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輝縣千年大佛殿,歷盡風雨話滄桑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天定

辉县千年大佛殿,历尽风雨话沧桑

輝縣市南村鎮南王莊村的十八盤古道旁有座大佛殿,它始建於唐,重修於明,以“四古”聞名遐邇。

走近大佛殿,映入眼簾的是建於唐朝,全部用青石砌成的拱券古城門。城門之上有一座3層樓高關隘建築,門頭一塊黑石頭橫額上刻著“乾坤正氣”四個大字;穿過古城門,就是十八盤古道,這裡是一天然關卡。戰爭年代,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據記載,北宋末年,岳飛追金兀朮由此至(川)侯兆川大戰;抗日戰爭時期,時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陳賡將軍,曾幾次夜闖十八盤,奔襲輝縣城和潞王墳的日偽軍。上世紀70年代,在愚公洞修通之前,十八盤古道是豫北通往晉東南的要道;大佛殿山門臺階上,有一株古黃榆,樹齡1400餘年,曲屈入虯,參天覆地。奇的是中空的樹幹內,長出一株槐樹和一株桑樹,槐桑交莖,人稱“蛇盤龍”,堪稱一大奇觀;大殿內,是一尊在唐朝時期依山而雕、通高3.4米的大佛,大佛溫和、慈祥,端坐於大殿中央。

大佛殿自古以來就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宗教活動場地,現在成為文化、旅遊休閒的聖地。八十年代,謝晉導演的電影《清涼寺的鐘聲》曾取景於此。目前,這裡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很多人們前來旅遊觀光。

辉县千年大佛殿,历尽风雨话沧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