆寫道:“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讓周圍的人情不自禁的為秦大士鼓起掌來了。


秦大士不愧是清官之後,作風極正,且有真才實學,即便是面對皇帝的考驗與朋友的揶揄都能完美應對,成就佳話!


野史日記


秦檜是我國宋代著名的奸臣,當權期間謀害忠良、貪汙受賄,無惡不作。但是據說他有一位後人秦大士,在清朝乾隆年間即將被欽點為狀元之時因其秦檜後人的出身被乾隆刻意問話,那麼當時,秦大士是怎麼樣回答皇帝的呢?

秦檜此人當權十多年,曾經幹過讓著名抗金將領岳飛冤死獄中、因在戰爭中主義和導致南宋錯失良機的荒唐事,所以從古至今,他都是人們公認的大奸臣。

不過奸臣歸奸臣,秦檜畢竟做了十幾年權臣,所以家族還是興旺過一段時間的,也出過不少人才,比如說著名愛國將領秦鉅,在孤立無援接連敗退之時沒有選擇遁逃,而是先將物資燒燬再攜子殉國。而到了清朝,就又出現了大書法家秦大士,也就是乾隆期間的那位狀元,接下來便說說他的故事。

據說在乾隆十七年,殿試結束以後,乾隆本來準備欽點一名卷面優秀之人為狀元,但是在查過其籍貫與姓氏之後卻猶豫了,因為他發現此人的姓氏和籍貫同宋朝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奸臣秦檜有所出入,懷疑他是秦檜的後人。

於是,乾隆便將這位秦大士召到宮中,並故意問他是不是秦檜的後人。可以說此問一出口,秦大士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說是,那很有可能皇帝就會因顧及秦家的名聲而選擇不再任用他,但是如果不承認,就極有可能犯下欺君大罪。

而秦大士沉默了一小會後回答了七個字: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可以說是內含極深了,既恭維了皇帝是與宋帝不同的明君,又表示自己不會是秦檜那樣的奸臣。乾隆聽後果然龍心大悅,欽定了秦大士為狀元,並加以重用。

後來,秦大士在西湖遊玩路經秦檜夫婦跪像之時,還寫下了一副對聯: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在墓前愧姓秦。表現了自己對於祖先秦檜的不齒。不過秦大士在後來倒是成為了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和書畫家。

也有人質疑過秦大士是否真的是秦檜之後,但是從他回答乾隆時的猶豫以及答案,還有他對於秦檜的不齒和痛恨可以看出,即使秦大士和秦檜不是直系親屬的關係,血緣上多多少少應該也還是有些聯繫的。不過不管有沒有關係,他的姓氏和籍貫就能讓大部分人對其身世浮想聯翩並且對其有所偏見了,乾隆不久因此而猶豫過讓不讓秦大士做狀元嗎?

對於秦檜,我們當然應該唾棄,但是也不能對其的家人以及後人一概而論、有所偏見,畢竟他也有秦鉅和秦大士那樣優秀的後代,如果只因他們的先祖是秦檜就忽視他們的才華,那豈不是太過可惜了?

比如我國著名的盜墓軍閥孫殿英,惡名昭著,卻有孫天義這樣優秀的兒子。孫天義不僅是位優秀的文化工作者,還是黃帝陵的守護者,他的父親盜墓,他卻守護著傳統古墓。可見,先輩的卑劣並不會決定後輩是否卑劣,而優秀的先輩也並不是只有優秀的後輩。


舊時樓臺月


清代姓秦的狀元一共2位,都是出自乾隆朝。一位是乾隆十七年狀元秦大士,另一位乾隆二十八年狀元秦大成。

這兩位一個是江蘇南京人,一個上海人。從戶籍上來看都有可能跟南宋初年的賣國賊秦檜有著血緣關係。而題主所問的這個人應該是秦大士。

秦大士,江蘇南京人,據傳是秦檜之後。在他38歲那年恰逢崇慶皇太后60聖誕,朝廷因此開恩科取士,而秦大士便在此次考試中奪魁,此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的第43位狀元。

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乾隆皇帝曾詢問秦大士是否是秦檜的後人,對此秦大士未作正面回答,只是回覆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自己的確是秦檜的後人,但現在已為大清的臣子,秦檜雖然賣國,但自己必會忠於大清。並且南宋之所以出現秦檜這樣的奸臣,完全是因為有宋高宗這樣的昏君,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才是秦檜得勢的根本原因。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皇上聖明,比宋高宗要強上千倍萬倍,怎麼可能再次出現秦檜這樣的奸臣呢。

