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十六羅漢像之一 | 絹本著色95.9~97.2×51.8~52.2平安時代 11世紀 | 東京國立博物館 羅漢乃阿羅漢一詞之略稱,係指斷除一切煩惱、證得修行最高果位,堪受世間大眾供養的佛弟子或證見正理之聖者。釋迦的十六位高徒,亦即羅漢,據說在釋迦決意入涅盤之際,承佛命永住世間、普渡眾生,並於各地護持弘揚佛法。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本圖原為滋賀縣大津市聖眾來迎寺舊藏,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與常見的具有怪異相貌的羅漢象有所不同,承襲了較為古老的唐代圖象表現傳統,羅漢及其眷屬面部表情則甚為溫和安祥。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居止行臥於佛堂內外的羅漢、供養者、天部(指欲界天以上,色界、無色界天諸天、日月星辰、龍、阿修羅、閻魔王,或藥師十二將等之總稱)、鬼神、動物等被安排於極富變化的構圖之中,畫面整體用色豐富。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此外,在各幅畫畫面上方,畫有方形紙箋,以銀泥描繪出花鳥紋樣,並寫上羅漢之名及住所。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由於紙箋狀方塊中的紋樣意趣及文字書風,為平安時代貴族特有的優雅品味之反映,因而推測為十一世紀下半葉的作品。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現存年代最早的十六羅漢圖,卻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