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推背圖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真相?

湮滅的輝煌


現在很多人研究的《推背圖》,實際上是金聖嘆註釋過的一版。

金聖嘆生於1608年3月3日(萬曆三十六年四月十七日),童年貧困孤獨,九歲入讀私塾,刻苦勤奮,思想獨立,喜愛閱讀,尤其沉迷於《水滸傳》,成年後考取秀才,耗費無度,以致常處貧困。金聖嘆篤信神佛,喜讀佛經和結交僧人 ,擅長扶乩降靈,自稱為佛教天台宗祖師智顗弟子的轉世化身,託名“泐庵”法師,士大夫尊稱為“泐公”或“泐師”,20歲起開始在吳縣扶乩,自稱收納30多個已逝女子為冥間弟子,1635-1637年間最活躍,曾到葉紹袁、錢謙益、姚希孟、戴汝義等士大夫家中扶乩,寫出優美感人的篇章,往往說中事主的心思,受葉紹袁等人的崇信;錢謙益直言金聖嘆好像受某種神靈支配。

然而推背圖作者是袁、李二位,其推算方法源自道家,金聖嘆雖然是才子,但是他的註解,多畫蛇添足,附會牽強,不足為信。


談者無語


推背圖就是忽悠。現在轉載一篇宗教研究專家姚斌斌教授的文章。

《推背圖》這本被傳得很神的書,近些年挺火,還有人一本正經地寫了註釋,不僅一一對應史事,還據以推斷吾國未來,超英趕美滅日本,形勢一片大好。——對此,我老人家就一個字:“我不信!”——當然絕不敢懷疑祖國未來的大好形勢,只不過不信這書是真的而已。

《推背圖》相傳是唐代初年兩位相愛相殺的好基友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合作的,這兩位,記得在小時候有個香港版電視劇《武則天》裡面,是死對頭,我相信比較符合事實,因為,任何行業都一樣,同行是冤家。

《推背圖》最早見於記載,是在南宋岳珂的《桯史》中,《桯史》卷一中說:“唐李淳風作《推背圖》。五季之亂,王侯崛起,人有幸心,故其學益熾”云云。其首次著錄於正史是在《宋史·藝文志》裡,被列入子類中的五行類,但未題撰人。——可見,《宋史》的修撰者可能不大敢相信,這真是那位“半人半狗”李淳風君的作品。

從當代最為流行的,相傳為金聖嘆注本的《推背圖》看,誰要是真相信那真是唐代高人之手,無疑是大傻帽!因為,其全部內容共六十象,從第二到第三十七,可以從唐代一直到晚清民初的史事完全準確對應,三十八象以後的解讀,則完全靠今人發揮“索隱派”的想象力去東拉西扯了,雖然有的扯得還挺像的。

舉兩個栗子,比如第三十四象:

讖曰:

頭有發 衣怕白

太平時 王殺王

頌曰:

太平又見血花飛

五色章成裡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

中原曾見夢全非

傻子都能看出,這是說太平天國。

第三十七象:

讖曰:

漢水茫茫 不統繼統

南北不分 和衷和共

頌曰:

水清終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內竟無王

半兇還半吉

呆子也能猜出,這是說清朝完蛋了,民國始奠。

因此,只要是稍微理性點的人,很容易直接推論出,這個版本的《推背圖》最早也是民國初年的作品。

不過,推論歸推論,但還難以說服人,尤其不能說服專門信奉這一套的人,畢竟,宋代已經有《推背圖》的記載了。所以,找鐵證,必須找到最遲是清代中期的《推背圖》版本,看看有沒有這些晚清民初的內容,如果沒有,就完全可以蓋棺定論了。——當然,萬一證實確實有,那就只能三觀粉碎,承認“穿越劇”確實是真的!

鄙人去年在臺灣忽然想到這個事情,查到“中央研究院”的傅斯年圖書館裡面有個比較老的抄本,網上可以下載,共兩冊。下載之後,翻了翻,果然與今之流行本大相徑庭,證實了猜想,中國歷史上好像確實沒有發生穿越。

此外,去年底。網上有人貼了一個“李世瑜先生在德國一本刊物上發現的,據稱是最為接近原貌的《推背圖》”全文,有圖有真相,我看了一下,文字內容與中央研究院藏本基本一致,但各象之間的排列次序有不同。——中央研究院的是一個精美的抄本,網上流傳的這個則十分粗糙。