這個回答是非常巧妙的,首先沒有否認自己是秦檜的後人,而是採取默認的方式,減輕了自己的尷尬,同時有沒有欺騙皇帝。

其次又悄無聲息的拍了皇帝的馬屁,話外之音不無顯示當今天子是如何如何地光耀千古,這對愛聽奉承之言的乾隆很是受用,可謂是一箭雙鵰。

(乾隆是個十分自戀的領導)

不過這件事情出自私家野史,《清高宗實錄》和《清史稿》上都沒有記載過這件事。

《清朝野史大觀》這本書更是帶有很大的演繹色彩,其真實作者並未留下真實姓名,和《金瓶梅》一樣,只落了個“小橫香室主人 ”的筆名,其史料出處來源均不可考。

所以秦大士這件事99.99%是後世文人杜撰出來的,各位聽後會心一笑就行。

其實出身這種東西不是個人能選擇的,出身於奸臣之後雖然不光彩,但是奸臣之後也不乏有忠貞之士,而忠臣的後人當賣國賊的也不在少數。

比如說秦檜的曾孫秦鉅就是一個大忠臣。

南宋嘉定十四年,金軍南侵進攻蘄州。秦鉅率眾英勇抗敵,最後城破自焚而死,壯烈至極。

為了褒獎秦鉅的忠烈之舉,朝廷特意追封其為義烈侯,並建祠紀念。要知道在秦鉅的那個時代,秦檜就已經被認定為是奸臣了。而秦鉅作為秦檜的曾孫,為了洗涮祖上的汙名不惜以身殉國,為自己和家族挽回了顏面。

而與此相對的是著名抗金英雄的岳飛,其21世孫嶽鍾琪居然官居清代陝甘總督(金朝和清朝是一個民族建立的),為清廷平定青海和西藏,還被乾隆譽為“三朝武臣巨擘”,想想真是造化弄人啊。


千佛山車神


因為岳飛和秦檜,秦、嶽二姓之間有著諸多的糾葛,如二姓祖訓不能通婚等。而清代狀元秦大士也算是二姓之間的插曲之一,其主要的傳說故事有三處:

一、秦殿撰大士在朝時,一日上偶問曰:“汝家果秦檜後人乎?”秦無他言,但對曰:“一朝天子一朝臣。”(《清朝野史大觀》卷六《清人逸事》)

這條傳說還有很多版本,如有說是秦大士在殿試之後,乾隆帝看到名字和籍貫就產生了疑問,一查發現是秦梓的後人,所以就有了上述的對話,而秦大士對答得體,所以就才成了狀元。

二、乾隆時,狀元秦大士,江寧人。秦檜亦江寧人。人以為檜後。大士到西湖,人故以請其瞻拜岳墳並題聯,秦不得已,題雲:“人從宋後無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張伯駒編著《素月樓聯語》卷一《故事》)

這個故事也有很多版本,如說秦大士是袁枚的弟子,一日因詩友相邀而遊嶽王墳,嶽王墳前有鐵鑄的秦檜夫婦跪像,兩旁有以秦檜夫婦互相埋怨的口吻撰寫的一副楹聯。對聯是:“咳!我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詩友們看後發笑,戲謔新狀元也姓秦,是他們的後裔,並要他題對聯以記此遊。秦大士苦苦一笑,揮筆立就,對聯是:“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三、劉裴村光緒中過湯陰,用店壁韻賦三絕句,末首雲:“又見金陀撰《粹編》,忠臣子孝更孫賢。頗聞近有湯陰嶽,殺馬不馱秦澗泉。”相傳湯陰令不得用秦裔,否則謁廟立死。秦大士公車北上,過湯陰,不謁岳廟,糠蜆種(摘抄的電子版史料,這三個字存在疑問)。詢知為秦姓,憤然曰:“餘嶽姓,與君家世仇,不能以車馬送君矣。”秦呵斥之,遂殺馬於途。不得已,別賃車以行。(《雪虛堂詩抄》卷一)

說的是相傳湯陰令不能任用秦檜後裔,否則只要拜謁嶽王廟就立馬死去。秦大士北上參加科舉,途中經過湯陰,沒有去拜謁嶽王廟,但是想租馬車(猜測)前行,馬車伕詢問得知他為秦姓,所以生氣的說“我姓岳,與你家是世仇,不能用馬車送你”,秦大士呵斥馬車伕,馬車伕直接在路上把馬殺死了,以示決心。秦大士不得已,只能另外租馬車。

