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抑鬱症與焦慮症有什麼區別?

阿諾恆兒


每個人都存在抑鬱焦慮情緒並不意味著有抑鬱症焦慮症

我們知道抑鬱跟焦慮分別是兩種不同心境的情緒,而抑鬱症在臨床上為神經遞質攝取不平衡導致的心境障礙,焦慮症為神經遞質攝取不平衡導致的自主神經症表現出的植物神經紊亂,比如夜半驚醒,出冷汗,腹瀉緊張,胸口憋悶等,抑鬱症患者表現出抑鬱情緒,但是有抑鬱情緒的人未必都患有抑鬱症,同樣的,我們每個人無論進化到何種程度都會存在焦慮情緒,但並不意味著就患上了焦慮症!


所謂病症!其實就是對於軀體生理症狀的一種表述,病意味著器質性病變,如血管破裂,海馬體受損等帶有損傷性的描述,而症是指患者主觀感到的不適,如發熱、咳嗽、噁心、嘔吐、疼痛、心慌等等。病是需要經過生理治療的,症裡邊患者的主觀性,所以症除了生理因素還有心理因素!在臨床上抑鬱症跟焦慮症併發率超過87%,也就是說當你抑鬱的時候,你也極有可能焦慮,抑鬱跟焦慮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我們從心理角度切入抑鬱跟焦慮這兩種情緒,更深層次的闡述這兩者情緒的的區別及處在這兩種情緒的體驗。

抑鬱跟焦慮在情緒上的不同表現

情緒方面,抑鬱症的核心症狀為情緒低落,興趣減少,疲乏無力;焦慮症的核心症狀為過分擔憂,緊張不安或煩躁;用大家容易理解的成語形容:

抑鬱症的情緒如焚書燒絹的林黛玉,百無聊賴,心如死灰,萬念俱灰;

焦慮症的的情緒為,杞人憂天,驚弓之鳥,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

總是板著一張臉覺得生活苦悶生命無意義,這是抑鬱;天天總是擔心這擔心那,並且面對事情需要做選擇時前怕狼後怕虎的,這是焦慮。在《了凡心療愈》裡提到,抑鬱是當下意識對過往的投射,而焦慮是當下意識對未來不安的投射,唯有你的身體被扔在當下,無人照看,所以抑鬱焦慮狀態下的人們是活在過去跟未來當中的,他們抗拒當下,想要逃離當下,這種逃離感加劇了痛苦,抑鬱症到後來認為死亡就是一種解脫,焦慮症卻是擔心害怕死亡,所以無論你逃向過去還是未來,等待你的都只能是痛苦!


原生家庭限制性信念跟內源性抑鬱症的關係

《紅樓夢》裡的林妹妹,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格,所以也稱之為抑鬱性人格,抑鬱性人格的人會時常被抑鬱情緒困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雨雪嚴相逼"是她抑鬱狀態下最真實的內心寫照,現實的情況是,黛玉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從物質的角度她相對於其他人家的女孩的境遇要優沃得多,沒有到飢餐露宿被風霜雨雪苦相逼的地步,那麼這些風霜雨雪來自哪裡呢?其實來自她頭腦的思維,過往經歷的某些事遭遇到的某些人,經過頭腦加工,以期極大程度的壓抑我們的負面情緒,頭腦給你講故事,它會給我們過去生活的經驗,塑造了我們現在性格,告訴我們未來潛在的危險,所以我們習慣依靠頭腦的慣性思維來解決問題,但問題在於頭腦意圖將我們監禁在過去與未來的世界裡,將你困在頭腦的世界裡,與當下的世界分離開,將情緒帶來的痛苦留給了我們的身體,身體心的本體就成為了頭腦的犧牲品,身體停留在現在,而頭腦卻一直在過去和未來之間跳動,因此在身體和頭腦之間就產生了一個分裂。由於那個分裂,痛苦就產生了,你會被痛苦一直卡在那裡動彈不得,一旦被觸發,比如壓力加大,生活不如意,突發的事件都是導火索,最終它會時刻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表達出來。


