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汽車之家 品牌歷史] 早在上世紀60年代,豐田便已開始向我國出口汽車。隨後,日產、三菱、鈴木、大發、斯巴魯、本田、馬自達等品牌也紛紛來到中國市場發展。從技貿合作到合資經營,日本汽車品牌對我國汽車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本文,就讓我們來一起回顧日本汽車品牌的入華歷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 豐田及雷克薩斯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豐田汽車的中國事業開始於1964年9月,首款出口到中國的車型為第二代豐田皇冠(CROWN)轎車。1972年9月,中日正式建交。同月,由我國汽車工業的創始人之一胡亮率領的考察團訪問了豐田汽車。在豐田的安排下,考察團還對其它11家日本車企進行了考察,並建立了溝通渠道,為日後中日汽車行業的交流合作架設了橋樑。1978年12月,改革開放的號角正式吹響。同月,應一汽邀請,豐田及旗下日野品牌派出考察團,對一汽解放牌卡車生產線進行了工廠診斷。隨後,日野向一汽提供了變速箱技術支持並向其出口了生產設備。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80年10月,豐田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1981年6月,被譽為“豐田生產方式(TPS)之父”的大野耐一來到一汽工廠進行現場指導,並創建了兩條示範生產線。1984年12月,廣州汽車廠曾以CKD方式組裝過豐田之花(TOYOACE)輕卡。1988年12月,豐田與瀋陽轎車製造廠簽訂技術援助合同。1991年11月,瀋陽金盃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第一臺CKD組裝的金盃海獅駛下生產線,該車以豐田Hiace為原型,首批共生產了200輛。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96年5月,豐田與一汽合資成立了天津一汽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1998年7月,首臺由中國生產的豐田發動機正式下線。同年11月,豐田與一汽合資成立了四川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現為四川一汽豐田)。2000年6月,豐田又與一汽、天津夏利合資成立天津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現為天津一汽豐田)。同年12月,首輛國產豐田柯斯達(COASTER)客車在成都工廠下線。2002年10月,第一輛國產豐田威馳(VIOS)轎車在泰達工廠下線。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2004年,豐田開啟與廣汽的合作,於2月成立了廣汽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同年8月又成立了廣州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現為廣汽豐田)。2006年5月,國產第六代凱美瑞(Camry)在廣汽豐田南沙生產基地下線。2013年,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分別推出了各自的合資自主品牌,前者名為朗世Ranz,後者定名領志LEAHEAD,兩個品牌將致力於新能源領域,它們的新車都曾在車展亮相,但目前還沒有產品投入市場。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豐田旗下的高端子品牌雷克薩斯最初於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當時國人稱其為凌志,主銷車型包括LS400、ES300。2005年2月,雷克薩斯在中國的第一家經銷店開業,為了挑戰ABB等豪華車品牌在中國的固有優勢,雷克薩斯推行4年10萬公里的保修和免費保養服務。到2009年11月,雷克薩斯在華的累計銷售突破10萬輛。2016年,雷克薩斯的年銷量首次突破10萬臺,2017年的成績更為亮眼,年銷量達到13.29萬臺。