三個故事,都是將秦大士與秦檜、岳飛之事相勾連。其實,姑且不論秦大士是否真的為秦檜後裔(其實在乾隆朝有很多姓秦的進士,而且亦有秦姓狀元秦大成,且他們都是江蘇人,只是秦大士為江寧人,相比嘉定人秦大成,在空間距離上離秦檜很近),單是這幾則故事,在史實上都值得推敲,但也應看出,這其實秦檜、岳飛故事的延續。


楚邾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這個標題本來就是錯誤的。你所問的人,應該是宋朝清官秦梓的後代秦大士。

所以說你這個標題都錯誤了,問題怎能成立?如果說是秦梓的後代是有這樣一件趣事。秦大士10歲就能自己寫詩寫文,到38歲時進京趕考,直接中得狀元,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第43位狀元。中了狀元后乾隆聽他姓秦,有點疑惑他是不是秦檜的後代,才有了“你真是秦檜的後代嗎?”這樣一問,當然反應機靈的秦大士思考片刻回覆乾隆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這裡我認為他是可能知道自己是秦梓的後代,所以他並沒有直接說明自己是秦梓的後代,然後他就站在秦檜後人的角度用這樣的一句話完美解答。而乾隆一聽當然也是大喜,就直接宣佈他是今年的狀元。

各位看官是什麼想法,如果你是秦大士你會怎麼說,有興趣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問題聯繫作者刪除]

易經奇門國學


題中的秦檜的後人秦大士,據瞭解其實是宋朝清官秦梓的後代,而秦梓是秦檜的兄長,但他不與秦檜同流合汙,而是一位忠臣。

秦大士的祖上確實跟秦檜是親屬關係,但他們家這一支早在南宋時期就表明了態度,不會同流合汙。

這位秦大士的名聲自小就不凡,他在10歲的時候就能詩能文,少年時期的書法就已經是遠近聞名,在28歲的時候中舉,在39歲的時候進京趕考,一舉奪魁,成為了清朝的第43位狀元。


乾隆因何問起秦大士的祖宗情況?原來在當年主考官將榜單交給乾隆皇帝過目時,乾隆便注意到了秦大士,宮內外的傳言他也有所耳聞,乾隆注意到,他寫的文章氣勢非凡,認為此人會是治世安邦的人才,可是有一點卻讓人不解,那便是秦大士與秦檜是出自一個地方的,那秦大士與秦檜又是何種關係呢? 為了解決心中的這個疑問,乾隆便在殿試的時候,當著所有人的面前直接問了秦大士這個問題,此時的秦大士猶豫了片刻,因為他知道如果當場直接承認了自己就是秦檜後人的話,這狀元的頭銜很可能就與自己擦肩而過了,但如果否認的話,豈不是又犯了欺君之罪了。

秦大士思考片刻,回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句話說出了時過境遷的意思,同時也說明了他不會成為秦檜那樣的人,藉此十分巧妙的一句話,於是乾隆當場欽點秦大士為狀元。


狂熱歷史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聯句,“人自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此聯據說是秦檜後人秦大士所作,其意一看便知,他為自己與秦檜同姓而愧疚非常,或許,他還為自己是秦檜的後人而羞恥。這一聯句到底是否秦大士所作,不得而知,但他中狀元后,乾隆皇帝曾當面問他祖宗是誰,倒是有明文記載的事情。



秦大士是安徽人,自幼聰敏,詩文俱佳,還寫得一筆好書法。1752年,他通過府試會試,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在會試中脫穎而出,名列前茅,進入了殿試。經過乾隆皇帝目測其文章翰墨後,為他的文章和書法所驚喜,有意授其狀元。

不過,宣佈前,他問了秦大士一個問題,說你是秦檜的後人嗎?秦大士略一沉思,既沒回答是,也沒否認不是,而是回答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回答十分機智而巧妙,表達了奉獻朝廷、忠於皇帝的態度和決心,讓乾隆皇帝龍顏大悅,立刻欽定秦大士為狀元。


高中狀元后的秦大士,有一次同朋友結伴遊杭州嶽王廟,看到岳墳前跪著的秦檜,愧從心起,隨即寫下一聯:“人自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表達了強烈的報國心和愛國情,也表達了他對奸臣秦檜的痛恨。

秦檜當年以“莫須有”之罪陷害民族英雄岳飛,不但給自己帶來了罵名,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同時也讓自己的後人抬不起頭,這告誡我們,正直和忠誠的品格是多麼的重要。

當然,祖先有過劣跡,而清算於後人的頭上,這同樣也是不道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