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认为2019年房价会涨还是会跌?

茅台玖妹


首先来说,我觉得国内房价中长期依旧是看涨趋势的。

可能会有不少人会反驳我说,现在房价这么高,18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不少地区楼盘在降价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房价上涨与否,会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

  • 供需关系、人口状态

  • 地面价格、开发商拿地成本

  • 经济增速

  • 地方城市规划、城镇化发展

  • 宏观调控

我们来分析每个因素,看看房价未来走势情况如何。

1、供需关系、人口状态

目前购房主力是80~90后,青壮年适婚比例居多,所以对于住房的诉求很大。不要说什么现在没人愿意生小孩,中国人口基数在那里,青壮年比例占总人口比例最多。

2、地面价格、开发商拿地成本

我们知道现在房地产是地方经济的强有力的支柱,房地产对GDP的拉动是显著的,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当前的物价水平逐步在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地价也在上涨,开发商拿地成本越来越高,房价自然也会较之前有所提高。

3、经济增速

这点不用多说,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好,人们有了购买力,优先考虑的是置业,对房价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4、地方城市规划、城镇化发展

我们现在还是在向城镇化去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估计我们最多也就是过年回回老家,平日都在城市,长期以往,没房子行吗?

5、宏观调控

现在的各类政策都是在保护群众利益,防止房价上涨过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房可住,你讲房价未来会不会涨?


综上,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中国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需求量在这里,一个城市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地价及物价会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高,自然房价也会涨起来的。


网络圈


2019年房价会处于博弈阶段,只要不出现大的政策变化,开发商的压力远大于购房者。

开发商的赚钱套路是什么?三个字“高周转”,即三个快速,快速买地,快速开工,快速预售。然后拿着钱还帐进行下一轮扩张。这种套路需要三点要素,第一,借得到钱,第二,卖得出去,第三,还钱要快。现在三个要素全部出了问题。

第一,借得到钱。银行由于房产的危机,减少了对开发商的贷款,不仅放贷对象大幅缩水,又消息称,银行只敢对开发商排名前五十,甚至前二十进行放贷,这就让大量中小型开发商举步维艰。银行的融资成本相对低廉,如果银行走不了,走民间集资,是否违法先不说,利息,融资成本就是中小型开发商所不能承受的。

第二,卖得出去。关于购房者,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买得了房的早已经买了,买不起房的,降价都买不起”,说明新增购房者的后备力量在急剧减少。房子价位越高,需要维持房价的资金也就越多,能拿出钱的后备力量也就越少。所以很多开发商已经不敢捂盘惜售。万科甚至喊出“活下去”的口号,在拼命赶工的中间发生了数次安全事故。究其原因,离不开资金回笼。

第三,还钱要快,这个要和卖得出去挂钩,也就是资金链要能转得开。连万科这种龙头企业都高呼“活下去”,那么其他开发商什么情况就可想而知了,要知道,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利用率和稳健两个字没有半毛钱关系,越是中小型企业,越是激进,现在别说还钱快慢问题,如何不违约才是关键。

说完开发商再说国家层面,银行层面。

2018年的中兴事件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如果缺少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基础,再大的公司也只是空中楼阁,产业化升级,工业4.0迫在眉睫。这就需要资本向这些产业提供,房地产绝不能挤占过多的资金,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层面不允许房价上涨,多次发文限制。当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卖地休戚相关,这个博弈就在这个地方。不过,按照我们的政治体制,地方是无法和中央抗衡的,为了利益有点反复正常,但真要地方和中央在重大问题上对抗,不可能。

最后一个是银行,老有砖家说房地产绑架经济,绑架银行,其实杞人忧天。本身我国的房屋首付就需要三成,也就是说银行可以容忍房屋下跌百分之三十,然后,房价在2017年和2018年涨幅最大,而现在的房价下跌却是以现在房价来说,举个例子。在2016年花了100万买了一套房,首付30万,贷款70万,到2018年,房价涨到200万,然后2019年下跌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一百四十万,有得赚,下跌百分之五十,回到一百万,本金不赚不亏,亏利息,敢断贷,银行赚三十万,要银行亏本,房价要在当前价位上下跌百分之六十五,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有在这之前的买房的,价位更低。就算算上这两年,综合起来,银行起码可以容忍房价下跌一半甚至更多。所谓房地产绑架银行,肯定就是笑话。

当然,房价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里面利益错综复杂,说2019年房价如何不敢妄言,但从中期来看,房价和工资的差距一定会大幅度下降,政策可以影响经济一时,但一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云在蓝天8480


2019年楼市趋于稳定!稳定!回升!

