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你有美食,我也有

两广地区互相交融影响最多的,还是各种美食。两广地区流行喝“老火靓汤”,每家的菜肴不甚相同,但饭前定得喝一碗热乎乎汤,猪骨汤和鸡汤是最常见的汤底。

广东梅州地区,客家围屋里那些香糯可口的梅干菜、酿豆腐,在广西也十分常见。尤其是“”,现在已经成为了广西特别的菜肴制作方法,比如酿苦瓜、酿茄子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两广还有丰富的水果资源,夜市摊上也不例外

两广地区流行吃白切鸡,用一斤上下的鲜嫩三黄鸡作原料,隔水清蒸或用清水煮熟,汤中仅放姜葱料酒去腥,再斩成小件,堆码成整盘,佐蘸料食用。往往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祭祖等重大场合,都要有一只白切鸡打底镇场。

此外,两地的烧腊铺子,也都流行着叉烧、烧鸭、烧鹅、烧鸡等“烧卤”熟食。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深井烧鹅,好想吃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南宁串串。

南宁老友粉

这一粉种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一间粤式早茶的后厨里被成功研发出来的,后被南宁本土人士广泛接受,并深受追捧,成为了今天南宁最著名的小吃。

广西流行的各种现煮米粉,操作工艺很多也是从广东传过来的。比如玉林牛杂粉,以新鲜牛杂入粉,粉与牛杂必须现煮。精妙之处在于汤,汤色清淡却暗蕴牛味,毫无腥膻之感。后来,又在广西各地衍生出了各种生料粉和鲜肉煮粉等。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南宁老友粉,酸笋、豆豉与瘦肉是经典配料。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街边烧腊店

还有很多美食,两地做法相似,但又有着微妙的区别。

比如肠粉,是一种将米浆蒸熟成薄薄一片米皮,再裹挟起来的食物。广式肠粉往往包裹着鲜虾、叉烧或牛肉,再浇上一份特制酱油,外皮弹滑、内馅饱满,吃的就是一口鲜甜。而广西卷粉,内陷主要有肉沫、豆角等,再配上广西独有的黄皮酱或是糟辣酱,滋味大为不同。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肠粉与制作肠粉的竹篮。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广西重口味卷筒粉。

龟苓膏发源于广西梧州。传说明末清初时,有个懂药性的李三老人,在暑热天患上了湿毒后,他将鹰嘴龟和土茯苓炖为靓汤。此后又入生地、蒲公英、金银花等,为方便食用,他又把这些药物捣制成膏体,配上蜜糖饮用。渐渐地,人们形成了食用龟苓膏的食疗习惯。

现在,龟苓膏和黑凉粉,是两广地区各种糖水甜点的一味重要辅料。也有厂商将之塑封包装,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零食。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辣么长长长的广西南宁中山路美食街。

两广所在的岭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又有多条江河经过,是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短夏长,气温高、雨量多。这里常流传着“湿热气躁”的症状。

一方水土一方人,如同西南人喜欢吃辣椒、北方人吃肉要放大料、湖南人喜欢臭豆腐、沪宁一带做菜少不了糖、西藏人爱喝酥油茶一样,凉茶已成为岭南一代代人的自然选择,是千百年来离不开的一种饮品。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街边售卖凉茶和龟苓膏的铺子。

今天,凉茶已成在岭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在各个城镇的大街小巷,那一个个篷布下、铺头中、街角处、道路边,都会摆上一摊摊凉茶。一般会有一把大铜壶,壶嘴呼哧呼哧地喷着热气;或是并排放着多个热水壶,也有罗汉果、菊花茶、雷公根等味道清淡的草药,制成冰凉的糖水。

如果以为岭南人只夏天喝凉茶,那就错了。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会斩上几段甘蔗,放上一把马蹄,熬成马蹄竹蔗水,围着火炉,饱食之后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水。那份熨帖和适意,足以驱赶掉冬日刺骨的寒意。

可以制凉茶的草药种类繁多,最初来源已不可考,很可能是民间聚集而成的一种的传统,凉茶在长期的流转过程中,形成各地不同的变种,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凉茶种类。

为什么,广西人带着广东味道?

两广常见的凉茶店面。

数亿年的地质变迁塑造了岭南,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也已成为过往,只剩一江水泊泊流淌。现在,语言、文化、美食,总有一些事物,把两广联系在一起……

喜欢美食的小伙伴别忘了点击关注我们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