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哈尔滨水饺店像沙县小吃、兰州牛肉拉面一样,顺利地在全国小餐馆列阵中占有一席之地。冬季人们爱吃水饺,不仅因为水饺方便易食,既能吃到主食面皮,五花八门的馅料也是许多人心头之好。水饺从滚烫的锅里盛出来,加上一碗面汤,有饺子的冬天,你会驱走很多严寒。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江南的城市,譬如南京,冬至也流行吃饺子。平日里卖皮肚六鲜的面条店会卖饺子,馄饨店会卖饺子,哈尔滨水饺、新桥水饺店的门口在冬至这一天更会被围得水泄不通,许多异乡人排着长队,无非是等一碗刚出锅的饺子和面汤。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冬至大如年,古时候冬至家家祭祀祖先。在《岁华忆语》中,并没有提到有吃水饺的传统。人们平常不爱吃的鲢鱼,在冬至这一天也会端上餐桌。把葱切成一寸长,与豆腐、鲢鱼一同在锅里煎炸,取从容与富贵的寓意。

那么冬至这天为什么要吃饺子?除了饺子之外还有吃其他食物的传统吗?这要从冬至节俗的传统说起。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其实,最初冬至节令食品最典型的是馄饨,庆贺冬至的食品与冬至一样,有着“顺阳助长”的象征意义,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时节阳气虽升,但阴阳包裹,阳内阴外,馄饨形如鸡卵,颇似阴阳未分时的一团混沌,在阳气始生的冬至日,人们使用馄饨,以模拟的巫术形式,破除阴阳包裹的混沌状态。

“馄饨”一词,所见最早载录文献是三国时期魏国张揖的《广雅》:“馄饨,饼也。”唐朝段公路《北户录》卷二“食目”引《齐民要术》作“浑沌饼”;唐人崔龟图注《北户录》引北齐颜之推语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者也。”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各个地方保留了很多不同的冬至食俗。在河南的一些县城,人们会在冬至节出门拜会乡里,朋友间馈赠礼物,大家以馄饨为食,取开辟混沌之意,预示着新一年的好运;在浙江省萧山县,各家杀牲畜祭奠先祖,用糯米粉包裹肉馅,作成米团子,赠送给亲朋好友;还有的地方在冬至之日做赤豆粥,《荆楚岁时记》载:“十一月冬至日作赤豆粥。”这个风俗相传源于共工氏,他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为众人恶,于冬至日死,成为厉鬼扰百姓不得安宁。由于其子害怕赤豆,所以人们便用赤豆作粥,用来避邪。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历史上的冬至食品也是多种多样。宋代的一些富贵人家,为了求新出奇,会做十余种不同特色的馄饨,放入同一件器皿中,称为“百味馄饨”。明《酌中志》载,冬至当月很多人家都会做糟腌猪蹄尾、鹅脆掌、羊肉包、扁食、馄饨等,以为阳生之义。明代后期的京城百姓,兔肉羹也是节日常吃的食品之一,冬笋作为时令佳品,人们不惜重价购买。到了清代,北京的旗人在冬至有祭祖的习俗,祭祀之后,亲朋围坐在一起,分吃祭过祖宗的“白肉”,这一饮食习俗与后来闻名北京的餐馆“砂锅居”和四川名菜“蒜泥白肉”之间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北方地区在冬至大多有吃饺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东汉神医张仲景,他为了不让人们冻掉耳朵,给大家煮羊肉汤,形似“娇子”下锅,人们在这一天吃饺子 ,也意味着不会冻掉耳朵。如今,虽然冬至的节日气氛没有以前浓厚,但是冬至日食馄饨和饺子的习俗仍然在北方大多数地区保留,并扩散至中国的部分南方地区。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在以米食为主的南方,冬至的饮食习俗另有传统。南朝荆楚一带地区有冬至吃赤豆粥的习俗;明代方志记载,江南地区冬至以“花糕”祭祖,饮分冬酒;清代苏州民俗最重冬至节,在冬至前日,亲朋会提篮担盒,相互赠送食品,俗称“冬至盘”,其中有一个重要食品,就是冬至团,苏州家家磨粉作团,以糖、肉、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用来祀先祭灶;杭州人至今在冬至都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福建沙县人有吃猪脚、糍粑的风俗,城区居民用糯米磨浆,做糍粑吃;台湾地区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松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老祖宗;四川地区在冬至这天多杀猪,做腊肉和香肠。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如今的冬至节,大家除了吃饺子之外,在寒冷的冬季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古书记载,冬至日“邑俗多市牛羊肉煮而食之,谓可以壮体温。”其实,因为“羊”同“阳”,人们认为,吃羊肉不仅可以温补身体,而且还能够支助阳气的生长。乳白色的汤底带着浓浓的鲜味,鲜嫩的羊肉、羊杂配上红彤彤的小米椒,再放一撮小葱和香菜,色香味俱全,羊肉汤已成为很多人冬至日进补的第一选择。

冬至:你们才吃饺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