我在職業生涯中發現,很多抑鬱症都是原生家庭帶來的限制性信念,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什麼事限制性信念?在《了凡心療愈》一書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泰國馴象師在大象小的時候會在它們的腳踝上栓一條很細的繩索,小象根本沒有辦法掙脫只能乖乖馴服於馴象師,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象成長為龐然大物,而馴象師依舊可以依靠那根細小的繩索將大象控制的服服帖帖,在它心目中這根繩索是不可能掙脫的,它的限制性信念讓它不敢越雷池半步。


記得曾經有位37歲的男士過來做心理諮詢,他說自己抑鬱了,原因是經常跟太太吵架,三天一小吵十天一大吵,家裡已經雞飛狗跳日子沒辦法過下去了,經瞭解發現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事後他也覺得小題大做了,但就是抑制不住自己情緒,那為什麼要跟太太吵架?真的是因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嗎?他想了想搖搖頭,支吾了一句:就是她的一些行為我看不順眼?然後他舉例說了一些具體的行為,真的是這些行為導致你的情緒嗎?既然這樣當初為什麼要在一起?他想了想後說是父母包辦的婚姻,我問他那麼你恨你的父母嗎?他堅決的搖搖頭,我跟父母關係一直都很好的,怎麼可能恨他們?我讓他再仔細想想,他還是搖搖頭說,我什麼事情都要跟母親說,怎麼可能恨他們呢?你這問題太可笑了!過幾天他給我電話說:我想你說的是對的,我還是真的恨他們,只是我自己沒有意識到!

本我挑戰限制性信念導致內源性抑鬱症

往往人們意識不到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家排系統創始人的海靈格先生曾說:家庭混亂衝突的根源在於家庭成員關係的錯位,而我要說導致這種錯位的正是本我挑戰原生家庭帶來的限制性信念的結果,在從小言傳身教下父母把你塑造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小時候聽話的乖巧的孩子,為了避免痛苦孩子就會主動拋棄他們自己真實的情感和願望,而只接納父母讚許的那一部分自我,最後變得越來越不瞭解自己,而且在將來也越來越不可能成為一個心理和諧的人。在成人後,他們會持續按照父母定的標準生活,上邊那個男士甚至每一個重大人生決定都要父母給他做主,甚至參與到自己的夫妻關係裡來,否則就會有負罪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的那部分也在長大,它不想被限制性信念控制,它想掙脫,於是將潛意識裡的對抗情緒發洩到妻子的身上,而這種情緒帶來的痛苦會更加敏銳,所以他抑鬱了。

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常說叛逆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壞事,因為他們會逐漸建立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形式標準,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而不拘泥於父母的給他拴上的鐵鏈,至少他們長大了心身健康不會抑鬱!而這種情形也體現在移民群體,很多移民到其他國家的人們患上抑鬱症的比例非常之高,這當初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很多同行是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這種現象的,認為是移民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後迫切關注精神世界的需求,其實不全是這樣,當人身處一個陌生的世界,自己多年在國內摸爬滾打的那套都不管用了,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被打破自己人生觀價值觀被顛覆後的迷惘彷徨失落,有的人沉淪了,抑鬱了,有的人重新塑造了自己的標準。


用合一的方法超越限制性信念的二元對立

而在《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裡提到是超越這種限制性信念的方法就是合一,因為我們遵循這種限制性信念生活,我一直在尋找是非標準對錯標準,一旦找到我們就遵循這個標準生活,這樣讓我們一直處於頭腦思維的慣性當中而不能自拔,而這就是習慣。你活在習慣當中,也就是說,習慣基本上是透過你而活。習慣本身有持續性,有自己的能量,當然也從你那裡得到能量習慣會下指令,你變成唯命是從的僕人,只有乖乖聽話的份。習慣迫使你去做某些事,你是一個受害者,佛教稱之為「業」也就是習氣,即便是佛陀在世也無法改變業力。


