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孩玩手機上癮,怎麼辦?

涼城17G99


所謂上癮,就是對人或者事兒呈現病態的痴戀。

在現在這個移動互聯時代,我們沒有辦法也不必完全將孩子隔絕在電子產品之外,但如果孩子已經呈現對手機等物件的痴迷和上癮狀態,這的確已經是需要介入進行調整了。

每個孩子手機成癮背後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些可能是缺乏更有意思和更健康的興趣愛好,也有可能是為了躲避現實中不願面對的某些情景。無論哪種,基本上都與最初沒有更早的幫助孩子確定行之有效的手機使用規則有關,尤其是對於沒有自控力的較小的孩子。

以我們家距離,我兒子幼兒園大班,非常喜歡看小豬佩琦,而且是一遍一遍重複地看,當我發現他開始對手機視頻感興趣的時候,我們倆人就做出了君子協議,我告訴他,因為他的眼睛沒有長大,一天連續超過20分鐘看手機可能會讓他的眼睛受到傷害,並舉例隔壁家某個哥哥已經開始戴眼鏡了,同時找出一些圖片告訴他連續看手機可能帶來的危害。

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倆人約定每天看4集小豬佩琦(每集5分鐘),看的時間由他自己來安排,也就是說,他可以選擇一次性看完4集,也可以分散著看。我兒子大多數選擇一次性看完,雖然有時候看完還是感慨說,太好看了,沒有看夠,但每次看完都非常主動的把手機關掉遞給我或者爸爸。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看手機之外,還和他玩很多豐富的遊戲,比如畫國旗、滾盒蓋、讀動物植物圖鑑、創造字兒等很多,而這些比起手機單向溝通的內容來說,互動性又強,還能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因此對他更有吸引了。


壹父母


我家孩子3歲玩手機,解鎖手機密碼,聯網下載遊戲軟件遊戲APP多達30個。還喜歡玩電腦.也一直很上癮,每天都在等我,下班見到我,纏著我就是爸爸手機,但我每次都給他玩。

再後來他用我手機買遊戲幣了,3天100元話費沒了。但我也沒責怪他,我就陪著他一起看他玩,告訴他跳出這個頁面是要收費的。從那一次後玩手機再也沒花我1分錢。他看到那種彈跳的頁面就關了。

最後他約來約上癮,然後我就每天定時給他玩,玩後讓他出去找小朋友玩。有空時他鬧的不可開膠時,我就在網上,搜索因小孩長時間玩手機的視頻危害陪他一起看,一起解說給他聽。慢慢的他就不玩了。

不過現在5歲了,又開始迷戀玩電腦.但也是定時,我回去看他玩電腦,就讓他搞家裡衛生,衛生搞好了,讓他出去玩。一天規定有玩的時間。

孩子玩手機,電腦我們真的不能反對。現在社會發展到這步了,我們天天還玩手機呢。

我們要正確引導,定時玩。但不能完全抵制。有空陪他一起玩,孩子和你互動多了,他慢慢的就感覺你說的對。就聽你的話,你說讓他休息,他不會再堅持玩電腦,手機架的主見了。

希望能幫到你


三十孤獨


我家大寶一歲零十個月,對手機上癮…

他對手機上癮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在哄小寶的時候他如果哭鬧我顧不過來,就會給手機他聽兒歌、看動畫。

慢慢的他自己就會在枕頭下面、被窩裡面還有我口袋裡找手機玩了。解鎖打開APP找到自己喜歡的視頻,簡直不要太溜了。

後來發展到他不愛出去玩了,躺床上玩手機能玩到深夜,上癮了。

不給他玩手機了,哭、撒潑、打滾…

然後今年雙十二,入手了個小熊優彼故事機。剛到手的時候他拎著小熊四處跑,完全忘了手機。但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會喊著玩手機,我們家所有人都把手機藏起來了,他就只好摟著小熊聽故事…

現在,還是不能當著他的面玩手機,分分鐘會炸起來。睡覺之前和他約定好,看二十分鐘(時間有點長了,沒辦法,還有小寶要管呢),然後再給他故事機。除了拿走手機的那幾分鐘會不開心,基本上也認命了…

所以啊,對小孩子來說,對什麼東西上癮了,我們就給他轉移下注意力吧。畢竟小孩子都是健忘,外加喜新厭舊的不是…


謝謝您看哦~


蠻漫漫


說到小學生玩手機的事,我確實有兩個小故事說明,並且教育孩子要有方法。

記得2016年底的三十,我去二姨家拜年,準備好了紅包給姨哥6歲的孩子,想偷偷過去給予驚喜。竟然看見孩子一個人趴在床上,正前方的ipad放著動畫片,手裡拿著iphone玩著王者榮耀,另一個手機在聊天。我想大家都能想象到這個畫面。

手機平板電腦,都是爺爺給買的。隔輩溺愛確實是一個現象。

另一個故事是老姑的孩子,我的表弟,每天也是電視電腦手機,那年他十三歲,我的姑父忙於事業,疏忽管教。

於是那年便開始了他的計劃,騎行,沒錯就是騎自行車。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利用寒暑假,爺倆從天津騎青島,從天津騎上海,從天津騎西藏,天津市內騎行,不知不覺在天津騎行圈也是個小明星。

騎行後,變得開朗了,健談了,活潑了。如今已考上了大學,夢想是考研,說要為祖國做一點點貢獻,孩子的正能量是不是滿滿?