● 日產及英菲尼迪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72年中日建交後,日產汽車公司於同年11月首次向中國出口了第三代公爵(CEDRIC)轎車。1978年10月,鄧小平參觀日產自動車工廠,開創了中國國家領導人訪日先河。1985年3月,日產汽車公司北京辦事處成立。1986年12月,日產向一汽轉讓了Atlas雙排駕駛室的製造技術;1988年3月,日產又向一汽轉讓了Caravan的車身技術,一汽在此基礎上開發出小解放輕卡及解放CA6440輕客。1994年12月,日產與南汽簽署了Atlas駕駛室的技術轉讓和許可協議。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日產在中國的第一家整車合資企業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於1993年3月成立,最初資方涉及三國五方:鄭州輕汽、泰國三友、工行河南分行、中信集團與日產汽車。1995年1月,鄭州日產開始製造D21系列皮卡。2004年10月,東風汽車成為鄭州日產的控股股東。2005年10月,鄭州日產實施雙品牌戰略的首款車型東風銳騏柴油皮卡問世。2013年4月,鄭州日產發佈了東風自主乘用車品牌東風風度,旗下產品包括基於老奇駿打造的MX6及兄弟車型MX5。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另一方面,上世紀90年代,有著公安系統背景的廣州京安雲豹汽車曾拼裝過日產公爵、貴士、途樂、藍鳥等車型。1999年11月,東風汽車、京安雲豹、廣州武田汽車獲得了日產汽車的技術許可。2000年2月,上述三方合資成立了風神汽車有限公司,開始生產以日產藍鳥(U13)為原型的風神系列轎車。同年5月,臺灣裕隆汽車(日產當時持有其25%股份)又以增資擴股方式成為風神汽車的第四方股東。到2002年10月,風神藍鳥的累計銷量已達到5萬輛。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風神汽車的驕人業績為日產與東風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奠定了基礎,2003年6月,日產與東風合資成立了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2005年4月更名為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其推出的首款車型為日產陽光。2008年9月,東風日產第100萬輛整車下線。2010年9月,東風日產發佈了合資自主品牌啟辰。2012年北京車展,基於日產老頤達平臺打造的啟辰首款車型D50上市。2017年2月,東風啟辰汽車公司成立,啟辰品牌宣佈獨立運營。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日產旗下高端子品牌英菲尼迪最初進口到國內時曾被稱為無限,英菲尼迪品牌從2006年11月起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陸續引入了G系列、FX系列、M35和EX35等多款產品。2014年9月,日產與東風合資設立的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首款國產中型車Q50L於同年11月上市。2015年3月,東風英菲尼迪又推出了中型SUV QX50。2017年,英菲尼迪在華銷量超過4.8萬臺,其中國產車型銷量佔比超六成。

● 本田及謳歌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本田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是從摩托車開始的,上世紀80年代,本田曾與嘉陵機械廠、上海-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廣州摩托車公司,通過技貿合作方式生產摩托車。1992年8月,本田與廣汽合資成立了五羊-本田摩托(廣州)有限公司。2001年10月,本田又與新大洲合資成立了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在汽車領域,90年代中期,廣州羊城汽車廠曾進口過一批本田雅閣和思域散件進行組裝,並懸掛羊城汽車的Y字車標。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94年,本田與東風汽車展開合作,合資組建了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1997年,本田與東風計劃聯合收購廣州標緻,但在該項目上,時任國家計委副主任曾培炎提出讓本田與廣汽、東風分別合資運營兩家公司的方案。1998年7月,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兩家合資公司用2億美元從廣州標緻收購了土地、廠房和設備,其中本田承擔1億美元,廣汽與東風共同承擔1億美元。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99年3月,廣州本田首款轎車雅閣下線,該車發動機由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提供,其發動機部件由東風本田零部件公司供應。2003年7月,本田與東風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合資成立了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2004年5月,東風本田引入的首款SUV車型CR-V下線。此外,本田還與廣汽、東風共同合資組建了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成為我國首個產品100%出口的整車製造企業,首批汽車JAZZ於2005年6月全部出口德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2010年12月,廣汽本田發佈了自主品牌理念的首款量產車理念S1,該車是基於老款思迪打造的三廂小型車。2012年4月,與東風本田自主品牌同名的緊湊型車思銘上市,採用第八代思域平臺的思銘在技術層面上相當成熟,各個方面都已經在思域上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考驗。2017年,本田品牌及其合資自主品牌在中國的銷量超過144萬輛,創下年度銷量的最高紀錄,但理念與思銘的合計年銷量僅有可憐的23輛。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本田旗下高端子品牌謳歌最初引進時被稱為阿庫拉,2006年9月,謳歌品牌在成立20年之際正式登陸中國市場,首批進口車型為謳歌TL和RL轎車。此後,謳歌品牌又陸續引入了MDX、ZDX、RDX、RLX、ILX、NSX等車型。2016年1月,廣汽本田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廣汽本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並設立了謳歌品牌的事業本部。同年7月,廣汽謳歌首款國產緊湊型SUV CDX上市。2017年12月,廣汽謳歌又帶來了滿足國人需求的長軸距轎車TLX-L。