一、二线城市房价企稳回升。

本人专研房地产十余年,希望以下解答满意。




具体原因分析:

一、部分城市限购政策有所微调;

二、大部分政府主要收入是靠卖地;

三、房地产商由于资金压力放缓开发速度,减少库

存为主。

四、库存降低,减少买地,房源减少,从而使价格稳定。

五、刚需观望情绪有所放缓;

六、有更多的刚需满足限购条件;

七、政府的主基调是维持楼市稳定。



根据以上各种因素得出房市稳中向好的趋势。

如果我是刚需就会选择在价格稳定且利率合理后购买住房。

如果是投资的需求就要延迟一点,等到有所

回升后要再入市。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关注本人,会有更多专业意见。)


买房和楼房那些事儿


首先,我认为2019年房价应该是在今年的房价基础上维持稳定,部分地区有涨有跌。既不会出现有的人预测的暴跌,也不会暴涨。

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房价的多少取决买房和卖方达成共识,也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每年都有那么多的人要结婚,要读书,要落户,这个需求是刚需,购买力是一直存在的,而且逐年不断在增加,而供给被政策通过限售给限制住了。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政策来控制供给量,一手房国家现在是出指导价格,这个价格变相的就成了二手市场的参考价。房产流动性差,不能快速买卖,只要合理的调节供给新房和二手房数量,价格就可以维持在国家要求的合理范围内。

2、有人说投资客会大量抛售房产,造成房价暴跌。买过股票的人都知道,只要没有人大量抛售股票,股票绝对是不可能暴跌的。股灾的原因是有人大量的抛售股票,这个国家是没有办法制止的,最多只能对券商等金融机构做要求。而中国是散户市场,所以国家政策调控不了。即使调控,短期也没有明显效果。而房产不存在这个问题,国家一限售,限购就可以冻结交易,让市场上交易量变得很少,这样价格既无法快速上涨、也无法快速下跌,可以调控的手段很多。换句话说即便市场低迷,也只是有价无市而已,价格不存在大的波动。

3、一二线优质城市的房产永远是优质的,加上国家的各种调控政策,暴涨和下跌的可能基本没有。四、五线小城市,虽然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好的升值潜力,但长期来看随着通货膨胀,跟上GDP的上涨速度上涨是没有问题的。



杨龙频道


国人买房有时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问题在作怪!

总有人问2019年楼市是下跌还是上涨!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问题!无论谈论楼市上涨,还是下跌无论是买了房的还是没有买房的,看到什么消息都是心理不舒服的。

国人跟风思想让楼市一阵爆发一阵冷清。

在中国更多的一种买房现象是什么很重要。人们喜欢跟风,如果别人买自己也会买,无论价格再高,如果大家都不敢买,我也观望,无论跌倒什么程度。然后就是无限的后悔,都是别人的错,导致了自己错过了好多好时候。

大多数人买到好价格感觉房子没跌就是自己英明,如果买了房子跌了,或则低价的时候没有买,现在买贵了,就一定说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影响了你。导致自己亏大了。所以注定了国人跟风的思想。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导致了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观望,你跌也好涨也好,我都不怕,别人都不买。你看看我就等着抄底呢?有时候政策出来的新闻,被各种八卦写手写成了跌了,跌的不行了,要么是涨了,涨的国家不得不再出政策打压房产。这些新闻都是对政策的误解,同时也迷惑了大多数人。从某种意义上导致了很多人连续几个月观望。好像中国房产很冷清,其实不然,只是大战前的寂静而已。过于冷静的市场必然会有爆发的时候。

专家公开讲出来的都是冠冕堂皇!水军写手都是趋利导向!

