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中國英雄,才是我們的偶像

中國英雄,才是我們的偶像

電影有造星的魔力。

新中國電影70年光影變幻、故事跌宕的大銀幕上,演員的精湛表演無疑是時光沉澱下來的極為生動深情的記憶。70年來,演員們為觀眾帶來藝術審美、娛樂快感,也為電影產業帶來票房和資本的某種保障。他們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見證者、演繹者,也是國際文化交流中極具流通性的文化符號。

守護新中國的銀幕英雄

在中國電影博物館第四展廳,曾專設“新中國22大明星”主題,這22位明星是指1961年經周恩來總理提議,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慎重討論,反覆徵求各電影廠的意見,於1962年4月上報文化部批准的22位演員,包括:崔嵬、謝添、陳強、張平、於洋、於藍、謝芳、趙丹、孫道臨、白楊、張瑞芳、秦怡、上官雲珠、王丹鳳、祝希娟、李亞林、龐學勤、張圓、金迪、王心剛、田華、王曉棠。當時他們的照片懸掛於全國各地影院、工人文化宮。北京市美術公司印製了75.3947萬張三至四寸的“22大明星”照片,8個月售出71.4638萬張。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中國圖片社也印製了“22大明星”照在全國公開出售。

新中國電影事業發展初期,一方面演員等專業電影人才十分匱乏,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電影演員都有資格扮演英雄形象。來自延安的“文藝戰士”率先登上銀幕,《鋼鐵戰士》中英雄連長張志堅的飾演者張平、《白毛女》中飾演喜兒的田華成為最早的銀幕偶像。舊上海電影明星白楊、上官雲珠、趙丹等也紛紛換上質樸的“人民裝”,進行社會主義電影明星的重塑。

培養青年演員的工作在新中國成立後也迅速展開。1950年5月,文化部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成立,1951年6月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6年6月1日改製為北京電影學院。經電影學院培養和文工團選拔,龐學勤、李亞林、張園、金迪、謝芳、祝希娟、王心剛、王曉棠等青年演員成為新生代銀幕英雄的塑造者,並進而成為頗受觀眾追捧的新一代銀幕偶像。

1961年,“22大明星”被命名之前,有同志提出,我們反對明星主義,但還是要有明星。明星被影迷追捧和喜愛,還特別擔負著塑造新形象、建構新身份、樹立象徵意義、營造情感氛圍的使命。新中國電影在時代風雲變幻中培養了屬於中國的銀幕偶像。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電影復甦後敏銳呈現了社會變遷,銀幕角色、演員表演和觀眾觀影都悄然發生了改變。1980年“百花獎”評選恢復,陳沖和劉曉慶因在《小花》中的出色表演,分別榮獲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角獎。之後,劉曉慶又連續3次獲得“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廬山戀》使女主角扮演者張瑜一夜之間成為銀幕偶像。在很長時間裡,“百花獎”和“金雞獎”評選出不少銀幕偶像,唐國強、李秀明、龔雪、姜文、方舒等相繼成名。

中國電影產業化的不斷髮展,帶動了華語電影明星的商業製造,中國面孔與華語電影迎來了全球流通的新階段。中國電影人頻繁亮相國際重要電影節並載譽歸來,全球觀眾通過他們,瞭解中國也瞭解中國文化。鞏俐因主演《紅高粱》一舉成名,歐洲三大電影節均獲得過個人獎項。從《我的父親母親》到《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章子怡作為全球銀幕偶像的成長史,正是新時期中國電影銀幕造星商業機制的發端發展史。章子怡迅速參與了更多國際化的影片,多次作為頒獎嘉賓亮相奧斯卡獎頒獎典禮和戛納、柏林電影節。而中國面孔的流行與中國電影類型的國際流通關係密切,具有中國特色的功夫片、武俠片的市場運作,對銀幕上的中國面孔如章子怡和成龍、李連杰的形象傳播產生了推動作用。

然而,商業炒作和資本投機終歸難以創造真正的銀幕偶像。電影明星能夠降低資本風險,一定程度上保障票房,但明星的文化意義更值得關注。

為中國“打call”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正在改變銀幕與明星之間的“必然”關係。近年來,“網生代”觀眾和粉絲日益渴望以陪伴的關係參與偶像製造,大眾也在逐漸恢復更理性的判斷和訴求。

當互聯網上“飯圈”女孩集結為“阿中哥哥”“打call”,在流量明星代際更迭中,我們看到了粉絲的成長。

“守護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將平時各自為營的“飯圈女孩”聚集為龐大的互聯網聲音,青少年粉絲為愛豆“打榜”,也支持電影《戰狼》《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的票房,認同銀幕英雄的精神情感力量。

今天,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電影理應擔負弘揚民族精神、展示中國力量的時代使命,為中國“打call!”

(作者單位:趙麗瑾,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侯倩,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