● 馬自達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90年10月,海南汽車製造廠以馬自達929旅行車為原型,試製出第一輛HMC6470。1992年2月,中日合資成立了海南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除了MC6470外,海南馬自達還推出了以馬自達323為原型的HMC6430,並曾將馬自達MPV、麵包車、929、626等多款車型引入國內組裝生產。不過由於海南馬自達未取得國家頒發的轎車生產許可證,其產品只能在海南省內銷售。受產量始終無法提高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的影響,企業資不抵債,於1996年註銷。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98年1月,一汽集團兼併海南汽車製造廠成立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由此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一汽海南,再次與馬自達展開合作。2001年5月,以馬自達Premacy為原型的緊湊型MPV普力馬在一汽海南下線。2002年7月,一汽海南又投產了以第八代馬自達323為原型的福美來。普力馬和福美來的熱銷,讓馬自達看到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為了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2003年1月,馬自達通過一汽將馬自達6引入國產。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2005年3月,馬自達與一汽合資成立了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同年4月,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公司(現為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2月,國產馬自達3在長安福特重慶工廠下線。2007年9月,長安福特馬自達南京公司竣工投產。經過十餘年發展,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憑藉搭載創馳藍天技術的四款主力車型阿特茲、昂科塞拉、CX-5、CX-4,在2017年首次實現年銷量超30萬臺。

● 三菱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72年9月中日建交,三菱汽車被中國政府指定為友好企業。1973年3月,三菱從出口中型卡車開始,啟動中國事業。1982年1月,柳州五菱汽車的前身參考三菱Minicab,用手工敲打和靠模等方法試製出第一臺微型車。1985年12月,三菱與柳州微型汽車廠簽署了生產L100微型卡車、微型廂式車的合同。1986年12月,三菱輕卡的國產化項目在瀋陽啟動。1995年11月,福汽與臺灣裕隆集團旗下中華汽車合資成立了東南汽車,首款車型得利卡以三菱Delica為原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96年11月,湖南長豐汽車宣告成立。次年1月,三菱以技術轉讓的形式入股長豐汽車,其首款產品獵豹CJY6421D的原型為三菱帕傑羅V31。1997-98年,三菱在中國成立了兩家發動機合資公司瀋陽航天三菱和哈爾濱東安三菱,最初分別生產4G6、4G1系列發動機。2000年7月,三菱與哈飛汽車簽署了賽馬(三菱Dingo)的技術許可協議。2002年6月,三菱又與北京吉普簽署了帕傑羅SPORT技術許可協議。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沈航三菱和東安三菱在為國產的三菱血統車型提供發動機的同時,也為其它中國品牌提供配套。2006年4月,三菱入股東南汽車並推出多款使用三菱品牌的新車型:戈藍、翼神、君閣、風迪思、藍瑟等。2012年9月,三菱與廣汽建立了整車合資企業廣汽三菱,主要生產歐藍德、帕傑羅、勁炫等SUV車型。2017年北京車展,廣汽三菱帶來了基於廣汽傳祺GS4 PHEV打造的祺智PHEV,作為廣汽集團導入合資企業的首款車型。

● 斯巴魯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上世紀90年代,與奧拓幾乎同時期進中國的還有另一款微型轎車雲雀。1992年,有著軍工背景的貴航集團以支付技術轉讓費的形式將斯巴魯REX引入國內組裝生產,新車被命名為雲雀。當首批100輛雲雀下線後,貴州省政府曾找到貴航,表明希望購買雲雀作為貴陽市的出租車,卻遭到了拒絕,廠方給出的理由是新車要先滿足集團和企業內部需要。從此,貴州省針對雲雀的扶植之門再也沒有打開過。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在錯過了出租車市場的巨大份額後,貴航又急於將雲雀全面國產化,但國產雲雀根本達不到技術要求,車輛出現了嚴重質量問題,直接影響了產品口碑。1992年至1998年,企業淨虧損達7億元以上。為了挽救雲雀,貴航與斯巴魯走上了合資之路,於1998年3月成立了貴航雲雀有限公司,並推出升級了動力系統的雲雀WOW“風之翼”, 但新車仍然沒能獲得市場認可,合資公司最終以失敗告終。2003年,貴航集團以承包經營方式將雲雀項目授權給貴州一家民營企業經營。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斯巴魯正式進口到中國市場是在2004年,首批推出的車型包括力獅、傲虎、翼豹、森林人等,均採用了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左右對稱全輪驅動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斯巴魯在中國推廣自己的品牌時非常執著於汽車運動,自2005年起組建廠商車隊出戰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2010年,斯巴魯中國拉力車隊簽約中國著名作家車手韓寒。作為車隊主力車手,韓寒榮獲了2011年、2012年、2013年、2016年的年度車手總冠軍。