房子涨跌不简单是政府杠杆调控问题。我们千万不要因为看到一些说房子下跌的新闻,就觉得房产不行了下跌了。也不要看到哪里有写房子持续还有上涨,就觉得写下跌的人是故意的。其实有写文章和新闻没有太必要去在意。甚至号称专家的人也不能预测未来,如果是官僚只是迎合政策,不敢随意说话,如果是一般专家也怕说出话,被别人指责,中国的语言就是这样,保护自己,圆滑回答问题,所以公开讲的大多数是冠冕堂皇。说来说去都不一定是事实。更何况全民写手的时代,加上乱七八糟的网络水军都是趋利导向思维,中介让我写涨,我就的写涨,刚发表了房子涨价的各种网络文章,随手跟着写了喊跌的文章,一篇对应一篇,否则哪里去收更多的钱呢?有时候买房子舆论的文章不看也罢。

买房需求是根本,刚需永远不会跌!

我们看任何新闻,都要一分为二,看看写房子跌的原因,跌的是哪里,哪个地段房子有泡沫,哪个地段没有泡沫。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大城市,又涨的地方有跌的地方,涨的地方往往是房产的洼地,可能因为交通的建设,可能因为教育资源,配套的建设,要么是政府赋予的行政资源和其他地段政策,可能是因为这里价格偏离市场,超级的低,现在有涨属于正常,要么是地皮的价格等等原因导致某个地段上涨空间。

然而有的地段跌了,我们往往看到的是10多万一平方的地方,可能是5万以上一平方的地方,看到的也只是表面的跌的现象,然而可能是中介放出来钓鱼的价格,可能是市场过于冷,有些人担心房子会跌,想出手套现的,有时候某个地段买的时候不到1万,现在都10多万了,市场说跌,人家低于市场价2万都是赚了10几倍,放出水分的价格属于正常。如果我们是刚需,看这些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跌价对我们刚需来说产生不了任何市场的效果,也不会让你少花一分钱购买刚需。

有时候我们看法同一个小区,突然有低价的,就觉得跌了,房子总是先把好房子都销售了,留下的尾房,或者都觉得方位不好的房子,开发商回笼资金低价抛售也属于正常。不要因为某一个房子的信息,而忽略了整体的房价。

刚需房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跌幅。更重要的是物价在不断的上涨,人工费在上涨,建筑成本在上涨,地皮在涨等等,自然一切都会涨。

 

买房是大事,搞清楚自己买房的动机,是刚需,还是投资。刚需什么时候买都是对的,投资看政策风向标,有时候政策打压的时候往往也是最佳时机,政策宽松的时候有时候往往错过了时机。

但愿国人们购房不要盲目跟风,要务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智慧女神学院朱思诚


我的观点是看地方区域!大跌大涨都不太现实!

刚刚国家统计局是全国房屋空置率是6500套,但是这个数据是全国的,包含所有的房子!

你比如说北上广深这些地方,怎么样它都不会怎么跌。

但是三四线城市就不太好说了,随着人员外流,人口越来越少,没有人口支撑房子没人买,房子价格肯定会回归正常!

不过部分二线中心城市可能会长期看涨的,比如武汉,成都等等这些地方,有人口支撑,加上国家定位,所以房价不会跌!涨价可能性很高!


所以未来中国房价,不再像以前一样,要分地方区域,我看好二线中心城市涨,三四线可能会跌!


落雪零落成诗




我们需要看看大势,现在国家处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趋势,需要提振经济信心,阻滞下行压力影响到就业和大众的心理预期,当地产市场的带动作用明显;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房价居高不下,虹吸资金进入到房地产市场,这样会阻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从而让实体经济更加举步维艰,步履蹒跚,这是国家不想看到的,也是不敢任其发展的。

房价居高不下还有另外的一个后遗症,或者是连带副作用,那就是,现在的房价已经是高到一定的地步,从而,不能真正的让“刚需们”进入市场,因此,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会萎缩;

大家还要注意,如果房价依然居高不下,那么房地产市场就会对于“刚需们”有巨大的挤出效应,而,房地产市场就会进入到一个“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之中。如果进入到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只能产生一个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结果,风险累积,等到积途难返,只有泡沫被刺破的时刻,那样,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更大;

因此,我们感觉上面的政策不会完全取消限购,限价等措施,由于经济下行的影响,由于地方ZF对GDP的渴望,会让一部分人铤而走险,在个别区域和个别案例会放松某些限制,这将是市场发展的主基调。

我们也从现在开始,或许是2019年,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将会发生春秋战国时代!有上涨,有下跌,有微涨,也会有微跌;有市场活跃区域,也会有“鬼城”,“鬼小区”等的出现。

我们初步判断,房地产市场也许跨入到一个多元,多级,分化严重的市场,也许,2019年就是房地产市场这样的拐点出现的发端!

