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一碗小小的糖粥藕,凭什么赢得了南京人的心?

南京是一个用城墙围起来的都城,田园交错,沟渠纵横。城内出产四季适时的蔬菜和五谷杂粮,荷塘里星罗棋布,盛产菱角、莲子和藕。从前,在南京大街小巷里叫卖的小吃中,数糖粥藕和热老菱称为“双绝”。

一碗小小的糖粥藕,凭什么赢得了南京人的心?

桂花糖芋苗

南京作家石三友说过金陵糖粥藕的故事。他们家以前住在南京门西(可能就是现在的水西门),每当下午时分,在炒米糖开水、炒元宵、丁当饺子、茶叶蛋等小吃的叫卖声过了之后,总是从胡家花园或者花露岗方向传来了一声“糖粥——藕”,这种小吃,将粳米煮开,既有稠稠的米汤,又有米粒分明的红糖粥,中间加上大截的藕段,吃的时候将藕段切成薄片,拌入粥中,便是家家户户常见的糖粥藕了。藕呈淡紫色,藕片是深褐色,米粒呈淡绿色,糖粥藕作为小吃,价钱公道,温凉适中,馨香扑鼻,虽然不是很甜,但很值得回味,无论春夏秋冬,作为午后点心确实给人以金陵小吃的一种享受。

在南京,最著名的糖粥藕要数蓝老大。据说这家店已逾百年,经过四代人的传承和接棒,在金陵城站足了脚跟。在南京,想喝一碗普普通通的糖粥藕和糖芋苗很容易,但是想喝正宗的糖粥藕,还是不能绕过蓝老大。

一碗小小的糖粥藕,凭什么赢得了南京人的心?

蓝老大是老字号了

蓝老大现在已经开了三家门店,如果你去位于双塘的老店,一种“老字号”的店铺气息扑面而来:门头不大,店面狭窄,墙头已经坍圮,但是人气依然旺盛。熬一碗夹杂着古老岁月正宗口味的糖芋苗或糖粥藕,少不了一口大大的老铜锅。

一碗小小的糖粥藕,凭什么赢得了南京人的心?

大铜锅熬煮得更彻底

无论是糖粥藕、桂花糖芋苗还是赤豆元宵,都要放进铜锅里慢慢熬煮。藕是沙地里长出来的粉藕,米是南京溧水特产的大米,大火煮开,小火慢熬,大米不开花,粉藕软糯拉丝,火候的掌握,全凭多年来积攒的经验与修炼。

一碗小小的糖粥藕,凭什么赢得了南京人的心?

蓝老大糖粥藕

冬日的清晨,薄雾蒙蒙,蓝老大的掌柜摸着黑便起来熬粥。到了上班和上学的时间点,小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蓝老大不紧不慢,用一只长柄汤勺从大铜锅里捞一勺糖粥藕或糖芋苗装进碗里。粥是粘稠的,挂在碗壁上,忍不住去啜一口,浓香鲜甜,挑动着一天里最初的味蕾。拿起小勺舀一口放进嘴里,糖水彷佛在口腔里融化了,米粒是饱满的,藕块和芋苗软软糯糯的,像一个温吞的怀抱,包裹了金陵寒冷的冬日早晨。

一碗小小的糖粥藕,凭什么赢得了南京人的心?

鲜香甜糯


一碗小小的糖粥藕,凭什么赢得了南京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