這兩個版本的內容應該是比較古老的,為什麼呢?再舉個栗子,元代的道教著作《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有這麼個記載:“袁天綱《推背圖》詩云:兩朝天子笑欣欣,引領群臣渡孟津,拱手自然難進退,欲去不去愁殺人。”——此詩不見於今本,卻見於上述兩個版本,足以說明問題。

此外,金聖嘆本講太平天國的那一首,在這兩個本子中不見蹤影(以下稱“古本”)。——當然,古本中也有一首,被今之“高人”解讀為太平天國之事的,謂:

聖人垂衣坐天堂,治化自然無低昂。

堯舜無為誰可比,貢獻珍珠受四方。



這裡面除了“天堂”二字能稍微貼邊,可資“索隱派”發揮想象外,這個“聖人”,套在誰身上都可以,只能說是一種“過度詮釋”罷了。

今本建立民國的那首,在古本中連影子都沒有。

這兩個《推背圖》的古本大約是什麼時候成書的呢?其最早也不能早於清初,因為從這一首可見:

北方女國並中原,四海全無濁水灣。

二四旗中分造化,紅巾小袖遍人間。

這顯然說的是女真八旗定鼎中原的事情。——當然內容自然應該繼承了更古老的版本,在其基礎上繼續編。

事實上,符讖之書,古之君子亦多以為虛妄,就《推背圖》而言,若明人謝肇淛在《五雜組》中說:

今世所傳有《推背圖》,相傳李淳風所作以佔帝王世次。其閒先後錯亂,雲是宋太祖欲禁之不可,乃命取而亂其序,並行之人見其不驗遂棄去。然多驗於事後,雖知之何益?聖人所謂百世可知者,豈是之謂哉?

所以,恐怕還是九斤老太說得好:“一代不如一代!”嗚呼!


懷疑探索者


先來說說《推背圖》的緣起,有兩種說法,很神秘。

第一種說法:唐朝術士李淳風因預感到不久將有武則天亂唐的災禍,於是便推算起天下大勢。玄算中也是一日千年,不知不覺,李淳風竟一下子推算到了千年後,直到被另一位同道中人袁天罡推了一下後背,道:”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這才罷了手。

另一種說法;李淳風和袁天罡晚年的時候,傲遊山水,一日閒來無事,兩人相背而坐,開始推算起古往今來事。一人推自天地形成以來的前事,一人推自有唐以來的後事,每推一事則作一幅秘畫,寫幾句讖言謁語。如此數天,引來了道家高人。高人阻止李袁二人說,一人推前事,一人推後事,有本事推推我腳下是前行還是後退。李淳風袁天罡猛然醒悟,方才罷手。

《推背圖》共六十象,以六十干支命名,每象合一週易卦名。每一象,有一圖,圖下是讖語,讖語後是頌詞。為了讓大傢伙直觀地瞭解,不妨錄上起始的三象來看看究竟——

第一象 甲子 讖曰
茫茫天地 不知所止
日月循環 週而復始
頌曰
自從盤古迄希夷 虎鬥龍爭事正奇
悟得循環真諦在 試於唐後論元機
金聖嘆註解:
此象主古今治亂相因,如日月往來,陰陽遞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紅者為日,白者為月,有日月而後晝夜成;有晝夜而後寒暑判;有寒暑而後歷數定;有歷數而後統系分;有統系而後興亡見矣。

第二象 乙丑 讖曰
累累碩果 莫明其數
一果一仁 即新即故
頌曰
萬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實
一統定中原 陰盛陽先竭
金聖嘆註解:
一盤果子即李實也,其數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陰盛者指武「明空」當國,淫昏亂政,幾危唐代。厥後開元之治雖是媲美貞觀,而貴妃召禍,乘輿播遷,女寵代興,夏娣繼之,亦未始非陰盛之象。
第叄象 丙寅
讖曰
日月當空 照臨下土
撲朔迷離 不文亦武
頌曰
參遍空王色相空
一朝重入帝王宮
遺枝撥盡根猶在
喔喔晨雞孰是雄
金聖嘆註解:
此象主武「明空」當國,廢中宗於房州,殺唐宗室殆盡。先武氏削髮為尼,故有參遍空王之句。高宗廢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雞孰是雄之兆。

只看這三象,大傢伙什麼感覺?一象說天下大勢,二象說大唐二十帝,外加一個武則天(注意那畫中,最後一個果子是沒把的,指的是武則天,何等地神奇),三象說武則天大周代唐。

簡直太玄奇,太神準了。

不光這三象神準,隨後的幾十象也都神準,幾乎把唐宋元明清的天下大事都囊括了。如此說來,《推背圖》果真是揭示天機的神書了?

