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二战历史中,美国依靠租借法案对反法西斯盟国进行物资援助,为反法西斯盟国提供帮助。然而《租借法案》的推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孤立主义的蔓延和孤立主义者的阻挠,都是那么猖獗。那么当年,罗斯福如何成功推行了《租借法案》呢?

一、蔓延的孤立主义

在1940年6月至苏德战争爆发前,英国和其英联邦的部队,都是唯一和德国、意大利作战的国家。彼时美国则秉持着其《中立法案》,仅仅对英国出手物资,但是英国必须支付购买费用,以黄金结算,并且需要英国自行运输。但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英国的黄金储备已经开始短缺。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而美国政府此阶段也考虑是否进行战争动员,毕竟纳粹德国蠢蠢欲动,日本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方向又不安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美国很清楚,如果现在不能及时做点什么,恐怕美国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因此在这个阶段,美国将自己的国防预算提升了五倍,从原本的2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提升到了100亿美元。

但是仅仅提升国防预算,显然是不能够解决危机的。罗斯福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领导者,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懂。而现在英国已经迫切的需要援助,如果不能对他们提供援助的话,那么英国完蛋的话,下一个可能就会轮到美国了。因此,他必须设法让美国可以更多的参与这场战争,至少也要维系前线国家的压力。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罗斯福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者的存在。其中《中立法案》绝对是一个麻烦的存在,它所代表的就是美国国内蔓延的孤立主义。它几乎严格锁死了美国对外参战,或是以其它任何主动方式切入战争的可能。如果罗斯福想要推行自己的政策,那么突破《中立法案》就是必须的。

二、罗斯福面临的阻碍

事实上,罗斯福并不是没有对国民做出警告,告知他们战争的威胁。早在三十年代中期,德意日法西斯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之后,罗斯福就意识到了他们的威胁

然而此时美国蔓延着孤立主义,《中立法案》的存在推进了战争时期,美国输出武器装备和信贷。这让罗斯福感到沮丧,因为没有人认识到,战争的阴云正在逼近。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即便如此,罗斯福还是做出了努力,1937年罗斯福在芝加哥参加新建大桥的落成典礼时就发表演说,他以传染病和对传染病的隔离,来暗指战争,并在最后说道:“战争都会蔓延。战争可以席卷远离原来战场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决心置身于战争之外,然而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不受战争灾难的影响和避免卷入战争的危机。

罗斯福本希望,这次演说能够让民众意识到战争的逼近,但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他的演说引发了民众的大规模抨击,人们指责他是要把美国卷入另一场欧洲问题所引发的战争中,甚至有人指出,应该弹劾罗斯福,让其下台。事后罗斯福后怕的说道:“你本想领个头,但你回头一看,身后一个人也没有,这种情况多可怕啊。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但是民众依旧嗅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所作所为,人们不得不反思孤立主义是否正确。于是罗斯福趁机在特别咨文中要求增加海军经费,此要求再被激烈讨论后,得到了批准。

这对于罗斯福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因为这意味着,美国的大部分人已经开始认真的思考,德国可能给美国带来的危险。在这种威胁下,美国必须考虑增加国防预算,以防止法西斯国家对美国的进攻。如果不能考虑这些,那么美国很可能遭遇巨大的威胁。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在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后,美国虽然宣布中立,但是却对《中立法案》做出了修整,准许了交战国以现购自运的方式,从美国购买军火。虽然说有孤立主义者试图阻止,但是修改后的《中立法案》还是得到了通过。

隔年5月,也就是1940年5月,英法联军被德军击溃,罗斯福立刻要求国会追加军费,加强战备。此时美国军队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以防止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此时罗斯福知道,让美国参战的机会已经到了。

三、租借法案颁布

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这个念头,是罗斯福为了突破《中立法案》而做出的迂回策略。他知道如果直接宣布废除《中立法案》是不可取的,容易遭到民众反弹。但如果他宣布是租借方式,那么就会阻力小很多。

他将此形象的比喻为,

邻居家的房子失火了,我们只能把花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先付钱购买这条水龙带。至于水龙带,邻居灭火成功后归还即可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言外之意,美国送出去的武器装备,生产设施和各类物资,都不是无偿的,而是有偿的,需要这些国家事后偿还。该提案在国会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应,国会议员们大多意识到,自德国入侵西欧后,美国的处境已经日渐艰难。现在必须改变过去的孤立政策,开始主动介入欧洲事务,才能改变这种危险的处境。

在经过长时间的商讨后,1941年3月11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通过了《租借法案》,罗斯福签字后,《租借法案》开始正式生效。

该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任何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可以说,该法案的签署,标志着《中立法案》被彻底埋葬,也标志着,美国开始主动介入二战。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其中英国成为最早的受惠国,彼时英国处境困难,财政拮据,几乎难以支持下去。美国《租借法案》的推出,立刻挽救了摇摇欲坠的英国,让英国重新焕发了力量。

而当苏德战争在三个月后爆发后,罗斯福在排除了国内的孤立主义者后,表示可以为苏联也提供物资援助,并解除了对苏联的经济冻结。至此,美国实际上已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只不过正式加入,要等到珍珠港事件之后了。

租借方案的实施,背后有多少困阻?差点让罗斯福被赶下台

结语

《租借法案》的实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美国摆脱了孤立主义,也标志着反法西斯战线的初步形成。而通过《租借法案》送往各国的物资,更是让前线国家能够持久的坚持作战。

可以说《租借法案》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它的顺利实施,也代表了罗斯福的卓越远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