活在習慣的煉獄當中。你過著囚犯般的生活,就像失去自由的奴隸,因為這座煉獄是由你的習慣、制約及你過去的所作所為構成的,它將你重重包圍住、捆綁住,但是你還一直欺騙自己,以為是你在決定做這些事的,外界很難打破這個小我的潛意識習慣,活在小我製造的頭腦幻象中的我們,生命的質量大打折扣,我們會一直被念頭跟習慣操控,活在頭腦編制的故事裡,你的人生是無意義的、沒有愛的,你並不是真正在生活,你只是拖著生命在走。你沒有任何理由活下去,但是困難在於:你也沒有任何理由自殺。所以,以一種昏睡的方式,就好像夢遊症患者一樣,人們繼續從搖籃走向墳墓,那是一個很長的旅程,然而在昏睡當中,他們還是試著去走,他們都走到了墳墓,或者應該說是他們所到達的地方都變成了墳墓…但是你的頭腦中的念頭卻越來越多。


打破習慣的桎梏就得從時間入手,實相無始無終,頭腦因為有始有終,因此它無法接觸到實相,它無法理解存在的恆久,因為它存在有限的時間裡,實際上,它就是時間本身,它存在過去和未來,由意識中的“見”“念”而來,確切的說“見”存在過去“念”存在未來,因為具有時間屬性所以呈現並不持久的二元對立性,當我們的頭腦全部被“見”“念”佔據的時候記得默唸:此時此地,此時此刻,此時此地,此時此刻......它會將我們的意識從思維拉回到現實當中,同時配合關注自己的呼吸節奏,這樣你才能觀照你的慾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破壞慾望的時間屬性,但是小我依然存在,這樣做不會繼續加強我們的小我,會時刻提醒我們自己活在當下,專注於當下手頭上的事情了,並與當下合一,只有這樣你才能打破習慣桎梏,才能超越限制性信念的二元對立!


焦慮是對未來不安在當下的投射

那麼什麼導致焦慮呢?比如即將失業,即將錯過某一班火車,即將參加的面試,這都會讓你緊張讓你焦慮,你希望時間走得快一點,在焦慮狀態下,你的手心會冒汗,你會感覺喘不過氣來,你會半夜從噩夢中驚醒,緊張意味著匆忙、恐懼和懷疑,緊張意味著一種經常性的努力,想要去保護,去成為安全的,緊張意味著現在就為明天準備,或是為來生準備、害怕說明天你將無法面對事實,所以要好好準備,緊張意味著你並沒有真正去經歷過去,而只是繞過它,它還懸在那裡,它是一種殘留,它仍然圍繞著你。


對於這種還未發生事情的擔憂不純粹是庸人自擾,它是一種“小我”的自我保護機制,讓我們的身體免受傷害,但是隻要我們認真思考一下,這種未來的擔心的傷害哪一次又對我們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呢?哪一次這種對未來的擔憂又讓我們獲益良多呢?我們可以應對當下發生的事,但是我們卻無法應對未來還沒發生的事,實際上沒有這個必要,《聖經》裡說道:為什麼要為明日而憂愁呢?因為連今日要發生什麼我們都不知道!


緊張焦慮意味著介於「你現在的樣子」和「你想要成為的樣子」之間的一個空隙。如果那個空隙很大,緊張就會很大,如果那個空隙很小,緊張就很小,如果根本就沒有空隙,那意味著你滿足於你的現狀。換句話說,你並不渴望成為任何你現在所不是的,那麼你的頭腦就存在於當下這個片刻,沒有什麼好緊張的,你不想要變成別的東西;也沒有別的地方要去。於是你就能夠處於此時此地。不會有比較。你自己就是獨一無二的。你不再以別人的觀點來思考自己,你很放鬆地跟你自己在一起。


我們在人生路上總遇到一些孤獨和困難的時刻,那時都覺得完蛋了,但事實上我們都過來了。沒什麼訣竅,沒什麼捷徑,正是因為經歷了無數這樣的時刻,才學會坦然,才能知道怎麼樣面對接下來可能會接踵而來的困難。未來不見得更好,但你得走過去看看才知道。害怕會讓你產生焦慮,千百年來,這種焦慮感在女人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她們怕男人變心,怕美人遲暮,怕生活改變,怕孩子長大。是因為這種焦慮來自於內心,並不來自於外在。她們過多的向外界討答案,不僅慣壞了男人,還迷失了自己。


