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我去過的大學:中山大學

我去過的大學:中山大學

把我知道的中山大學分享給大家:

一、中山大學簡稱“中大”在中國·廣東·廣州。

二、中山大學(本都)校址在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

三、途徑中大校區(廣州南校區)的公交有:14路、184路、188路、197路、208路、211路、226路、250路、263路、264路、478路、53路、565路、80路、823路、88路、93路、B9路、夜23路、夜24路、夜29路、夜30路、夜37路、夜43路、夜45路、夜8路。

四、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廣州是世界一線城市;廣州發展能力居中國前三,在廣州投資的外資企業達2.7萬家;世界500強企業288家,其中120家把總部或地區總部設在廣州。廣州互聯網企業超過3000家,誕生了微信、唯品會、YY語音、酷狗音樂、網易、UC瀏覽器等。廣州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到68.56%。廣州城區常住人口數量居全國第三,2016年人口增量居中國第一,吸納高校畢業生全省最多。廣州是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第一。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國第三,人均消費額居全國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住戶存款總額(居民儲蓄存款)、人均住戶存款均居全省第一。

五、今世前緣:

(一)原中山醫科大學

●嶺南大學醫學院

1835年美國公理會傳教士伯駕在廣州十三行開設眼科醫局。

1859年改稱“博濟醫局”。

1866年博濟醫局命名為“博濟醫院”。

1879年博濟醫學堂改名為博濟醫院附設南華學堂。

1886 年孫中山以“逸仙”之名進南華學堂學醫。

1904年改稱南華醫學校。

1930年改稱嶺南大學醫學院,

1936年又稱孫逸仙博士紀念醫學院,併合並了私立夏葛醫學院。

●廣東光華醫學院

1908年廣東光華醫學堂成立。

1912年、1928年、1929年、1952年更名為私立廣東光華醫學專門學校、廣東光華醫科大學、私立廣東光華醫學院和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

1909年廣東公醫學堂成立。

1915年更名為廣東公立醫科專門學校。

1924年改稱廣東公立醫科大學。

1925年併入國立廣東大學。

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1931年改稱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

●中山醫科大學

1953年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與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併組立華南醫學院。

1954年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與華南醫學院合併,成立新的華南醫學院。

1956年華南醫學院改名為廣州醫學院。

1957年改名為中山醫學院。

1985年中山醫學院改稱中山醫科大學。

(二)原中山大學

●格致書院

1887年創辦於廣州的廣州格致書院是十九世紀中國著名的教會學校,後發展為私立嶺南大學,博濟醫院及其附設的醫學校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

1907年改為嶺南學堂,開設了醫科。後來該學校成為嶺南大學,而其醫科成為聖約翰大學的一部分。

●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是美國友好人士在廣州創辦的一所私立大學,1927年收歸中國人自辦。

1937年南遷至香港,

1942年北上至韶關。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嶺南大學得以重返。

●國立中山大學

1924年鄒魯接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兩校之後,籌建國立廣東大學,孫中山任命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首任校長。

1925年“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廣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併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廖仲愷提議將廣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

1926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學長,郁達夫任英國文學系主任。

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1927年魯迅從廈門大學被聘至中大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8月更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

1928年3月,複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1931年改文、法、理、農、醫科為學院。先設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四系,校址暫定於文明路,第二年遷往石牌新校址(即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校址內)。

1938年,設師範學院,理工學院增設建築工程系。同年10月受到抗日戰爭的影響遷至雲南澄江,

1940年遷回粵北坪石。

1945年,遷回廣州石牌等原址復課。

(三)中山大學

1952年原中山大學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文理院系合併,組成新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入主原嶺南大學校址康樂園。

中山大學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調出,組建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華南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華南師範學院(即華南師範大學)。

中山大學天文系調往南京大學。

中山大學地質系調去湖南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哲學系前往北京大學。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調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分別於1952年10月16、17、20日前往南京、長沙、北京等地報到。

新組建的中山大學校區由石牌遷至原嶺南大學校址。

中山大學原石牌校址,遷入了新組建的華南工學院、華南農學院等學校,中山大學原百子崗校址,興辦華南醫學院。

中山大學的財經、政法各系分別調至武漢大學、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等院校。

1954年語言系由中山大學調整到北京大學

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廣東法商學院(現廣東財經大學)等院校部分有關科系師生調至中山大學。

1987年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成立。

1997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序列。

200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序列。

2001年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

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發佈,中山大學在中國排名第八。

六、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七、多門學科都很不錯。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

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