所以以上兩個小故事說明了啥呢?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用戶139764236


對於這件事情我是這樣做的。兩歲前我家裡沒有開過電視(現在也很少開),兩歲以後開始玩平板電腦和媽媽爸爸的手機(手機是偶爾玩一會,玩平板比較多一些)。

看的內容是學字或者兒童動畫片。我感覺是可以適當的看,我家寶寶對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不是很感興趣,我也沒有過多的干涉她,喜歡看的時候就讓她看一會,不過不能時間太長了。隔幾分鐘我會分散她的注意力,我會拿些玩具或者做一些她喜歡的遊戲把她吸引過來。

我很忌諱的是她看的比較認真時強制的不讓她看,感覺這樣對寶寶不好,要養成好的習慣,必須要從一些小細節開始。有時候我會對她說不要看時間長了,手機會累的,它也要休息哦。她會很懂事的把手機關上,我的感覺是,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都是對孩子有不好的地方,特別是對眼睛脊椎和性格都是有影響的,所以作為我們要控制好寶寶看的時間和時機,不要把這件事情看的那麼的可怕或者就是不能看。

在現在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是手機電腦電視,你能讓寶寶一點也不接觸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像其他事情一樣掌握好時間控制好寶寶的情緒是很重要的。我家寶寶現在每天看一會就去玩其他的玩具了,很順其自然的看和玩,我也沒有感覺寶寶把玩手機這件事情當作很重要的事。有些東西她也從電腦上學習和模仿,比如有些學習app就很不錯的,教的能讓寶寶接受了她也學的非常的認真,現在也學會了好多字。每天晚上爸爸媽媽都教她,她掌握的還是挺快的。

所以在不影響寶寶健康的情況下適當的讓寶寶看一些對寶寶有影響力的東西還是可行的。我的做法不一定正確只是自己的一點認識而已,希望和大家共同交流。


親子大探索


我們先看看現在的孩子到底對手機痴迷到什麼程度吧?例如:我家小侄子,3歲的時候就開始拿著手機玩王者榮耀了,5歲的時候又迷上了吃雞,嘴裡天天是98K,炸藥包,還跟隊友小姐姐聊的水深火熱,令我這個不會玩遊戲的叔叔汗顏!

自從父母卸載了遊戲以後,又迷上了抖音自拍,各種各樣的特效都分享到抖音上!

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好嗎?答案自然是不好,依賴性太強,會上癮的!孩子心智不成熟,容易接觸和模仿不良的影視內容!

孩子長時間看手機玩遊戲,不懂得愛護眼睛,容易造成近視!更有甚至吃飯都得玩手機,如果不給玩手機不肯吃飯!

如果我們想孩子改變這個壞習慣,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1:控制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可以在作業做完後玩一會!

2:建議高中以下的孩子不能帶手機或者以老人機或者小天才電話手錶代替!

3: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放下手機或者少玩手機,多參加家庭遊戲,豐富孩子的飯後課餘時間!

4:讓孩子清楚認識到近視的害處,不能以不寫作業,不吃飯要挾來達到玩手機的目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億派狐言


我找到了合適的時侯把他手機摔了,結果還挺好的,沒發現有什麼副作用。合適的機會就是他玩遊戲充了幾千元錢我讓他自己聯繫遊戲客服退款沒有聯繫上,電話號碼是空號,然後我當孩子面報警了警察說首先孩子就不能玩手機要控制時間,然後又談話2個小時後說以後不玩手機了。過了幾天孩子還玩就摔了。結果他自己也理解我。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到大家。


關注賽思關注生活


我的兒子小時候,手機還不像現在有很多功能,但在電腦上可以玩許多遊戲。為此我傷透了腦筋,沒辦法的情況下,我和兒子進行一次談心,既然他非常喜歡玩遊戲,可以在週末玩2個小時,時間有他自己定,如果不遵守協議,玩遊戲就取消。雖然協議訂的很細,可實施起來,是很困難的,比如說 ,玩的時間已到,遊戲沒結束怎麼辦,做業多沒時間玩怎麼辦,學習退步了怎麼辦,諸多的問題,我們倆在實際過程中,對協議進行修改,時間到了,遊戲沒結束,要記住超多少,下週玩的時候要扣除 ,作業多,沒有玩 ,下週就獎勵,多玩一會,學習退步,就不能玩,直到達到我們制定的學習目標。兒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我們都參與進來,積極鼓勵他開動腦筋 ,培養他的上進心 。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我們都遵守諾言 ,兒子玩遊戲,沒有影響到他的學習。現在兒子研究生已經畢業了,各方面都很優秀。