停止頭腦的無意識投射活在當下

當人處在抑鬱狀態下,會不自覺將自己鎖進自己的頭腦,在頭腦層面,你會將意識投射到過去跟未來,過去是讓你痛苦懊惱沮喪自責的事,並在頭腦故事裡尋找證據證明自己是個受害者,這種感覺困擾你讓你輾轉反側,夜難成寐,這樣加劇身體上的抗拒感,所以你會厭惡自己的身體,源於這種抗拒,你又在頭腦層面投射一個未來,但是未來是不安全的!人總是對未知的不確定的東西感到不安跟好奇,你時常覺得自己不能應對這種不安,隨著擔憂的加大,所以你會從夜半冷汗涔涔的噩夢中驚醒,這就是焦慮,它進入了你的潛意識。


《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就是讓你停止這種無意識投射的方法!出離頭腦安在當下,與當下的事情合一,那樣你的生命質量會得到極大提升,你要明白,生命只存在於當下,當你回首往事,那些大多是你沒有過好的每一個當下!這很容易從人們的臉上看到它,你到人潮洶湧的大街上,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們都是愁眉緊鎖,因為他們在頭腦慾望的牽制下,加快腳步追尋虛無縹緲的未來,這讓他們很緊張,身體看起來很僵直,他們沒辦法安在當下,享受當下!有人會說社會壓力這麼大,不快點行嗎?誠然你可以加快你的步伐,但是內心能不能慢一點,再慢一點,讓思維停止,讓投射停止,未來還沒來,它不會給你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所以即便行色匆匆,你就與你的行色匆匆合一,享受你的行色匆匆,不要沉迷過去,不要害怕未來,過去。得失也好,成敗也罷,無論快樂,還是痛苦,都過去了,你只能回憶,而無法回去。可有些時候,我們總跟過去過不去,沉迷在回味中,頹廢在往事裡。只有把自己從過去中解放出來,你前面的腳下才有路。這就是陽明先生說的守住內心,心身合一!那樣在行色匆匆的你也會看起來無比優雅無比淡定跟無比從容!


了凡心療愈


昨天下午,小區突然來了四輛警車,停在大院門外。下來若干特警,頭戴警帽,手執盾牌,進入了單元樓。大約二個小時,只見特警架出一位中年男孑,上了警車,抓走了人。……

鄰居們,扎堆議論紛紛。都說這個人,平時挺老實,離了婚之後,回到母親家,與老孃相伴。己經好幾年了。平時,天天能見到他出來買菜。有時,在院內外獨自徘徊。這個人從來不和小區的鄰居說一句話。

大院裡的人都說,看上去挺老實,怎麼會要殺自己的老媽呀?

有知情人說,他老孃有病,癱在床上,平時由他伺候。有個妹子,一個星期來一回。今天,他們家發生吵架,聽到哭喊聲。他妹妹跑到樓道,手機打110報警,聽說他拿菜刀砍他媽。……

我頓然明白了,一個孤獨人,生活不順心,長期精神壓抑,先是《抑鬱症》,得不到緩解,發展升級到《焦慮症》,再發展,接下來就是神經出問題,突發《精神病》了吧?否則,怎麼會要殺他的老媽呀?

唉……,人呢,為什麼哪麼想不開?能給我們一個沉痛的教訓嗎?


匯雁1


那麼抑鬱症,現在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個特徵了,也就是說得抑鬱症的人,不論是輕度和重度,總的數量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那麼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不缺吃,不缺穿,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學,經濟不是問題的時候,我們呢,反而這個人的精神出了問題,也就是心理出了問題,有許多人得抑鬱症或者是其他的心理病症。那麼這個問題就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問題,也是我們教育的問題。

我李老師一直這樣理解,一個孩子如果得了抑鬱症,那麼說明這個孩子從小所受到的教育是不正確的。也就是說一個孩子,那麼我母親每天要跟她交流,要跟她說很多話。於是孩子很小,母親說什麼話,都記錄在大腦裡,而且呢,兒童他又是幼稚的,那麼他就對母親說的話進行幼稚的判斷,最後就自定義了母親說的話,按照他那個理解自定義的!