码字真的很辛苦的,来到这里看到我们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关注,点赞和转发一下吧!我们诚挚地谢谢您!


在路上觅寻


坚持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100年不动摇,否则经济要大倒退。坚持将土地卖最高价,否则国有资产会流失。坚持从德国大量进口高速印炒机日夜不停印制百元大钞。坚持不懈建造商品住宅以达到全国人均500平米的目标,让祖宗十八代从阴湿的地下搬到明亮的地上宽屋。到时祖国大地遍布崭新的高楼大厦,让外国人羡慕不已,让小心眼特朗普嫉妒气死。


用户9985887162825


其中,有几个重点小编来为大家一一解读:

1、尽管房地产对我国经济增长仍有较大贡献,但巩固调控成果的意义更为重大。

解读:

“巩固”这个词非常微妙。

可以理解为,接下来调控很有可能不会继续加码。也就是说,政策的底部已经出现。

事实上,过去的一个月,房地产政策基本平稳,楼市政策明显减少,只有苏州相城区针对限购政策有所升级,大部分调控都是重申之前的调控政策,针对房地产调控内容基本以落实之前政策为主。

从全国看,严格落地之前的调控政策,整体市场已经出现平稳表现,部分城市房价开始明显调整。

楼市告别高烧,房地产调控再收紧加码的市场基础也就不存在了。

2、即使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速,但必须避免重蹈过去房地产市场调控成为“空调”的覆辙。

解读:

调控不会加码,但也不会放开。

“炒房客”习惯了房地产市场持续上涨的预期,一旦市场出现平稳,就开始期待政策宽松。

但经济日报今天的表态,结合种种政策表明,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而且,整体来看,现阶段房地产市场远远未到全面下行的地步。

3、应通过房价长期保持平稳,使房价涨幅低于收入和GDP增速,房价收入比逐步回落,避免美国、日本、中国香港曾经发生的房价暴跌式调整。

解读:

避免房价暴跌式调整,楼市过冷的城市可能会适当加热,稳住舆情,稳住预期,稳住房价。

例如,在经历了22个月的全国首套房利率持续上涨后,现在部分调控热点城市利率有所回调,首套房贷利率涨幅有明显收窄,就是为了保护市场需求,保护房价。

苏州12月份最新房贷利率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有几家银行下降了离婚后房贷利率,另有几家银行缩短了放款周期。

综上所述,从政策趋势看,明年的调控依然会“稳”字当头,所以,房价不会大起大落,不会重回2014年的清冷,也不会再演2016年的火爆。


用户106582639699


单纯来看2019年的房价涨跌?个人还是觉得会基本属于稳中上扬!一二线还是继续涨,三线及以下降温或相对跌。

首先,房价经历了2017和2018上半年大涨,降温的呼声较高,人们对房价的期望是越降越好,没有房子的能够买个房子,有房子的买个更舒服的房子。但是,往往事情的发展,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不是按照个人的意志所转移,也不是那么容易促使房价就会降低。

再者,在2014-2016的时候,房价是一直在震荡,大家也一直在观望,也是在14年前房价大涨后,大家都感觉无力购买了,只是暂时的购买力下降,但是,经济是一直往前发展的,收入也是增长的,而房价这几年基本增长较少,所以,当个人的几年收入完全能够支付房价的时候,购买力加强,就是迎来房价暴涨。

第三,说房价,就不得不说房地产在经济中起到的作用,带动的经济比重,所影响的范围,这也就说,经济的高速发展,能不能离开房地产行业?或者是有没有那个行业代替房地产起到的支柱作用?显然,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是离不开的。

第四,城镇化进程和盖房子速度的比值,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比例,势必带来更多的农转非农人才流入城市,2019也不会比其他时候少,房子需求也不会降低。

最后,长期来看,房价是不会跌的,跌与涨只是和收入的相对论,只有和收入对比涨幅的快慢,但是,一定不会出现收入不变,房价降低十几二十个点的。

通过大涨之后,2019多是以稳中小涨为主,个别涨跌看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