譙城雨荷


規定一天玩多長時間或者只有週末玩!提前講好規矩到時自動上交手機或者找他更感興趣的事情做!例如我們家兒子5年級打王者沒法,一次去看望一個同齡孩子的母親,我讓那個孩子的媽媽說:我們該上六年級了都不打遊戲了要刪了!就這我們不打了!


翠綠仙子


幫助孩子改變手機上癮,是件很挑戰的事,家長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和時間。

粗略地可分為三步:

一是引導孩子分配一部分時間給不同類型的手機app;

二是引導孩子拿出一部分時間健身;

三是幫助孩子找到其他興趣愛好,從二維世界回到真實世界。

為了更好說明如何操作,必須說明上述步驟的底層原理。

一、 人類大腦成癮機制

其實,不同的孩子產生上癮的原因不同,解決方案也不同,所以本應對症下藥。但,從較淺的層次來說,不同孩子手機成癮的過程都一樣。即人類大腦的上癮機制是一樣的。

在20世紀50年代,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找了一批實驗用大鼠,將電流的探針植入大鼠的大腦。當大鼠壓下金屬棒的時候,探針就會向它的大腦傳送一道電流。

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研究電流刺激大鼠的大腦時大鼠的反應。

按照預設,每當電流刺激大鼠的大腦時,它們就會跑到籠子裡,離金屬棒最遠的那頭去。

可是令人吃驚的是,其中有一隻大鼠,被電流刺激後,非但不跑遠,反而在籠子裡蹦蹦跳跳,一次又一次地去壓金屬棒。它不但不害怕電擊,還主動追求電擊。

實驗人員看到,那隻大鼠在12小時內壓了7000次金屬棒,它不吃不喝不睡,接近瘋狂地不斷壓金屬棒,以至於12小時後,這隻大鼠力竭而亡

後來經過研究,發現植入這隻大鼠大腦內的探針的針頭有點彎曲,接觸到了大鼠的隔膜。就是這一點的彎曲,造就了電擊時喜悅與不適的差異。

就此,人們發現了大腦的快感中樞。就是說,當這一部分受到刺激,大鼠就會產生快感。

過後,實驗人員刺激其它大鼠的快感中樞,也發現了同樣的成癮行為。

這說明了,快感中樞具有強大的力量,而任何人,都有可能上癮。

而上癮時,大腦會發生一系列的改變。大腦深處的若干區域會釋放化學物質多巴胺,經貫穿整個大腦的多巴胺受體所吸附,反過來產生強烈的快感。

經研究表明,上癮行為生成的大腦反應與吸毒後的大腦反應是相同的。這一點讓人非常震撼。也因此,在2018年時,遊戲成癮已被列入精神疾病範疇。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大腦僅僅釋放少量多巴胺,但是上癮體驗會讓多巴胺大量釋放。在上癮體驗中,大腦初期將大量釋放的多巴胺轉換成愉悅感,但是隨即,大腦會調高多巴胺吸收的閾值,因此,大腦自身在正常狀態下產生的多巴胺就越來越少。對於成癮者來說,唯一獲得多巴胺的方法便是強化成癮行為。而隨著大腦產生耐受性,成癮行為越來越嚴重。

而在這個過程中,人負責理智的 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是被抑制的。所以人會變得沒有理性,非常情緒化,也極其缺乏同理心。

因此,當成癮者在玩手機時,在那個當下,如果你從手機成癮的人手裡奪取手機,或者不讓他玩,在那個過程中他有可能會極其憤怒,甚至會做出缺乏理智的事情。

而因為大腦前額葉功能的抑制,理性思考被抑制,同理心嚴重減弱,手機成癮嚴重的人甚至會沒日沒夜地玩手機,玩遊戲,花費大量金錢,並且完全不顧身體健康,甚至不吃不喝。就像那隻大鼠一樣。

因此,你會看到,很多具有成癮行為的人會做出非常多的不理智行為。

敲黑板,重中之重。家長引導孩子改變時,不應該在他正玩手機時,而是孩子沒玩手機時。孩子玩手機時,大腦理智是不工作的,家長的任何管教都會適得其反。

二、從心理到行為,改變孩子需要分步驟分層次

經過統計,一般情況下,玩多種遊戲或多個手機應用的人不容易成癮,相反,只玩一個遊戲,或只玩一個APP 的用戶更容易成癮。

這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如果用戶將他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一個遊戲或APP裡,勢必會在這個遊戲中積累豐富的資源。比如,如果一個人在遊戲中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並獲得非常多的東西,比如裝備,積分,以及隊友,團隊等等,那麼因為損失厭惡的原因,他就更不容易走出來。