如果是一個高中生,母親說錯誤的話,那高中生能辨別、能糾正。孩子則不同,孩子呢,你就是說一千句誤謬的話,於是孩子就記住了,定義了這一千句,於是就把這一千句不健康的信念輸送到大腦裡,於是就變成了潛意識。當孩子長大的時候,他就會發現他和這個周圍格格不入,和班級的同學無法溝通!這就是他的潛意識的問題。我認為就是得抑鬱症原因,一般來說,最主要是這種形式下才得的。

另外,家族遺傳也不可忽視,這個問題,我這樣說了之後,那麼可能有人會疑問了,這提問的姐姐她怎麼沒得抑鬱症呢,那妹妹為什麼得呢?就是說這個母親對這兩個孩子的教育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可能這個小的孩子得到了過多的溺愛,這樣呢,也是可能的。總之就是說母親對孩子說什麼,是他能不能得抑鬱症的一個關鍵,這是我的理解。

然後我們怎麼辦呢?怎麼能消除這個抑鬱症? 李老師我個人的經驗是這樣的,我們學習聖人之言,用聖人之言消除頭腦中的潛意識中的垃圾!我做個比喻,比方說你大腦裡邊有200個錯誤的信念,於是呢,我們從四書裡邊就找200個句子,然後由老師來講解,講解就是一句聖人之言就能刻掉一個錯誤的信念。如果找到200句就克掉200個不健康的信念。我只是這個比喻,實際上孩子不健康的信念可能都有上千,那麼這樣實際上就是用儒家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一個理論體系,然後對孩子的潛意識垃圾進行清除。

這種清除的課程叫做化稟性的課程,因為人的稟性也就是祖上的遺傳和童年生活所受到的傷害,你像得抑鬱症的孩子,童年他都受到思想上的傷害。

那麼化稟性的課程就是一節、一節的講,然後孩子就聽,聽著聽著,他心裡就亮堂了,於是他滿臉愁雲就煙消雲散了。經過這樣的系統學習,於是孩子他用聖人之言消除了細胞中的有害記憶,於是細胞頻率就上升,生理壓力和心理壓力就下降,然後免疫力就提高,孩子迅速就能恢復健康。這是李老師我的實踐經驗,那麼這是一個問題。

接下來還有一個吃藥的問題,我想把吃藥的問題說清楚。這個西醫啊,它有一個理論,它是對準症狀,不考慮你原因,不考慮你後果,西醫的這個邏輯就是這樣的。我們中醫不,我們中醫看病的時候一定要分析這個病是怎麼來的,然後再開藥,它都是為了去根,這樣的一個理論。這就是中醫和西醫的差別。

比方說一個孩子得了抑鬱症,於是輕的還問題不大,重的他就要砸傢俱,就要打媽媽,打爹、罵娘,然後還要殘害別人,還要殘害自己。那在這種情況下,於是醫學家們就會設立課題,來研究抑鬱症,研究的結果是什麼?就是要製造一種藥,這種藥就是當孩子抑鬱症爆發的時候,要砸傢俱的時候,給他吃上之後,然後就緩解他的情緒。於是,那麼醫學家研究完之後,就把這種研究方案給了製藥廠,製藥廠就按照這個醫學家研究的這種藥,然後就生產。

生產呢,它就一個問題出來了,就是這種藥只是解決症狀,它不會除根。因此抑鬱症重度的,於是你去看病,醫院就會給你開藥。給你開藥的結果是什麼呢?那你就吃,吃完之後,你渾身舒服,感覺到特舒服,但是這個藥勁一過,你還得繼續吃,這樣的,人就導致依賴抗抑鬱的藥,結果就把大腦吃壞了,這孩子就是廢人了,是這樣的。

李老師我不是你反對你吃藥,假設你的重度抑鬱症真是到了砸傢俱、自殘的時候,你還真得吃,但是同時你一定要知道這種藥是對準症狀的,它不是去根的!

