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國家四部門聯合發佈《意見》對醫保脫貧攻堅工作再細化再部署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日前,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佈《關於堅決完成醫療保障脫貧攻堅硬任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醫保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再細化、再部署、再動員,全力確保完成醫保脫貧攻堅硬任務。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对医保脱贫攻坚工作再细化再部署

網站截圖

為什麼印發這份《意見》?

截至2018年底,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統計參保率達99.8%,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製度綜合保障、梯次減負,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例近80%;全國因病致貧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2595.9萬人下降到514.6萬人。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对医保脱贫攻坚工作再细化再部署

昆明市健康扶貧入村 資料圖

為切實抓好基本醫療有保障任務貫徹落實,國家醫保局會同相關部門全面排查醫保扶貧領域突出問題,針對有的貧困人口未納入保障範圍和一些地方貧困人口看病不花錢等問題,認真研究解決辦法和政策措施,對標對錶“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進一步明確任務、夯實責任。

什麼是醫保脫貧攻堅硬任務?

“兩不愁三保障”中的“基本醫療有保障”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制度保障範圍,常見病、慢性病能夠在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獲得及時診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对医保脱贫攻坚工作再细化再部署

醫療保障入戶 資料圖

《意見》明確要求,各地要堅持基本標準,將建立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確保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三項制度保障範圍作為醫療保障脫貧攻堅硬任務。既不拔高標準、出現不切實際的過高承諾、過度保障問題,也不降低標準、出現部分貧困人口看病沒有制度保障的情況;既要實現貧困人口應保盡保、保證待遇落實到位,又要妥善治理過度保障、確保基金安全,同時還要做好醫保扶貧動態監測,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如何確保參保、確保政策落實、確保工作推進?

一是確保貧困人口應保盡保。要求各統籌地區聚焦醫療保障脫貧攻堅硬任務,將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覆蓋範圍作為底線指標,強化部門協作,摸清參保底數到人、落實資助政策到人、核准參保狀態到人、精準臺賬管理到人,落實落細參保政策,按標分類做好資助參保工作。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对医保脱贫攻坚工作再细化再部署

瀾滄縣醫療幫扶 資料圖

二是全面保證各項保障政策落實。鞏固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全面落實2019年基本醫療保障工作部署,年底前確保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並從高血壓、糖尿病用藥保障入手完善門診保障。增強大病保險保障能力,普惠性提高待遇水平,落實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通過統一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至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從50%提高至60%,普惠性提高待遇水平,持續加大對貧困人口傾斜支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並全面取消封頂線。夯實醫療救助託底保障,落實重特大疾病救助政策,持續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資金傾斜支持,增強救助託底保障能力。協同落實好醫療保障相關惠民政策,做好新版國家基本醫保藥品目錄落地,加快推進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擴面等,促進各項政策更好惠及貧困患者。

三是全方位加強工作動態監測。醫療保障制度完善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加強運行監測和數據分析。針對機構改革帶來的信息系統管理“斷檔”問題,《意見》要求各地統籌推進醫保扶貧數據統一歸口管理,做好數據歸集、統計分析、信息報送,做實常態調度,全面監測醫保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還明確,要強化醫療保障扶貧政治責任,狠抓攻堅責任分解落實。妥善治理過度保障,分類做好整改工作,研究脫貧不脫政策具體措施及脫貧攻堅期結束後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醫保扶貧長效機制。同時,保持基金監管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掛床、誘導住院、盜刷、虛記、誘導院外購藥、過度醫療等欺詐騙保行為,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