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拜騰汽車債務逾期、量產推遲 造車新勢力打響“淘汰賽”

本報記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報道

連日來,有關造車新勢力的話題層出迭起。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全面投產、蔚來汽車與浙江湖州市吳興區的50億元融資遭否認、拜騰汽車母公司欠一汽夏利債務逾期、奇點汽車獲近1億美元投資、雲度新能源否認停產、江蘇敏安被爆陷資金泥潭,多次大規模裁員······

實際上,現在談及造車新勢力,內容大都關於銷量、融資、裁員,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大部分的新造車企業狀況並不樂觀。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是造車新勢力集中進行首款量產車型交付的元年,但2019年也是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的第一年,對於企業的產品力(客戶滿意度、安全性)以及創造現金流的能力(銷量、融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隨著傳統車企如:大眾MEB、奔馳EQ等純電動平臺產品的投放以及特斯拉中國工廠的投產,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窗口也日益緊張。

拜騰債務逾期

日前,一汽夏利董秘在回覆投資人關於拜騰欠款是否到位時透露,目前尚未收到南京知行(旗下品牌拜騰)代華利公司歸還的部分款項,公司將積極督促南京知行早日歸還相關款項。

時間調撥到2018年9月,一汽夏利發佈公告稱,將全資子公司一汽華利100%股權轉讓給南京知行轉讓價格為1元,但拜騰汽車承擔並支付一汽華利應付職工薪酬5462萬元,並償還8億元債務。其中,8億元債務要在2019年9月30日前分期償還。

值得注意的是,待上述股權交易完成後,拜騰便可獲得一汽華利造車資質。然而,到目前為止,一汽華利方面並沒有收到拜騰汽車剩餘4.7億元的打款。

債務的逾期勢必會影響拜騰汽車獲得造車資質,“就付款相關事宜,拜騰與一汽夏利始終保持著積極溝通,並對此進行了妥善安排。拜騰南京工廠建設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待工廠施工最終完成,會按照相關規定,完成生產准入。”10月16日,拜騰汽車方面向記者表示。

有觀點指出,拜騰汽車的債務逾期,間接說明了其在資金上面臨的壓力不小。不過,拜騰首席執行官戴雷在今年的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稱,拜騰的C輪融資即將結束。

10月16日,當記者問及C輪融資是否已經到位,拜騰汽車方面稱,目前拜騰的C融資即將結束,預計融資規模為5億美元,參與的投資方包括一汽集團、南京市政府旗下產業投資基金。

9月25日,拜騰與韓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MS Autotech 旗下子公司Myoung Shin Co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該戰略合作涉及銷售、生產、供應鏈和投資等多個領域,Myoung Shin Co也將參與拜騰的C輪融資。

“我們在通過多樣化和各種可能的融資渠道,為企業獲取充足的資金支持業務發展。除了股權融資之外,其他融資渠道包括政府補貼、債權融資、銀行貸款等。”拜騰汽車相關人士表示。

此外,拜騰汽車南京工廠已經開始試生產,預計在2020年中量產投產,量產時間比原計劃推遲了半年。對於此,公司方面回覆稱:“之前有些新聞報道了新造車產品上市後出現的一些問題,給消費者造成了損失、引發了爭議,我們不希望拜騰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的目標是‘將問題都消滅在工廠裡’。速度很重要,但是品質無法妥協。對於新品牌來說,我們只有一次機會證明自己。”

不過,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認為,從目前資金、技術、產品、市場等因素來看,拜騰汽車並無多少優勢,想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下殺出重圍,最根本性前提在於接下來能否順利融資,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

行業洗牌加劇

今年以來,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造車新勢力的窗口期正在關閉,部分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生死年”。

日前,以製造吸塵器聞名的英國電器公司戴森宣佈取消造車計劃,其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發給員工的郵件稱,戴森工程團隊已經做出非常好的原型車,但一直沒有找到可行的商業化方案;在出售電動汽車方案未果之後,決定放棄電動車項目。

實際上,受補貼退坡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不容樂觀。中汽協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9萬輛和8.0萬輛,產量環比增長2.0%,銷量下降6.5%,同比下降29.9%和34.2%。據悉,這已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下滑。

有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補貼退坡會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帶來較大壓力,這其中包括單車成本上升、終端價格上揚。

對實現量產的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也成為評判其是否能夠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指標。中信證券研報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共有12家造車新勢力發佈了量產車型並有零售銷量。2019年1-8月,12家造車新勢力共實現銷量3.76萬輛,佔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份額的7.8%(含EREV)。

其中,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後的2019年7月和8月,各家新勢力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7月和8月分別達到了10.8%和17.6%。分品牌來看,威馬、蔚來、小鵬是造車新勢力中的銷量TOP3,1-8月銷量分別達到1.13萬、1.05萬、0.94萬輛,市場份額分別為2.4%、2.2%、2.0%,而其餘大部分造車新勢力的零售銷量(1-8月)均不足千輛。

此外,仍有像江蘇敏安的造車“新入局者”,至今尚無量產車型上市。官網資料顯示,江蘇敏安是集產品研發、生產製造、營銷售後、出行生態等為一體的新能源整車開發與製造公司,於2012年落戶江蘇淮安,註冊資本為1.3億美元,項目總投資 83 億元。

今年3月份,江蘇敏安順利通過工信部的正式批准,正式成為第12家擁有發改委和工信部核准的“雙資質”生產企業。然而,截至目前,江蘇敏安尚無量產車型上市,除此之外更被爆出陷入資金泥潭、大規模裁員、新產品研發基本停滯等負面。針對上述消息真偽,記者致電江蘇敏安官網電話,但多次撥打均無人接聽。

“造車新勢力在經過初期投資之後,‘故事’效應基本上退卻,今年開始到了見真章的時候,一些蹭熱點、花架子的企業最終會被資本拋棄。”業內人士直言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