因此那最後李老師我的建議就是,你要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然後化掉自己的稟性。於是你開始變化氣質,然後就心情開朗,那麼你的這個慈悲心就生出來了,然後表情就是慈眉善目的。於是你就能重返學校了!說起來是很簡單的,這個就講到這裡。


家和子貴教育


還有希望頭條下次不要在邀請我了,我從13年開始得了抑鬱症,差不多四年時間,自殺兩次,我現在連自己都拯救不了了。


人間失態


什麼是焦慮症?

焦慮症的症狀:

焦慮症在臨床上比較多,考慮可能與精神壓力較大以及一些精神刺激而導致的。焦慮症的症狀特徵是什麼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表現為精神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等等。

第二,情緒急躁易怒,並且口乾口苦伴有頭痛、目赤耳明、大幹燥等等。

第三,情緒容易激動,並且胸部滿悶、脅肋脹痛,咽中如有異物梗塞,吞之不下,咳之不出這樣的症狀。

第四,精神恍惚,心神不寧,神經衰弱,多疑易驚,悲傷善哭,喜怒無常,有時甚至登高而歌,棄衣而行,這就是焦慮症的典型表現。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的早期症狀:

一:性格改變。一向溫和沉靜的人突然變得蠻不講理,為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發脾氣或疑心重重,常常會認為周圍的人都跟他過不去,見到有人講話就懷疑在議論自己,甚至別人咳嗽也認為是針對自己。

二:情緒反常。無故的發笑也屬於抑鬱症的早期症狀,對親人和朋友變得淡漠、疏遠、不理,既不關心別人,也不理會別人對他的關心,或無緣無故的緊張、焦慮、害怕,這是最常見的抑鬱症症狀。

三:行為動作。異常一煩往日熱情樂觀的神情,為沉默不語,動作遲疑,面無表情或呆立、呆坐、呆視、獨處、不愛交往或對空叫罵、喃喃自語、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動作、令人費解。

四:抑鬱症的早期症狀還表現為類神經衰弱狀態,頭痛、失眠、多夢、易醒,做事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月經紊亂、倦怠乏力等,雖有諸多不適,但無痛苦的體驗,且又不主動就醫。

五:益智減退。一反原來積極、熱情、好學上進的狀態,也是常見的抑鬱症的症狀,就患者來說,他們會變得工作馬虎、不負責任、甚至曠工、學習成績下降。


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和焦慮症?

抑鬱症臨床當中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主要臨床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伴有自我評價低,注意力下降,自罪自責,少眠,胃口差,體重下降,性慾下降,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自傷自殺的想法和行為。在抑鬱症的治療過程當中臨床主要選擇抗抑鬱藥物,一線用藥是五羥色胺酸在攝取抑制劑。

焦慮症屬於神經症的一種,包括廣泛性焦慮症和驚恐發作,它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沒有明確對象或莫名其妙的出現焦慮,擔心害怕,會有坐立不安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如頭暈頭痛,噁心,腹瀉,心慌,心悸,尿頻尿急出汗等表現,焦慮症的治療在臨床當中一般選擇抗焦慮藥物和抗抑鬱藥物治療。


不論是焦慮症、抑鬱症,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失眠、心悸症狀,精神狀態不佳等。這兩類疾病都可以吃一些安神助眠類的藥物,例如敖東牌安神補腦液。暢銷近40年,健腦安神,至少幫助8億患者解決失眠、神經衰弱等問題的困擾。


安叔健康生活課堂


焦慮症臨床表現:焦慮、恐慌、緊張;總是感到最壞的事情即將發生,坐臥不安、提心吊膽、心煩意亂;缺乏安全感;睡眠障礙,比如入睡困難、做噩夢;植物神經紊亂,面色蒼白、心悸、胸部有窒息感;食慾不振;性慾缺乏等。

