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認為日本各個領域企業的轉型成功嗎?為什麼?

用戶71638030126


有這麼一種說法:因為產品技術的更新和生產環境的改變,製造業公司的壽命就只有30年,也就是說超過30年的公司就肯定面臨轉型的問題。日本工業化的起步的時間和中國差不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實現了工業化。因為日本工業化的歷史較長,轉型問題不可避免,在日本不要說30年,就是半個世紀、一個世紀,甚至以上歷史的製造業企業都很多,所以可以說日本的製造業企業在處理轉型問題時是很成功的。

日本製造業代表性的轉型成功大概可以舉出陶瓷和纖維產業做例子。

日本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資本積累的時候,日用陶瓷的出口是獲取外匯的一個重要手段。低廉的勞動力價格以及日本人在造型上的天分,使得價廉物美日本的西洋式日用陶瓷在歐美很受歡迎,現在有不少日本人專門從事從歐美回收當年出口的瓷器。

(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出口歐美的日用瓷器)

但低端日用陶瓷的市場就那麼大,而且隨著日本國內工資的提高,日用陶瓷的發展遇到了瓶頸,這時日本人把精力從日用陶瓷轉到了工業強電用陶瓷。此時日本資本不僅在日本國內投資工業陶瓷,還在侵略地投資,像小說《高玉寶》中就有這樣的段落:

“大華窯業工廠在大連市西崗子的火車道北。這一帶,挨排就有四個大工廠。從右邊數,第一個是滿洲硝子玻璃窯;第二個叫做大連窯業廠。從左邊數,頭一個是造冰廠,大連市用的冰,全是那裡出的;第二個就是大華窯業廠,這裡面出電線杆子上用的電瓶和修公路用的柏油。這四個大工廠,在十幾里路以外,就看得見那十七八個十來層樓高的大煙囪;小的就數不過來了。這四個工廠,上下班時,真是人山人海的。”

但在上世紀50年代戰後的復興基本完成之後,國內的工資增長再加上日元升值使得工業強電日用陶瓷出口越來越難,這時日本人把精力放在了弱電精密陶瓷上,最有名的就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和他創立的京瓷株式會社。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

1959年,稻盛和夫和其他8個志同道合的同事,以從朋友處借來的300萬日元(按當時的匯率為8333美元)作為資本金,創立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開始製造精密陶瓷,1966年經過激烈投標,奪得了向IBM提供2500萬副氧化鋁陶瓷電路板的合同。

熟悉計算機歷史的人都知道IBM的一代名機360系列,這個系列的電路板採用的產品全部是京瓷的產品。

當時IBM在電子計算機行業佔有50%以上的銷售份額和80%以上的利潤份額,向IBM提供零件絕不簡單,IMB要求的精度0.5絲(0.5%毫米),這個精度要求即使在今天對於金屬切削都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更不要說是當時對於燒結成型的陶瓷產品的要求了,但京瓷滿足了這個精度。

今天的京瓷集團是一個擁有7萬多員工,年產值100多億美元,除了生產以精密陶瓷為主的電子元件和與陶瓷有關的切削刀具,珠寶和太陽能發電產品之外,還生產手機、打印機、複印機、照相機等各種消費電子產品。

(京瓷的DURA FORCE PRO,據說因為特別耐操,適合軍用農民工用,在美國賣掉了750萬臺以上)

在京都這個日本陶瓷都市,還有一個和京瓷規模差不多的大企業“村田製作所”,別看公司的名字有點土裡土氣,但搞IT的都知道這家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每年100多億美元的銷售額中,新產品的比率能達到30%以上,這也是一家從強電陶瓷轉型到弱電精密陶瓷的公司。

(村田製作所的各種陶瓷電容,組裝手機絕不能少)

所有的國家在發展產業時幾乎都是從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紡織業開始,日本也是這樣,上世紀初日本人搞紡織業時,弄得美國南部都不把棉花叫“cotton”,跟著日本人叫“men”。

但勞動力價格和匯率的上升給紡織業帶來的阻礙也是不言而喻的,一般國家到後來都會放棄紡織業,但有幾家日本公司堅持了下來,這就是東麗、三人和帝人。

“東麗”是他們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其實按規矩應該是“東人”才對,這裡面的“人”是“人造絲(rayon)”的意思,這三家公司的日文原名分別是“東洋人造絲”、“三菱人造絲”和“帝國人造絲”,簡稱“東人”、三人”和“帝人”,原來最初是從棉紡織轉型到人造纖維,在人造纖維門檻降低之後,這三家公司都轉型到了碳素纖維,現在的世界市場佔有份額分別是老大、老二和老三。

(帝人的碳素纖維)

當然還有一個最近的眾所周知的轉型成功的例子就是富士膠捲,在數碼照相把銀鹽膠捲完全淘汰,伊斯曼柯達只能申請破產重組的時候,富士膠捲照樣在數碼世界裡行走自如,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甚至還進入了化妝品的世界。

(富士膠捲的數碼單反相機和鏡頭)

日本在50年前的1968年就超越德國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在這50年裡超越日本的就只有中國一個國家,甚至還可以說在未來的20年內有可能超越日本的也就是印度了,這就說明日本企業在解決轉型問題上還是比較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