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孩子,將他所有的樂趣或成就感都寄託於一個遊戲裡,勢必更加容易成癮。

因此,結合這兩點,人們發現,如果孩子沉迷於某個遊戲或某個APP,不妨引導他再接觸其它遊戲或其它APP,將時間均衡分配,引導他不斷去玩新的遊戲或新的APP。

因為當人玩新遊戲的時候,其實首先會面臨一個學習的過程。他們需要去了解新遊戲的界面,操作方法,遊戲規則等等。而這些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會有效鍛鍊到大腦的前額葉。

而同時,因為是其它遊戲或手機應用的推薦,不會激起孩子較大的抵抗情緒,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建議。

具體操作起來,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已經在手機成癮的狀態中,可以先來觀察,孩子主要沉迷於哪個手機應用,或者哪個手機遊戲,以及孩子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大概是多久。

然後幫助孩子調整使用手機的內容,引導孩子將使用手機的時間平均分配於多個手機遊戲或手機應用中。

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孩子慢慢恢復大腦的前額葉功能。

然後,再加入心理疏導,引導孩子運動,以及投入社交活動,來幫助孩子走出網絡成癮。

總結一下,就是,有策略地喚醒大腦的前額葉,然後加入心理疏導,引導孩子投入運動及社交,走出網絡成癮。

三、對症下藥,個性化解決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隨著智能機的普及,其實孩子很容易接觸到智能手機,甚至有的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但是,上癮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孩子,而很多其他孩子同樣會接觸到智能手機,卻沒有那麼容易手機成癮。

這是為什麼呢?手機成癮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手機成癮的根源是什麼呢?

手機成癮的根源是心理痛苦。

解決痛苦的方法,要麼逃避進入手機的二維世界,要麼勇敢應對,付出努力在現實世界找解決痛苦。

打個比方,如果孩子內心孤獨,然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手機遊戲裡可以建立一個全新的社交網絡,他可以在手機遊戲裡找到讓他感到溫暖的社交關係,找到歸屬感,那麼他就非常容易手機成癮。在這裡,孩子內心的那種孤獨感就是誘發手機成癮的根本因素。

而在這種情況下,手機成癮後,最令孩子走不出來的就是手機遊戲中那種歃血為盟的人際關係,他在虛擬世界中有了人際關係上的牽絆。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很大的挫敗感,比如在學業上,他缺乏成就感,缺乏自我價值。然後,他發現在手機遊戲裡可以建立自己的王國,他可以做好手機遊戲中的各項任務,甚至建立自己的王國。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敗感是手機成癮誘發的根本因素。令孩子成癮的也正是遊戲中得到的那種成就感。

所以說,實際上,手機成癮的根源是內心痛苦。是因為孩子內心有了某種缺失,有了某種痛苦。而他認為手機是這種痛苦的解決方案。而這時,才會手機成癮。

而手機真的是痛苦體驗的解決方案嗎?

不是的。因為手機中的體驗,比如手機中的那些成就感、人際關係是脫離現實的。孩子其實心裡清楚,那是一個虛幻的世界。因此,當他們沉溺於手機時,一方面在追求大腦中的多巴胺,另一方面,內心也極度空虛。

沉迷手機的孩子,往往內心是非常痛苦的。

因為他們面臨著很多的衝突。

一方面,他們網絡的虛擬資源不斷累積,而另一方面,現實生活卻逐漸惡化。

網絡世界中的溫暖和滿足與現實生活中經常受到的責備形成強烈的對比。

然後網絡上的成就感,網絡上得到的接納的感覺,就成為了應對現實挫折與壓力的管道。

就這樣,越來越沉迷於網絡。

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學業與生活逐漸失控,卻無能為力。

也會有改變的想法,但是現實與網絡上的落差太大,往往不願意面對現實。

因此,改變的決心和安於現狀的心情成為每天的內心衝突。

因此,要預防孩子手機成癮,要從根本性的問題入手。

要關注孩子的成長環境,關注孩子的內心狀態。

相關的調查顯示,具有網癮的孩子,往往同時會面臨以下一些情況:比如,學業成績不佳,生活滿意度低,情緒低落,壓力大,容易憤怒,自尊降低,幸福感低及身心適應狀況不佳等。

總而言之,逐步引導,幫助孩子在現實世界,找到成長,找到興趣點,找到擅長的領域,最終替代手機,解決手機成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