讓我們從《推背圖》的版本說起。不算在民間野傳的,現如今,《推背圖》大概有這麼幾種版本,一種是明朝的抄本,一種是清初的抄本,最流行的據稱是八國聯軍之亂時,由清宮流傳出來的版本。這個版本之所以流行,一是據稱它來自清宮,二是它有金聖嘆的評註及張之洞的手跋。

金聖嘆需要說一句,此人是明末清初的怪人、才子,很多當時的大家都覺得此人受某種神秘力量支配,總之,是個很能開腦洞的人。

有不同的版本,自然就有比較。這一比較,《推背圖》的玄機就隱隱地暴露了出來,越是年代早的版本,其中的措辭越是俚俗,越是年代晚的版本,越是朗朗上口。

這能說明什麼問題?

《推背圖》的作者不可能是李淳風這一位高人,後世的很多文人都參與其中了。

李淳風確有其人,《舊唐書》、《新唐書》中都有他的傳。《推背圖》的源頭在他那裡,是有很大可能的。其人有高深莫測的道行,能參透大唐玄機,這也是有可能的,但一推推出去上千年,還神準無比,這明顯就讓人難以置信了。

這麼說,還有一個根據,中國歷史上還有兩本預言奇書,一本是諸葛亮的《馬前課》,一本是劉伯溫的《燒餅歌》。將這三本奇書放在一起對比,你會發現這樣一個明顯的問題——

一、三個神奇的預言都是前面的很神準,往往能做到指名道姓,但到了清朝滅亡後,就整齊劃一地模糊了,理想化了。

怎麼個理想化呢?

最終都描述了天下一家的文人式美好願望。

這本身就說明了這三本書很大程度上都是假借著諸葛亮、劉伯溫等人的神機妙算之名在流傳,實際上不過是彙集了各朝各代的民間智慧以及民間對天下大勢的看法。

二、將這三本書對比起來看,還容易發現一點,三本書之間互相抄襲的現象不少。舉個例子,《馬前課》第四、八課有日月麗天,和《推背圖》第四十四象相同,而《馬前課》講的是貞觀之治和明朝,《推背圖》中推算的則是20世紀的事了。

《馬前課》是三國時期的,《推背圖》是唐的,《燒餅歌》是明的,行文語法如此相似,部分語句甚至雷同,這再次說明了三者不是隻屬於一個特定的時代,特定的人,而是屬於整個歷史長河。

另有一點也值得一說,這樣的東西為什麼顯得如此神秘,又如此神準呢?

這是因為他們都使用了讖語的手法。

啥是讖語?

一些含糊其辭的話,迷信之人事後看,稍加牽強附會,總覺得一切都應驗了。

其實不過是心理暗示罷了。

所以說,《推背圖》之所以如此神秘,如此千年流傳,真相其實是迎合了世人的心理,事前想知道未來,事後又會心理暗示,牽強附會。

當然,有一點也不能否認,一時間的神奇預測應該是有的,根據眼前的蛛絲馬跡,展望個大幾十年之類的。

照現在的話說,李淳風知千年事這太玄了,但他應該是個善觀趨勢的高人。


黑句本


《推背圖》起源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命相士李淳風和袁天罡所做,一部預言未來的圖書,相傳李世民請二人預測大唐帝國的國運如何,二人一時忘乎所以,一直推測到人類的永恆世界!


《推背圖》有六十幅圖象組成,每一幅圖象都有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以便人們理解!預言了從大唐到未來紫微聖人建立的大同世界!《推背圖》是一部構造嚴謹、思維縝密的未來預言書!它以中國的易經的象數哲學為根基,以道家的陰陽學說為開始,以儒家的大同世界為結束!

《推背圖》共有六個版本,最流行是明末的金聖嘆批註的版本,此版本由清宮流出,來看一個推背圖的一則圖象



此象指的是纖纖女子乃是清朝的義和團的紅燈照,赤手禦敵指的是義和團習練武術氣功,後面就是慈禧和光緒帝逃亡西安,慈禧掌權五十年!


夢話很幽默


推背圖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真相?