抑鬱症臨床表現:持續傷感、焦慮、鬱悶,開心不起來;不願意出門,不願意交流;做事沒熱情、沒動力,興趣降低或減退,包括性慾;思慮多不能做決定,記不住細節,注意力不集中;消極悲觀;有負罪感,自我評價低;睡眠紊亂;食慾紊亂;嚴重的有自殺傾向或行為。

從兩者的症狀表現來看,區別主要在兩方面。生理方面最大的區別在於知覺狀態。焦慮症患者的知覺為高喚起狀態,而抑鬱症患者則為抑制狀態。焦慮症因超常的喚起狀態導致了頭暈、心慌、胸悶氣短、呼吸急促、消化異常、尿頻尿急等等,而抑鬱症因超常的抑制狀態而表現出思維反應遲鈍、判斷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注意力下降等等。心理方面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主導情緒。焦慮症的主導情緒是緊張、恐慌,抑鬱症的主導情緒是悲傷、鬱悶。

但是,如果焦慮症、抑鬱症存在的時間長了,常常會出現並發現象。即焦慮症患者又有抑鬱症的症狀,或者抑鬱症患者又有焦慮症症狀。這是因為,焦慮症患者會因為問題持續時間長、後果嚴重而陷於抑鬱情緒,抑鬱症患者會因為長期身處痛苦卻無力改變而心生焦慮。有鑑於此,在目前的心理治療中多將兩者合併,採取綜合治療的方法效果較好。


心理專家劉愛民


這個不難區分。

抑鬱症是對過去的事情念念不忘,耿耿於懷。表現為唉聲嘆氣;常用語是,後悔死了。

焦慮症是對尚未發生的事情感到手足無措,坐立不安。表現緊張煩躁;常用語是,愁死我了。

它們最初都是一般心理問題,如果持續時間長了,會過渡為嚴重心理問題,最終成為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注重心理健康,避免心理壓力過大而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情緒低落或者情緒波動較大,那就要儘快進行心理調適,幫助其緩解精神壓力。

每個人過去都犯過一些錯誤,如果總是沉浸在過去的錯誤裡不停糾結,那就會形成嚴重的情緒壓抑。其結果是抑鬱。

每個人都會對尚未發生的事情感到一絲恐慌,甚至興奮和緊張相交織。如果準備不充分,或擔心出現紕漏而惴惴不安。其結果必然會形成條件反射,每次遇到新問題都會出現這樣的反應,離焦慮症不遠了。

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需要經過一個過程,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即正確的思維導圖。

事件——大腦——積極反應。

事件——大腦——消極反應。

遇事冷靜——心理素質高。

遇事慌亂——心理素質差。

心理素質高——急中生智。

心理素質差——驚慌失措。

無論是焦慮症還是抑鬱症,都是由於錯誤的觀念造成的。所以,提高心理素質,從改變觀念開始。





伊犁大維心理


抑鬱症給焦慮症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抑鬱症想死,焦慮症怕死!


抑鬱症,是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運動減少,遲緩為典型症狀的一種疾病。

抑鬱症的危害: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

焦慮症是以焦慮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症。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

焦慮症的危害:出現莫名的害怕,緊張,恐懼不安等心理。患者可能有一種期待性的危險感,感到某種災難降臨,甚至有死亡的感受。對目前,未來缺乏信心和樂趣。有時情緒激動,失去平衡,經常無故地發怒,對周圍環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認識,思維變得簡單和模糊,整天專注於自己的健康狀態!


不管是抑鬱症,還是焦慮症,都是因為大腦激素分泌紊亂,大腦裡已經不分泌使人高興,興奮的激素了,這個時候應該及時去三甲醫院的精神心理衛生科就診,做一個腦功能檢測,看一下大腦裡哪種激素分泌遞增,哪種激素分泌抗拒!

確診之後,及時用上抗抑鬱的藥物,所有抗抑鬱的藥物對焦慮症都是有很好的療效的!用上藥物後,那些不舒服的症狀馬上就消失了,只是要記住一定要長時間的吃藥和慢慢的減藥量,因為抑鬱症也是一個複發性非常高的疾病!

