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父母從不欠子女的,只要做好這些,別的事少操心

無論是出國留學或者是國外工作的人,看到國外父母育兒的方式,都會情不自禁的感嘆一句:做中國父母太累了。

做中國父母的確累,自從當上父母的這一天開始,父母恨不得就將孩子以後一輩子的路規劃好。給孩子力所能及的最好的物質生活,被很多中國家長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父母從不欠子女的,只要做好這些,別的事少操心


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的一輩子似乎就被無形的線牽住了,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沒有一處不讓父母在為孩子操心。孩子優秀操心,不夠優秀操心,上學操心,工作操心,結婚操心,生孩子依然操心。中國人這一生自由的時間很少,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奉獻給了孩子。

但是,父母傾盡一切給孩子的東西未必就是孩子想要的。父母對孩子的一片真心自然讓人動容,但是這種單方面的付出也會成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枷鎖,最難逾越的高山。

父母從不欠子女的,只要做好這些,別的事少操心


在教育子女的這個問題上,其實西方國家的一些育兒觀點很值得我們中國的父母去思考,去借鑑。在西方國家,父母也同樣重視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撫養孩子的時候,他們同樣還有很多自己的追求,面對孩子提出的過分要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拒絕。如果孩子想要什麼東西,西方的父母不會掏錢給孩子去買,而是會建議孩子找一份工作,或者讓孩子幫助自己做什麼事情,然後給孩子一定的物質獎勵,而不是讓孩子不勞而獲。

當自己孩子有了孩子之後,中國父母似乎將幫兒女帶孩子看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國的孩子似乎也把這種事情看成理所當然,他們甚至從不知道感恩,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為自己付出了多少,放棄了什麼。但是在西方國家不用,如果父母肯幫自己的孩子帶小孩,那麼年輕父母會將這種事情看成一種恩惠,他們會格外的感恩。

父母從不欠子女的,只要做好這些,別的事少操心


其實,身為父母已經給了孩子最寶貴的東西——生命。即使在未來的生活中,父母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東西,卻遠遠不應該是全部。孩子的榮光和人生的價值應該靠自己去爭取,而不是靠父母的饋贈。

但是相對的,雖說父母並不欠孩子什麼東西,但是有些東西卻是隻有父母才能給予孩子的,如果你給了孩子這些東西,那麼撫育孩子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1. 適當的物質生活,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格

無論家裡是大富大貴,亦或只是平常百姓家,甚至是經濟不理想的條件,家長都應該提供給孩子與家庭生活水平相當的物質條件,不盲目跟風攀比,不過分炫耀顯擺,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格。

父母從不欠子女的,只要做好這些,別的事少操心


2.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

在任何一個行業的成功的人,無一不具有自律的美好品質。在學習中,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成長中,只有自律才能讓孩子抵禦誘惑,讓孩子的人生之路更加順遂。

3. 無論在任何時候,應該教育孩子自尊自重

一個人的一生挺長的,即使父母為孩子做好的完全的措施,但是依然不能陪伴孩子走完全程。所以教育給孩子美好的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些美好的品質會想一個個衛士,為孩子的人生之路保駕護航。

無論在什麼時候,家長應該尊重孩子,不要用“為了你好”的理由強加干涉孩子的生活,這是讓孩子自尊自重的關鍵。一個人只有有自尊並且懂得自重,才不會誤入歧途。

父母從不欠子女的,只要做好這些,別的事少操心


4. 教育孩子知道感恩

在生活中存在著一些人,他的生活與旁人並無不同,但是我們卻甚少在他的口中聽到什麼好人好事,不停的抱怨,不停的埋怨已經佔據了他人生的大半部分。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軌跡都沒有什麼不同,只因為有的人知道感恩,便覺得人生處處是陽光。

5. 在生活中給孩子實踐的機會

中國父母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事父母代其勞。無論是什麼事,小到隨手拿個東西,大到決定人生的大事,事無鉅細,只要父母能做,那便沒有孩子什麼事情了,這也就是導致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很差。

父母從不欠子女的,只要做好這些,別的事少操心


父母提供給孩子不應該僅僅是物質,更重要是鍛鍊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將來有能力立足。

父母並不欠孩子什麼,過分溺愛孩子的後果,就是將孩子撫養成巨嬰,於己於人都是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