談到推背圖的真相,就必須砸開人們身上關於無神論的這個枷鎖,否則就沒有真相可言。

推背圖本來就是兩位神仙級的人物,著名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推背圖》是中國第一預言奇書,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為推算大唐國運而寫的。

大凡世界上所有神奇預言,都是用隱語讖偈來表達的,推背圖不僅如此還配有圖畫。真正能看得懂明白真相的人,也只有神仙了。我們凡夫俗子,即便最聰明也只能做個事後諸葛亮!

另外,關於預言書,還有民間預言,只要是直裸裸告訴人們未來結果的,沒有一個能靈驗,這是規律。因為天機不可洩露——宇宙大定理!

即便神仙看到了未來真相,他也只能用隱語說出來,如果明說了,一方面要遭天譴受懲罰;另一方面會引宇宙修改機制讓其結果改變。

所以對於推背圖這樣的預言書,有什麼真相你永遠無法知道,知道的人也不會說,一旦說了也就不是那個真相了。——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關於推背圖的真相!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推背圖的推背二字,聽起來香豔,真實是這樣的。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當上皇帝,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忽然想知道自己治下的大唐在以後到底會發生什麼?

因而,讓李淳風、袁天罡二人推演一番,但兩人能力出眾,越推算越來勁,後來簡直一發不可收拾了。忽然,袁天罡推了一推李淳風的後背說:“天機不可洩……”


所以,把推出的象命名為《推背圖》。在西方,他們有瑪雅預言,其中有一個預言是說“2012是世界末日。”三國時期,諸葛亮有《馬前課》,往後的明朝,劉基有《燒餅歌》。

等等,“預言”二字,足夠概括它們。而這又恰恰體現了人們的心理。我們知過去,知現在,但不知未來。“預言”書出,正好滿足了且利用這一心理。

自古以來,封建社會一直流行“君權神授”,始終在牽扯“神學”。隨著時代的發展,明清皇帝乾脆在聖旨上直言不諱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首詞。


一切地一切暴露了哲學和科學的中間地帶,即神學。如此給了“預言”的誕生和壯大滋生了土壤。

所以,這就是《推背圖》背後所隱藏的真相之一。

歷經唐朝,再到五代十國,最後統一於宋,《推背圖》在民間聲勢浩大。燭影斧聲,趙匡胤以後是趙光義。

他所待的開封府,謠言四起,荒誕不堪,到處人心惶惶。於是,查抄《推背圖》成為整改措施,也是消除影響的手段。

但量多,地大,根本無法杜絕,堵不如疏,又更改方法,對《推背圖》進行修改,刪除不利內容,增添有利內容。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到目前為止,誰也不知真版《推背圖》是什麼樣子?總之,《推背圖》版本很多,至少六個,最流行的是《金聖嘆批註版》。


綜上所述,《推背圖》隱藏了什麼真相?

第一,科學為出世的年代,利用人們不知未來的心理,造出了“預言”書。

第二,預言書的內容假假真真,真真假假,混淆一體,真假難辨。


三叔小記


《推背圖》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神奇的一本預言書,傳說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而作的預測帝國國運的一本書,以預言準確著稱,準到什麼程度呢?它暗合了中國歷史上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大事,它自宋朝(或者更早的唐朝)開始成為統治者下令封禁的讖書,其中宋太祖趙匡胤對《推背書》的改造最徹底,從此之後,出現了很多版本的《推背圖》,如今最廣為流傳的就是金聖嘆的批註本。

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登基為帝,急切的想知道未來大唐的國運,於是下令讓袁天罡和李淳風推算大唐國運。兩人利用易經進行推演,李淳風推算著推算著就上了癮,一直推算到大唐之後的2000多年,眼看夜已深,袁天罡推了推李淳風的背說:“天機不可洩露,還是回家洗洗睡吧。”於是就有了《推背圖》。

在兩唐書中並不見《推背圖》的身影,而且《推背圖》也沒有作者署名。對此人們的觀點也各不相同,有人認為《推背圖》不是大唐時期的作品;有人認為大唐禁止讖書,所以這樣的書不可能被記載下來,而只是民間流傳;還有一種說法則是《推背圖》是後來的名字,其前身是李淳風和袁天罡合著的《太白會運逆兆通代記圖》。具體如何,也是一個謎。