● 五十鈴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85年5月,五十鈴與重慶汽車製造廠合資成立了慶鈴汽車有限公司,慶鈴以CKD方式組裝出第一批雙排座、載重量2噸的五十鈴630輕型載重汽車。慶鈴目前主要生產五十鈴輕、中、重型全系列商用車和功率從100馬力到520馬力5個系列柴油發動機及1個系列汽油發動機。近年來,慶鈴與五十鈴共同研發、同步推出GIGA巨咖重型商用車等全球產品,4JZ全新一代國六發動機等項目已經啟動。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93年4月,五十鈴與江西汽車製造廠合資成立了江鈴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將五十鈴第III代皮卡引入中國市場。經過20年經營,雙方認可進一步展開深層次合作,於2013年4月合資成立了江西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其產品線涵蓋最新款的五十鈴皮卡及SUV。2014年12月,江西五十鈴D-MAX皮卡上市;2015年7月,江西五十鈴推出了首款SUV mu-X;同年11月,江西五十鈴又開發了基於D-MAX平臺的自主皮卡瑞邁。

● 鈴木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鈴木汽車與中國市場結緣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昌河、長安、哈飛等軍工背景企業在“軍轉民”過程中,紛紛引進鈴木公司的技術,在全國各地生產鈴木血統的微型車。1982年12月,昌河以鈴木Carry微型廂式車為原型,試製出第一臺昌河CH730。1984年7月,昌河與鈴木簽訂協議,正式得到了鈴木的技術支援。1984年11月,以鈴木Carry微型卡車為原型的第一批長安SC112剪綵出廠。進入90年代,鈴木品牌的微型轎車奧拓踏入國內市場,重慶長安、吉林江北、湘潭江南、西安秦川,四家軍工背景企業曾共同生產奧拓。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1993年5月,鈴木與長安合資成立了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1995年3月,總裝線試製出第一輛0.8L排量的奧拓SC7080商品車。此後,長安鈴木陸續引進了羚羊、雨燕、天語SX4、鋒馭/驍途、維特拉等車型。長安鈴木在2012年達到最輝煌的時刻,年銷量突破22萬輛,此後開始走下坡路。2018年9月,長安汽車以1元錢收購長安鈴木全部股份。未來,長安將對長安鈴木持續經營,鈴木將向長安提供生產許可,長安鈴木可繼續生產、銷售鈴木品牌汽車並提供售後服務。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鈴木在中國的另一家整車合資企業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5年6月,2001年5月,昌河鈴木將第一代鈴木Wagon R+引入國產,並命名為北斗星。此後,昌河鈴木陸續了引進了利亞納、浪迪、派喜等車型,然而由於長期經營不善,在派喜之後,昌河鈴木就沒再從鈴木導入任何新技術與新車型。2013年11月,昌河鈴木二次重組轉嫁北汽集團。2018年6月,北汽昌河宣佈日方股東從合資公司中撤資。

● 大發進中國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大發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始於上世紀80年代,1984年9月,以第六代大發Hijet 850為原型的天津大發TJ110正式下線,時任天津市長李瑞環將其命名為華利。“要發家、買大發、發發發!”當年的天津大發就和這條廣告語一樣,紅遍了大江南北,其中有90%是供給全國各地的出租行業使用。1986年9月,天汽又以第二代大發Charade為原型,打造了夏利TJ730。兩款車的名字在一起便有了“華夏得利”的寓意。1994年起,出租行業開始淘汰價格便宜但安全問題突出的“面的”。一時間,夏利出租車成為城市的新名片。


全球汽車品牌進軍中國之路——日本篇


經歷了90年代的輝煌,面對自主品牌崛起、合資品牌壯大的新世紀,夏利逐漸褪去了光環。2003年,大發與一汽華利簽訂技術許可合約,將小型SUV大發特銳引入國產,可惜該車市場表現慘淡,最終於2006年停產。同年,大發與一汽吉林合資組建了一汽大發(吉林)車身部件有限公司。2007年6月,一汽吉林通過技術許可方式投產的MPV大發森雅投放市場。同樣由於銷量原因,2009年11月,大發從合資公司中退股,森雅轉換成一汽品牌,實現自主化。

結語:在中國轎車工業剛剛起步的階段,日本汽車品牌曾是我們汲取技術、學習成長的榜樣,從昌河小面、天津大發,到夏利、奧拓,這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名字伴隨了無數國人的成長。如今,部分日本汽車品牌在中國的發展遇到了瓶頸,他們的退出令人唏噓,而今後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只會更加殘酷,或將會有更多品牌被淘汰出局,也將有一些品牌會昂揚向上越做越強。(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