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漢中男子19歲時立志捐獻遺體 25後他的願望實現了

漢中男子19歲時立志捐獻遺體 25後他的願望實現了

“25年的夢想得以實現,心裡一下暢快了”

“人死了就是一抷黃土,還佔地埋葬,而捐獻給科研機構,還能促進科學研究。”45歲的小兒麻痺症患者張小忠說,聽說他要捐贈器官和遺體,鄰居們都笑他傻,但他說,“我就想為社會做點貢獻,也算沒白來世上一回。”

汉中男子19岁时立志捐献遗体 25后他的愿望实现了

不幸

剛出生確診小兒麻痺

19歲立志捐獻遺體

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的喜神壩村,四面環山,寶巴高速從這兒穿過。今年45歲的張小忠就和父母以及哥哥嫂嫂住在這裡。

“父母年齡大了,我啥也幹不了,對家裡來說就是個拖累。”7日上午,張小忠指著自己已嚴重變形的雙腿說,他出生剛40天時就被確診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小時候,父母帶著他四處尋醫治療,後來終於勉強能走,但因左腿短於右腿,走起路來一瘸一拐。

因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張小忠目前生活已無法自理,一直由父母和哥哥照顧。張小忠母親劉漢碧說:“當時二兒子患上小兒麻痺,家裡人是準備扔掉的,但怎麼說都是一條生命,我捨不得,就把他養著,還為她四處尋醫治病。”

劉漢碧今年已78歲,老伴生前是供銷社下崗職工,家裡貧寒,給二兒子治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給二兒子治病,家裡花了1萬多元,10歲以前還只能在地上爬。後來,通過中醫調養和針灸治療才慢慢地能夠站立了。”劉漢碧說,到2013年,老伴也去世了。

“我12歲那年,有醫生說我活不過30歲。”張小忠笑著說,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差,但還是活到了45歲。

張小忠介紹說,他僅僅上過10天學,10歲了才去上學,由於行動不便,每天都是同學過來揹他上學,“其實揹我的同學年齡都比我小,我有腿有腳真的不好意思,索性再也沒有去上學。”張小忠說,勉強能夠行走後,他就經常思考,別人都活的都有價值,他的價值是什麼?總要留點什麼。

一個偶然的機遇,張小忠得知,人死後可以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科研單位,為科研事業做貢獻。“那一年我剛滿19歲,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我也可以死後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為社會做貢獻,何況我的生命僅剩下10年的光陰了。

汉中男子19岁时立志捐献遗体 25后他的愿望实现了

堅持

憑自學識文斷字

只為聯繫捐獻機構

3月7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張小忠家看到,他身體清瘦、行走不便,與人交流有些口吃,但嘴角總掛著笑容。

“想聯繫捐獻機構,不識文斷字不行,必須得有點知識。”張小忠說,如果他不學習,通過家人聯繫根本不現實,因為他剛提出這個想法,就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對。

“他20歲左右時就說捐遺體的事,我們全家人沒有一個人同意。”7日,母親劉漢碧說,她曾因為二兒子捐獻遺體的事情哭了無數次,因為按農村的說法就是死無全屍,而且他本身就是病秧子,捐啥遺體,鄉鄰都說他是傻子。大哥大嫂勸了多少次都不起作用,他就是堅持要捐。

“他常說把自己貢獻給社會搞科學研究,這是他的價值。”張小忠的哥哥張曉明說,在吃穿方面,家裡從來沒有虧待過弟弟,但弟弟捐獻遺體的想法真的讓人難以接受,但弟弟堅持了多少年,他們也只能由開始的反對逐漸變為理解。

張小忠說,他之所以一直堅持捐獻遺體,是因為一次在電視上,他看到武漢一個人捐獻遺體帶動了200多人來捐獻遺體,併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人死了就是一抷黃土,還佔地埋葬,而捐獻給科研機構,還能促進科學研究。”張小忠說,他不斷通過舉例子、講道理,讓家人慢慢理解了他。

然而,小兒麻痺不僅影響了張小忠的身體發育,讓他的身體也變得畸形,就連說話都成了問題。“口吃越來越嚴重,想捐獻遺體,與人溝通都困難。”張小忠說。

張小忠說,為了認字,他讓家人買來了新華字典;因為右手發育畸形,他就用左手寫字,日積月累,好多漢字他都都會讀會寫了。而為了讓口齒更清晰,他每天看電視、讀雜誌報刊、練習表達。“我以前口吃比較嚴重,沒這麼利索,都是一遍遍練出來的。”

汉中男子19岁时立志捐献遗体 25后他的愿望实现了

圓夢

“簽完字按完手印,心裡一下就暢快了”

張小忠說,他在雜誌上看到西安交大醫學部可接受遺體捐贈,西安市眼庫可接受眼角膜捐贈,但因為通訊不便,卻從未聯繫過捐獻機構。

直到2016年,張小忠有了第一部手機,他通過網絡查詢到南鄭區紅十字會的電話,並打過兩次電話,但因為溝通困難,對方並沒有明白他的意思,因此兩次致電都成為無效聯繫。

隨後,張小忠通過艱苦練習,他終於緩解了口吃。2017年5月7日,他再一次撥通南鄭區紅十字會的電話,這一次他流暢地向對方表達了想要捐獻遺體和臟器官的想法,對方讓他等通知,隨後會聯繫他。

然而,長達數月的等待,張小忠以為這又是一次無效的聯繫。就在他感到無望時,卻突然接到了紅十字會的電話。

2017年9月12日,省紅十字角膜捐獻西安工作站、西安市眼庫和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遺體捐獻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來到了她家,還帶來了材料和申請表。

張小忠還清楚地記得,當天當他填完所有申請資料,最後在遺體捐獻和眼角膜捐獻兩張申請表上簽名並按下手印時,“心裡覺得一下子就暢快了。”

“我25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所以當時很激動。”張小忠說。

3月9日,華商報記者聯繫上了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遺體捐獻辦公室主任徐自力,他說,張小忠作為一名來自偏遠山區的殘疾人,自己本就是弱勢群體,而能夠做出捐遺的決定,回報社會,“他的品質難能可貴,他的捐遺舉動彰顯著人性的光輝。”

“人體標本是醫學教育必不可少的材料,張小忠捐遺是對醫學教育事業的巨大貢獻”徐自力說。

徐自力坦言,之前健康的捐獻者都是被邀請到他們交大醫學院進行考察,之後才做決定,但考慮到張小忠行動不便,又身處大山,所以他們就決定親自跑一趟。“我們不能讓像張小忠這樣的弱勢群體失望寒心,要支持理解他的願望。”

“捐贈遺體是我多年的夢想,身體上我確實是個殘疾人,但我心並不殘疾,我想把遺體奉獻給科研事業,這也是我來到這個世上的價值。”張小忠說,他希望通過科學研究,能夠研發出治療或預防小兒麻痺症的藥物,減少其他小兒麻痺症患者的痛苦。

同時,他也希望自己的捐遺行動能夠鼓勵更多的人加入捐遺事業,拋開傳統成見,尊重捐遺者的選擇。華商記者 周金柱 通訊員 張映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