《推背圖》見於記載始於南宋時期,岳飛之孫岳珂做《桯史》,裡面第二個小故事就是《藝祖禁讖書》,裡面講到李淳風作《推背圖》,在民間廣為流傳,尤其五代十國時期,很多人看到《推背圖》裡的預言一個個應驗,爭相學習《推背圖》,試圖在亂世中輔佐明主,建功立業,人們張口閉口就能說出幾個讖語,更甚者,吳越地區,很多人利用讖書來給剛出生的兒子命名。可見人們對《推背圖》已中毒很深。

宋太祖趙匡胤奪得天下之後,下令封禁《推背圖》,此書已經流傳了數百年,民間很多人家裡都有收藏,想要全面禁止談何容易。這讓負責這一塊的官員犯了難,趙普在開封府查貨了很多收藏《推背圖》的人,人數之多,讓他頭疼,這時候趙匡胤有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與其封禁,不如弄混。然後他命人找來《推背圖》的舊本,開始造假,已經應驗的部分不去管它,還沒有應驗的那部分,趙匡胤命人打亂順序,然後修改一些,刪減一些,這樣《推背圖》就失去了預言的準確性,趙匡胤命人弄了這樣的一百個版本,然後發行,與舊本混雜在一起,讓人難辨真偽,以此讓世人放棄鑽研收藏此書。


所以後世出現了很多個不同版本,但這樣的辦法仍然讓真本流傳下來,畢竟,假的那些一旦預言有假,收藏的人就不復收藏了,而準備預言的還是會流傳下去,所以後面的各個朝代統治者仍舊不遺餘力的封禁此書。

但有一點至今還是一個謎,《推背圖》是否經過了後世不同時期人們的增刪修改已達到其準確性,不得而知,畢竟,《推背圖》預言實在是太準了,準的讓人不得不往假的上來考慮。

目前廣為流傳的就是金聖嘆的批註本,全書共有六十像,每一像由四部分組成,其一為圖畫,其二為讖語,其三為律詩,其四為金聖嘆的批註。


尚宮女史


《推背圖》是中國最神奇的一本預言書,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預測大唐的未來,命令李淳風與袁天罡編寫此書。這本書開始於道家陰陽說,結束於儒家大同世界。裡面的詩文大多出自於李淳風,而畫像出自於袁天罡之手。

Δ配圖

《推背圖》的版本很多,至今為止有上百種。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是因為歷朝歷代都對他有所修改。因為這本書在民間很流行,宋太祖趙匡胤曾經下令,嚴查《推背圖》。

但是因為藏匿《推背圖》的人太多,官府已經幾乎不可能完全禁止。宋太祖頒佈命令,除了已經應驗的預言,將後面的內容打亂,編纂出100個版本,混入到民間。

Δ金聖嘆

因為百姓也弄不準哪個是真的,時間長了也失去了收藏的趣味。然而萬萬沒有想到,後世出了一位奇人――金聖嘆。根據作者的思路,竟然把《推背圖》活活的復原。

經過他批註的《推背圖》,也是被後人認為最真實的一本。然而這本書一經流入民間,金聖嘆就被清朝皇室斬頭。《推背圖》也被收入皇宮之內,清朝末年流落到洋人之手,後來被贖回,也就有了如今的《推背圖》。


Δ配圖

然而《推背圖》並不是像小的預言術,可以起到驅兇避吉之作用。而是對於整個時代的預言,並且這種趨勢無法更改。這就是推背圖的真相!

然而有沒有人試圖去修改過?

答案是肯定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試圖篡改。因為在這本書中預言道:唐中弱,有女武王。李世民為此殺了小名五孃的李君羨,甚至要殺盡天下武姓之人。

最後被李淳風制止:天命難為,如果現在殺了,等到來世轉生後會大肆報復李唐之人。況且四十年後她已經老了,人老之後心腸也容易軟,李唐子孫尚有一線生機。李世民這才作罷。

Δ配圖

《推背圖》也曾經預言過闖王滅明,為此崇禎皇帝兢兢業業,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連軸轉,然而最後也難逃吊死煤山的命運。即使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人,也無法挽回明朝滅亡的命運。


所以推背圖預言的是時代的步伐,沒有辦法去改變。


史之策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金聖嘆批註過的《推背圖》並非就是它最初的樣子,舉個不嚴謹的例子說明吧。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施公有一段過於方臘發跡的描寫,說砍柴的方臘去河邊洗臉,忽然發現水中的影子是一個戴著皇冠披著龍袍的大帥鍋,方臘被嚇了一跳,然後後知後覺想起了《推背圖》中有這麼一句:

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縱橫過浙水,顯跡在吳興。

然後方臘就起義了,還挺成功。那麼我們發現現下通行的《推背圖》可沒有這一象,本著施公沒有胡說八道的前提,那錯的就是《推背圖》了,所以我們如今大多數人看到的不過是被刪了又減的版本了。

《推背圖》全書共六十象,每象又包括讖(客觀描述事情)、圖(以圖說明事)、頌(評者的想法)三部分,三者可以說是互為補充,內容也都很隱晦,最終李、袁二人從唐開始推,一直推到了我國2000多年後的國運。但我們總說“事後諸葛亮”,在已知結果的前提下去看問題,發現《推背圖》裡的許多象還真的能和已發生的事件關聯起來。目前書中的首象到四十五象有不少大神們已經它們和歷史事件一一對應了,比如第二象就很有意思:

金聖嘆的解釋是說這一盤水果可以是蘋果,也可以是李子,那麼就能很好的暗示李唐王朝了,二十一個李子暗示著李唐王朝要傳承二十一代,而其中有一個李子沒有“柄”,也暗示有一位女性要稱帝,果然,半路跑出個武則天。

再看第二十一象:

這象講的正好是靖康之恥,是不是巧的很。

第三十五象就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了:

所以你問我它們其中蘊藏著什麼真相,這個真不好說,但古人的某些智慧用今人的理念是不能解釋的,所以我國的運勢若真的像推背圖說的一樣的話,那就不好玩了(具體看書去吧,我不透露)。

最後我們來欣賞下民間人士收藏的原本無訛《推背圖》六十八象圖解,這個版本與現行的版本差別很大,有人說這才是原本,但究竟真假如何,大家自行判斷。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邏輯文史游


葛大小姐回答這個問題:

《推背圖》被譽為中華道家預言第一奇書,據說是唐太宗李世民命令李淳風和袁天罡合編的一本推算大唐國運的圖書。

這不是傳說,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書。全書共有六十幅圖像,每一幅圖像下面附有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預言了從唐朝開始一直到未來紫微聖人建立大同世界,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主要事件。

這本書的應驗程度大大超過了西方諾查丹瑪斯的大預言《諸世紀》。

由於《推背圖》隱藏了太多的秘密,歷代帝王都不希望老百姓看得到、看得懂,紛紛加以查抄,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推背圖》達到了六個版本,已經和原版千差萬別,宋太宗就幹過這樣的事情。

天寶九年,趙匡胤在“燭光斧影”中去世,弟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宋太宗還是比較靠譜的,登基後,勵精圖治,大力推進全國統一,實施仁政,穩定民心,逐漸出現了盛世的景象。

就在宋太宗發憤圖強,準備幹出一番大事業的時候,突然,民間爆發一種謠言,說是大宋王朝到宋太宗這一朝就要滅亡了。這種擾亂民心的說法如果不制止,將是非常危險的,宋太宗馬上派人去調查,調查的結果直指《推背圖》,原來是有高人從《推背圖》中推算出這個結果。

其實,這就是一個荒誕不經的謠言,但是,對於無知的封建百姓而言,他們堅信不疑,這個謠言來勢洶洶,很快就在京城傳播開了,老百姓都人心惶惶,不少達官貴人都開始準備後路了。

開封府尹立即將這一情況上奏宋太宗,宋太宗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下旨,將《推背圖》列為禁書,全國開始進行嚴格的查抄活動,上交可免罪,私藏則株連,同時對於造謠生事的人嚴懲不貸。

但是,由於這本書在民間流傳太廣了,官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查抄乾淨,謠言只能減弱,卻無法完全消除。

有一個聰明的大臣給宋太宗說,查禁工作雖然開展不短時間了,但是效果並不明顯,根本無法在民間斷絕,這樣一味的查禁是行不通的,必須另想辦法,與其堵不如疏,我們不如將《推背圖》重新編纂刊印,大力推廣,便宜賣給老百姓,這樣就能把舊版《推背圖》給壓下去。

宋太宗大喜,立即命人重新修訂《推背圖》,刪除了大量不利於朝廷統治的內容,又增添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大量印刷發行,同時,告訴老百姓說,以前民間流傳的版本都是假的,國家發行的才是原版的,就這樣,老百姓紛紛購買,舊版的《推背圖》就逐漸消失了,大宋王朝又恢復了平靜,社會恢復了安定。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版本都是經過多次修改的,其中最流行的就是金聖嘆註解修訂版。

如此奇書就這樣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看有趣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