謝謝閱讀,希望大家都從抑鬱症的泥潭中出來。感恩!


家有乖乖


對於這樣的問題,很多人充滿疑惑,有時也分不清到底自己的怎麼了,感覺兩種疾病像是“雙胞胎”,但又會發現這兩個疾病在醫生口中有完全不一樣的解釋。

在臨床上焦慮症一般指缺乏客觀原因的內心極度的不安狀態,伴有大禍臨頭的恐懼感,因此表現惶恐緊張、手足無措、坐臥不寧,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病人常伴有心悸、氣急、出汗、四肢厥冷和震顫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症狀,嚴重者表現為驚恐發作。臨床上我們經常接觸這樣的患者,來就診時主訴自己周身不適感強烈,在綜合醫院反覆就診,並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證明相關疾病,但病人主觀體驗真實存在,這也是患者一直糾結的問題所在。其實這部分病人很多都是焦慮症引起的軀體不適,病人有部分自知力,但對精神科疾病了解較少,以至於最後才到精神科就診,通過用藥,很多患者都能緩解軀體不適感,緩解甚至消失焦慮表現。

提到抑鬱症,它屬於情感障礙,起病原因較複雜,患者表現最多的便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興趣喪失;主觀感受是頭腦不靈活,像生鏽的機器,每天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不願意和別人講話,食慾下降,行為活動減少,對既往感興趣的事情覺得索然無味;對自己評價過低,感覺生活無望,嚴重時甚至出現自傷或自殺行為。這樣的患者一般不願主動就診,也不願四處求醫,意志活動減退導致患者與原有的生活軌跡分離。

我們具體較一下兩個疾病的特點

  • 抑鬱症患者心情充滿憂愁,表現上整日悶悶不樂,經常責怪自己,自感內疚;言語減少,經常感覺自卑,容易出現輕生、自傷等行為;有時存在軀體不適表現,但患者一般主訴時軀體表現描述簡單,不會像焦慮症患者那樣言語囉嗦,重複。

  • 焦慮症患者心情多以煩惱為主,日常表現為不安寧,經常責怪自己身體各種不適感,言語增多,尤其是講述自身不適感時,可以滔滔不絕,經常容易心煩,躁動不安,軀體症狀多,表現顯著,導致患者無法正常生活。

總結

相較於抑鬱症,焦慮症通過對症治療,病情緩解較快,緩解期社會適應可以恢復如常;但很多患有焦慮症的病人在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也有部分患者存在人格障礙,導致焦慮症狀的發生,對於這樣的患者,現有的醫療手段能夠患者目前的焦慮或者恐懼症狀,但性格養成的成人,經常會在緩解期遇到其他問題或者事件的影響而發病,心理承受能力差也是這類患者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焦慮症在接受系統的治療後病情雖然得到改善,也要自我尋找原因,積極完善以前的行為習慣或者性格,從而能夠更好的應對自身產生的問題。


精神知多少


從嚴重程度上來看,焦慮症是一種神經症,比較輕。抑鬱症是一種精神心理障礙,比較嚴重。

從表現上來看,廣泛性焦慮主要表現是與環境不相符的緊張感,這種緊張感常常會影響到食慾和睡眠。如果出現睡眠障礙,最常見的症狀是入睡困難。而抑鬱症的主要表現是與環境不相符的情緒低落,自責內疚,並出現一系列複雜的心身症狀。嚴重時會有強烈的自殺傾向。抑鬱症也會出現睡眠障礙,但是最常見的是早醒。

焦慮症往往會伴發抑鬱,由於長期的焦慮,導致大量的心身能量被消耗。從而,會導致身體出現抑鬱狀態,以此來阻止身體能量被進一步的被損耗。

抑鬱症也常常伴發焦慮,這是因為抑鬱症患者大腦皮質功能減退,導致皮質下的衝動過度強烈,從而導致抑鬱症患者出現煩躁不安等焦慮情緒。

所以,在診斷時焦慮症和抑鬱症還是有一定可能被誤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