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不知道的養生祕訣

春回大地,陽氣生髮,乍暖還寒。驚蟄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生物的意思。人與自然息息相關,天人相應,須應天時,適節氣,重視養生保健,這個節氣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這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逯儉

北京市健康科普專家


驚蟄如何養生


1

養陽護肝少吃酸

孫思邈曾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就是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為什麼?酸性食物有收斂作用,可阻滯氣機,不利於陽氣升發,酸入肝,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從而損害脾胃;甜味的食物入脾,多吃些甜味的飲食,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


那吃什麼好?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動物類的食物:瘦肉、雞肉、雞蛋、牛奶;植物類的食物:萵筍、竹筍、菠菜、芹菜等。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也應少吃。應以“春夏養陽”為原則,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芥菜、大蔥等。因此時肝氣正旺,易傷脾氣,故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藥等甜食易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2

驚蟄時節多吃梨

驚蟄乍暖還寒,春季多風少雨,時而也較乾燥,人們常有口乾舌燥之感。我國民間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注意:梨子性偏寒,老人一次別食用過多,否則反傷脾胃。如脾胃虛寒及血糖偏高之人,則要少吃生梨。如干咳少痰較適宜,可選食蓮子、枇杷、羅漢果等一起吃以緩解症狀。咳嗽痰多並且白色稀痰的人,儘量不吃。


3

常吃點抑菌食品

驚蟄以後,氣溫回升,細菌、病菌等微生物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宜常吃點清熱解毒的“抗菌”食品。比如大蒜、大蔥、蒲公英、蜂蜜、綠茶、香菇等,它們大多享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譽。


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芥藍、西藍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胡蘿蔔、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有助於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可適當多吃。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4

別忘了適當喝水 多吃時令野菜

仲春是容易“上火”的季節,如遇上少雨乾旱,體質更易偏燥。此時最好能晨起一杯水,首選白開水。飲水可幫助排除毒素,還能維持皮膚、黏膜的完整性,構成抵禦感染的屏障。另外,平時像綠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清肝飲品,可以去火、清脂,也可酌情多喝一些。


驚蟄後野菜漸多,如薺菜、苦菜、苦菊、苣蕒菜、馬蘭頭等,可適當多吃。野菜大多營養豐富,還富含維生素C及有助防病的活性成分。適當多吃,有助增強人體免疫力,還能抵禦病菌的侵害。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5

養腎疏肝健脾胃

① 補腎水:暖暖腰部

腰為腎之府,腎屬水,肝屬木,水生木,腎水足,則肝氣不旺。


具體做法:先將兩手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在腰部兩側,手掌貼著皮膚,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溫熱感為止,每次約200下左右。呼氣時,加做縮肛運動,吸氣時放鬆。可以滋陰溫陽,補腎強腰。


② 養脾胃:揉“足三里”

養胃可揉足三里穴(膝關節向下量4橫指,脛骨前緣外一拇指)。


具體做法:按揉時小腿略向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壓,兩指一併用力,按揉足三里穴,做1分鐘,可健脾和胃。


③ 疏肝氣:推搓兩肋

春季肝氣升發,太過或不及就會出現肝鬱氣滯,推搓兩肋可疏肝理氣。


具體做法:雙手按腋下,順肋骨間隙推搓至胸前兩手接觸時返回,來回推搓30次。以雙肋部位有溫熱感為佳。


驚蟄吃三肉

1

豬肉

春天天氣乾燥,豬肉中的瘦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對熱病傷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豬肉能潤燥美膚,是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因此非常適合乾燥多風的天氣食用。維生素A具有調節表皮及角質層新陳代謝的功效,可以抗衰老,去皺紋,能減少皮脂溢出而使皮膚有彈性,同時淡化斑點,柔潤肌膚。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2

雞肉

春季進補也可以選擇雞肉,蛋白質含量高,且易消化,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能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預防感冒。中醫認為雞肉性平、溫,味甘,入脾經、胃經,有溫中益氣、活血強筋、健脾養胃、補虛填精的功效。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另外還含有對人體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3

牛肉

春季飲食重在養肝補脾,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髒,對防病保健大有好處。而牛肉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是補脾胃的佳品,配上土豆,更是補脾胃的“雙劍客”。


注意:但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兒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一週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用太多。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驚蟄喝三湯


1

預防感冒—蔥白蘿蔔飲

驚蟄是流行性感冒高發期,可以熬點蔥白蘿蔔湯喝,解表化痰。


具體做法:將蔥白切成段後和蘿蔔片一起用大火煮開;也可以先將白粥熬好,再加入蔥白燜煮一會。鼻塞、嗓子不舒服時喝一些,有預防感冒的作用。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2

乾燥上火—白菊花泡茶

牙齦腫痛、便秘乾燥,不妨喝點花茶。花茶中以菊花為好,而在菊花中以白菊花為佳。泡衝白菊花茶,代替水來喝,可以起到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作用。


3

養肝明目—鴨血菠菜湯

原料:

鴨血1塊,菠菜250g,枸杞子10g,生薑數片,豬骨100g,雞骨架1副


做法:

1.鴨血洗淨切塊,入鍋中煮熟,撇去浮沫;

2.菠菜洗淨切段,稍焯水撈起備用。枸杞子稍沖洗,生薑切片;

3.雞骨架、豬骨洗淨,切大塊,焯水;

4.另煮沸清水,加入豬骨、雞骨架、生薑,煮約1小時,煮出高湯;

5.取出高湯中的骨頭,然後放入鴨血,再次煮沸後加入菠菜煮熟,最後加入枸杞子,再加鹽、胡椒粉和香油調味即可。


功效:

春天應肝氣,肝對應的顏色是綠色,所以吃點綠色的菠菜,養肝明目。再加上紅色的枸杞子,不僅能起到顏色點綴的作用,還有滋補肝腎,明目的功效。鴨血有養血潤燥,肝藏血,對於肝血虛的人特別適用。


注意:

不過枸杞子不需要過早放,太早煮的話不僅會煮爛,口感還會變酸。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驚蟄·新知


全國初雷地圖出爐

3月5日進入驚蟄節氣,“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驚蟄期間天氣回暖,部分地區春雷始鳴,春意漸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時冷暖空氣仍會“糾纏不休”,天氣乍暖還寒,同時北方沙塵將進入高發期,東北、西北仍有風雪天氣。

今日驚蟄 |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驚蟄期間,南方暖溼空氣進一步增強,雷電等對流天氣增多,長江流域不少城市將在驚蟄期間迎來初雷。不過在黃河流域等地,雷聲一般出現在3月末甚至更晚。


自古有“春雷驚百蟲”之說,但其實驚醒小動物的並不是雷聲,而是逐漸回暖的氣溫。驚蟄時節正值“九九”,數九寒天即將過去,氣溫逐漸上升,天氣回暖。除東北、西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將升到0℃以上。


隨著天氣轉暖,北方沙源地土壤解凍,沙塵天氣進入高發期。不過冷空氣有時依然會發威,在東北和新疆等地風雪天氣的影響仍在。暖空氣與日俱進,冷空氣負隅頑抗,雙方糾纏下,氣溫也容易忽高忽低,天氣乍暖還寒,還需適當“春捂”。


驚蟄帶您“雲”賞花海


【寫在最後】

2020年

註定將擁有一個特殊的春天

很多風光也許我們無緣得見

很多場景也可能不會出現

但春天的希望與生機

並非一定要看在眼裡

而是要種在我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