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騰:首款量產車型下的“死磕到底”

拜騰:首款量產車型下的“死磕到底”

作者丨曾樂

“拜騰一定會死磕到底。”在拜騰M-Byte南京點映禮上,拜騰首席事務官丁清芬如是說。

11月6日,繼法蘭克福車展後,拜騰首次在國內對外公佈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型M-Byte。此外,位於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拜騰智能製造基地對外開放,展示衝壓、焊裝、塗裝、總裝、電池五大工藝車間及中國研發中心。目前,第一臺工裝件M-Byte已下線,工廠進入試生產階段,一期工廠可年產15萬輛,並預留了二期工廠用地,全部建成後可年產30萬輛。該車將於2020年年中正式投入量產,並首先交付給中國消費者,預計2020年開始接受歐洲、北美地區的預訂,2021年正式進入歐美市場。

億歐汽車從拜騰方面獲悉,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歐洲起售價為4.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4.9萬元,不包含稅和補貼)

拜腾:首款量产车型下的“死磕到底”

(拜騰南京公司大門)

動力方面,M-Byte搭載72kWh和95kWh兩種電池組,推出後驅標準版、後驅長續航電池版、四驅長續航電池版三款車型,NEDC最大續航里程分別為430公里、550公里、505公里。0-80%的直流充電時間為35分鐘。

拜腾:首款量产车型下的“死磕到底”

(拜騰M-Byte量產版車型)

內飾方面,拜騰M-Byte量產版車型的最大爭議點在於搭載了48英寸共享全面屏。該屏幕由京東方研發生產,可取代傳統的中控設置,支持手勢交互、語音控制等功能。

拜腾:首款量产车型下的“死磕到底”

(M-Byte的48英寸共享全面屏)

01 開源與節流

談及C輪融資,拜騰CEO兼聯合創始人戴雷介紹了融資的最新進展,“C輪融資大約為5億美元規模,目前一部分已到賬,一部分流程還沒有做完,但近期會完成。最近增加了韓國的投資人MS集團,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佈局,下一步可能還有更多的海外投資人。”

C輪融資於拜騰而言,無疑是推進其量產的重要因素。

戴雷表示,“C輪可以保障量產,未來幾個月我們還需要資金,包括研發工作、生產工作、市場佈局等。”

拜腾:首款量产车型下的“死磕到底”

如今,蔚來累計融資額超200億元、小鵬累計融資額超150億元、威馬累計融資額超100億元。

截至目前,拜騰累計融資額超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億元)。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拜騰的融資似乎是杯水車薪。

除去融資的開源途徑,控制成本是另一節流舉措。在採訪中,戴雷多次提及“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有幾個方面:第一,我們的人數要控制;第二,專注第一步,才能再做第二步,現在不是很核心的事情都不能做。”戴雷表示,“拜騰從年初開始做調整,今年拜騰團隊人數一直控制在1600人左右,我們現在還沒有收入,必須把固定成本控制好。”

在目前的造車新勢力中,威馬汽車、小鵬汽車等車企都在講與出行相關的故事。拜騰顯然也不願意放棄“出行”這塊蛋糕。

當被問及“拜騰會不會做出行”時,戴雷表示,“出行早晚會做。歐洲一個特別大的租賃公司,我現在不能透露具體信息,他們非常願意和我們進行戰略合作。我們肯定不會全部自己做出行,肯定會通過合作伙伴,提供創新的模式,如:短期租賃、長期租賃等。”

不過,要講好“出行”的故事,需要做的遠不止戰略合作。領域佈局、數據運營、市場投放、生產成本、產銷體系等方面皆是考驗。

02 拜騰的佈局

拜騰的工廠位於南京經濟開發區,於2017年9月起開始建設,佔地1200畝,總投資超110億元。儘管不斷強調“控制成本”,但戴雷認為,自建工廠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

“做一輛車,研發和製造一定要密切合作,研發團隊、供應鏈、質量部、製造部各方面都要密切合作,才能保證品質。自建工廠投入大一些,但這是值得的,我覺得這一定是一個核心的競爭力。”戴雷說道。

拜腾:首款量产车型下的“死磕到底”

(拜騰南京智能製造基地鳥瞰圖)

與其他自建營銷體系的造車新勢力不同,拜騰在銷售方面選擇走合作路線。

戴雷認為,“自己做零售,是大錯誤,因為資金有限,必須專注做差異化。如果要自己做零售,這個成本會把人壓死。”戴雷向億歐汽車介紹,拜騰目前已有約50家合作伙伴的簽署,覆蓋中國豪華車市場大概需要100家店。

業內有個較為普遍的說法是,車企的“盈虧平衡點”大約為年銷量10萬輛。戴雷曾表示,拜騰要在2021年實現盈虧平衡。

在戴雷的規劃中,拜騰在2021年年底能完成年銷10萬輛的目標。戴雷稱,“2021年底按月的銷量可以達到收支持平,因為我們已經在單車成本、供應鏈等方面做了很多準備,我們是有信心的。”

拜腾:首款量产车型下的“死磕到底”

(拜騰CEO兼聯合創始人 戴雷)

戴雷曾說:“我們不想成為另一家特斯拉。”

在此次採訪中,戴雷多次將拜騰對標特斯拉。“特斯拉肯定是一個競爭對手,和特斯拉相比,我們在科技感、品質感、設計感等方面都有核心優勢。”戴雷對此頗有信心。

談及“如何看待當下新造車企間的關係”,戴雷認為,“肯定不是一個競爭關係,我們不會把任何一家新造車當作核心競爭對手。但可能80%的企業就是要被淘汰的,沒有辦法。希望多幾家能成功,因為大家都很不容易。”

無論如何,拜騰終究需要交上一份關於量產的答卷。隨著洗牌的日益加劇、慘痛的市場洗禮,能堅持到最後的新造車企畢竟有限,“能否實現量產”將成為眾多新造車企必經的重大考驗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