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王志勤:5G投資將超3.5萬億元,信息消費規模超8.3萬億元

2020年是我國5G商用部署的關鍵之年,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5G網絡和應用初試身手,5G與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發展步伐有望加速。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近日撰文指出,應緊緊抓住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凝心聚力,加快我國5G網絡建設,推動5G應用紮實落地,將5G打造為加速中國數字化轉型進程、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5G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5G網絡建設具有極強的溢出效應,將帶動投資增長,促進信息消費,並逐步滲透到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目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據中國信通院預測,預計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此外,5G網絡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

5G網絡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帶動ICT全產業鏈發展,還將從信息通信領域向工業、交通、能源、農業等垂直行業延伸,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促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打造高品質5G通信網,不僅直接推動5G手機、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產品消費,還可培育諸如超高清(4K/8K)視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沉浸式遊戲、智慧教育、遠程辦公等新型服務消費,進一步帶動信息消費的快速增長,成為擴大內需的新動力。王志勤預計,到2025年5G商用帶來的信息消費規模累計將超過8.3萬億元。

5G還將創造大量具有高知識含量的就業機會。5G帶動移動通信產業就業的同時,還將催生工業數據分析、智能算法開發、5G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新型信息服務崗位,並培養基於在線平臺的靈活就業模式,從而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5G產業生態正逐步成熟

2020年是我國5G網絡建設的關鍵年份。截至今年2月初,三大運營商共在全國開通5G基站約15.6萬個,網絡建設的順利推進,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5G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商用產品愈發成熟。截至2月初,我國已有43款5G手機終端入網,手機價格下探至3千元區間。5G基站芯片已普遍採用7納米工藝,單基站功耗已由最初5千瓦下降至2-3千瓦,運維成本顯著降低。四家運營商將加快5G網絡由NSA(非獨立組網)向SA(獨立組網)的演進,中國移動已經啟動SA設備招標工作,力爭在年內實現SA網絡商用。

目前,芯片等元器件性能也在不斷提升。華為海思麒麟990芯片上市,成為全球首款5G SoC手機芯片;高通發佈全球首個5納米基帶芯片,在速率、功耗、穩定性等各項性能更進一步;華為海思與長虹控股合作,藉助海思5G模組中間件的優勢,面向行業推出全球首款商用5G專業模組,將廣泛應用於包括5G 8K電視、5G工業產線、智能交通等多個領域,加速5G在千行百業的規模商用。

同時,5G融合應用也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大顯身手,凝聚了數字化轉型共識,加速5G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步伐。在應對疫情危機中,5G遠程診療、5G智能醫護機器人等應用從試驗走向實踐,為疫情防控起到了積極作用;5G+4K直播、遠程辦公、遠程教學等應用也在疫情防控隔離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王志勤表示,此次疫情激發了5G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國人第一次大範圍感受到5G所帶來的效率提升,證明了5G應用在醫療、防控、應急、物流等領域的重要性,為相關應用大規模普及拉開序幕。隨著復工復產潮的到來,5G將在更大廣度、更深層面發揮重要作用,為經濟平穩增長提供強勁動能。

2020年是5G發展的關鍵一年

2020年是5G網絡建設關鍵期,預計年底全國範圍內將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55萬個,實現地級市室外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加快5G特別是獨立組網建設步伐,加大網絡側供給能力,將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構築堅實基礎,更好地支撐和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王志勤建議,可以從四方面加速我國5G發展。

首先,要統籌推進5G網絡建設,緩解運營商建網壓力,在加速建設5G精品網絡的同時,需採取有力措施統籌推進5G網絡建設,緩解運營商的建設壓力。其次,加快提升5G網絡能力,著力帶動產業成熟,5G網絡建設進入關鍵期,網絡的規模建設正帶動產業逐步發展成熟;然後,當前我國5G用戶數量超過一千萬,5G終端銷售和用戶發展勢頭良好,網絡需求強烈,需優化完善5G網絡質量,及時滿足市場需求;最後,網絡建設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規模應用則是拉動產業壯大的關鍵動力,需抓住5G重點場景建設,“錨”準支撐行業應用。

END

校對/審核:申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